養了一年的貓,肚裡藏著條20厘米的蟲??

2020-05-03     萌爪醫生
作者:大麗
本文由萌爪醫生團隊原創,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養貓遇見過最噁心的事情是什麼?


「貓咪那麼可愛,你竟然敢說它們噁心?」


可有些事情一旦親眼目睹,沒人能夠坦然面對。


這隻清純可愛的奶牛貓從小在鄉下長大,新年後有了一個新家,也過上了從吃「人食物」變成吃「貓食」的生活。可就是如此清秀端莊的小貓咪,有一天竟然吐出了蟲!


圖片可能引起不適,圖源 | 豆瓣用戶@哩粒


稍不留意會誤以為是一根橡皮筋。


這隻小貓咪給主人一份猝不及防的「驚嚇」,但另一隻小貓咪則為主人帶來一場「拉鋸大戰」,鏟屎官從貓屁股里扯出來一條20多厘米的蟲子。


養了一年的貓,肚裡藏著條20厘米的蟲??


圖源 | 知乎用戶@阿宅小唐


萌爪君真心為這位勇敢的鏟屎官豎起大拇指。


貓咪吐蟲或拉蟲並不常見,而一旦出現了這個問題,就說明貓咪肚子裡有蟲子作祟,危害貓咪身體健康,所以需要鏟屎官格外重視。首要任務就是帶著貓咪去醫院做檢查,一切治療方案謹遵醫囑。


誰能想到仙女的外表之下,肚子裡藏著令人頭皮發麻的蛔蟲、絛蟲……以及更多。儘管偶爾會通過嘔吐或排便出現在寵物體外,但多數是隱藏在寵物腸道內。



「我家貓從不外出,不可能有上面所說的蟲子」


萌爪君不得不告訴大家一個殘酷的真相:即便是不外出的家貓,也不代表沒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比如窗外飛進來的昆蟲,主人外出時衣物或鞋底沾染等。同時蟲卵繁殖能力極強,稍有不慎寵物就會被感染。


所以,驅蟲是養寵過程中不可省略的一部分。


驅什麼蟲


寄生蟲可謂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以上只是其中一部分。


1. 體外寄生蟲


寄生在貓咪皮膚毛髮間,常見的有蜱蟲、跳蚤、虱子、蟎蟲等。輕則瘙癢皮炎,重則導致貧血、營養不良,甚至死亡


顯微鏡下的耳蟎


得了疥蟎的貓咪


得了蠕形蟎的貓


2. 體內寄生蟲


體內寄生蟲比較隱蔽,輕度只能通過一些症狀來判斷,重度會嘔吐出蟲或拉出蟲。


蛔蟲


蛔蟲是貓中最常見的寄生蟲,體長3-12cm。特別是幼貓和流浪貓極易感染。



傳播途徑:

  • 食入帶有蛔蟲的老鼠或其他動物。
  • 母嬰傳播。母乳也有可能引起小貓感染。


感染症狀:

  • 多數貓咪不會有感染跡象。
  • 重度感染會表現出體重減輕、毛髮枯燥、腹部脹大,可能會在糞便或嘔吐物中看到蛔蟲。


鉤蟲


鉤蟲生存在貓咪的消化系統中,附著在腸壁上,以貓咪血液為食。



傳播途徑:

  • 主要通過食入蟑螂或老鼠等中間傳染媒介。
  • 皮膚感染。通常鉤蟲幼蟲通過貓咪腹部或爪子侵入貓咪的體內。
  • 母嬰傳播。母乳也有可能引起小貓感染。


感染症狀:

  • 可能出現腹瀉、貧血(牙齦發白、無力)、血便或糞便呈柏油樣。
  • 重度感染可能引起貓咪咳嗽。


絛蟲


長而扁平的白色蟲體。鉤狀的嘴可以固定在貓咪小腸壁上,成蟲可達20cm。



傳播途徑:

  • 食入跳蚤。所以如果貓咪身上有跳蚤,很有可能也染了絛蟲。
  • 吃老鼠。


感染症狀:

  • 肛門附近有乳白色米粒大小的節片,常表現出貓咪坐在地板上摩擦屁股。
  • 可能出現腹瀉、嘔吐、或食量正常但體重減輕。
  • 蟲體大量寄生時,可能堵塞腸腔,導致貓咪腹痛、腸扭轉,甚至是腸破裂。


還有其他一些不太常見的體內寄生蟲,包括肺線蟲、肝吸蟲、滴蟲、賈第蟲、球蟲。



如何驅蟲


通常來說,體外驅蟲1月1次,體內驅蟲1-3個月1次。驅蟲頻率根據貓咪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慣、寄生蟲的生活史以及不同驅蟲藥的驅蟲種類會有所不同。


但就是驅蟲這件事,讓鏟屎官們頭疼不已。



剛做好體外驅蟲,一回頭就看到兩隻主子互舔。難道體外驅蟲藥更美味?都舔完了驅蟲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多貓家庭必須要做好隔離。


為了安全給貓咪戴了恥辱圈,又名「口吐芬芳圈」,有些暴躁小貓咪一戴上就罵罵咧咧。而一些小機靈鬼又總有無數種方法趁主人不注意掙脫恥辱圈。


監控下的蹦蹦蹬掉了恥辱圈 圖源 | 微信用戶@小蔥


看到這一幕,鏟屎的頭都禿了。


更難的是給主子體內驅蟲喂藥這一環節,掰大貓嘴、研磨成粉、喂藥輔助器……縱然你自以為身經百戰,主子總有不得不吐出來的功力。



可謂是人與貓之間的鬥智斗勇。而對於膽子格外小的貓咪,難吃就是難吃,再逼就應激給你看。


圖源 | B站用戶@萌寵大小橘


但驅蟲過程不能省,一些無良商家藉此大誇驅蟲項圈的便利。


萌爪在此鄭重提示,驅蟲項圈的成分可能會有讓貓咪中毒的風險。而且項圈本身有一定的危險性,一旦被勾掛無法及時解開,將有窒息風險。


怎麼挑選驅蟲藥


根據調查,驅蟲的首要考慮因素便是安全性。


除去外在不確定因素,驅蟲藥本身成分是否安全也十分重要,有調查顯示:70.74%的寵主都認為安全性是第一考慮要素。


一旦用錯了藥,貓咪在臨床上會有食欲不振,流涎,嘔吐,腹瀉,神經症狀有些甚至死亡不良反應。


所以,大家在挑選驅蟲藥時,千萬不要隨便亂選,一定要聽從醫囑給自家主子服用合適的驅蟲藥,正確驅蟲!


本文寵物養護知識由謝春(Master of V.M, 執業獸醫師)審核

如有誤歡迎指正!

更多養寵問題點擊閱讀原文諮詢獸醫,首次免費~


萌爪君:

蟲蟲掃光光,貓貓更健康。

你身邊如果有需要驅蟲的貓咪,可以把這篇文章推薦給它們的鏟屎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tf14HEBnkjnB-0z5c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