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號-003:我命由我不由天丨協和八

2020-07-27     協和八PUMC08

原標題:病案號-003:我命由我不由天丨協和八

003

青年女性,2019年1月體檢發現胰腺占位,於北京協和醫院就診,完善檢查後行保留幽門的Whipple手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腹部切口長約18 cm。術後病理提示為:胰腺實性假乳頭狀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SPT),是一種罕見的低度惡性腫瘤。術後恢復良好,出院後規律隨診。

印象

水果糖,是一個很可愛的女孩兒,雖然從來沒有見過面,不過好像也認識了很久。她是我們公眾號的忠實觀眾,經常「出沒」在評論區,後來還應邀撰寫一篇「協和就診指南」。一來二去,我們也就結下了不淺的「文字之交」,後來經師兄(後文會提到——水果糖的圓圓的管床大夫)的引薦才算正式認識。

在她的身上我能充分體會到人不可貌相:面相上來看就是那種溫柔的鄰家妹妹,不過評論的文風又是一針見血似的,在眾多留言中顯得十分搶戲。不過她隱 藏更深的還是肚子上那道長長的疤,倒不是刻意迴避,而是聊著聊著就會不自覺被她的「心大」感染,好像是在談別人身上一件無關痛癢的小事。

不過說起看病的經歷,她還是會語氣略顯沉重。從體檢發現胰腺腫物到手術治療,不過1個月的時間,卻做出了影響一生的決定。到她現在看來這個過程快到讓人無法思考,來不及悲傷,也來不及害怕。但過後她還是把這段經歷寫進了日記—

—水果糖 「記第一次手術之流水帳」

起初體檢查出異常時她並沒有很在意,照常約飯、加班,病倒是沒有給她帶來什麼痛苦,不過對於從來沒有生過病的人而言,就醫真的是個很煎熬的過程。要在百度上一連串不認識的「大醫院」里翻牌子,要選擇一個面善靠譜的大夫挂號,要安於排隊等待,也要習慣往返奔波。

不過她苦中作樂的精神真是無人可及,就像她寫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選擇醫院,現在記得名字的就是協和醫院了,小時候被電視廣告洗腦了,一直以為協和是專門治療不孕不育的醫院,結果在同事面前丟人丟到五台山了。」

2019年的情人節,在別人眼中浪漫的日子,對她而言卻是受到接連打擊的一天。主診醫生經驗非常豐富,但對她只有一個問題:

「想什麼時候手術?」

隨後大夫對她講的很多注意事項她一概沒有聽進去。

醫院很快便安排她住院,這時又一個她故事裡的主角登場了——圓圓的管床大夫(後文稱為「圓大夫」)。圓大夫很和善,聲音也很好聽,長相也很「喜慶」,他又為她和母親進行了一次仔細的術前談話,這次她們已經從驚愕中緩了過來,也開始明白自己將面對的是什麼。水果糖的母親對此比較敏感,說話聲里早已帶了哭腔,聽完後她就問圓大夫一個問題:

「如果是你女兒,你是否會讓她做這個手術」

圓大夫毫不猶豫地回答「是」,還補充說主刀大夫手術水平高超,讓母女二人放心。這句話或許不如之前的談話內容重要,但對於她和媽媽而言是一句極大的寬慰。

住院的一切都是快節奏的—

「原本以為在醫院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殊不知每天大早就得收拾好等待醫生查房」

而且父母在身邊比本人還要緊張,她還得顧著安慰他們,忙忙碌碌下來倒也顧不得多想。直到在她從病房去手術室的路上,離開了父母的視線,才真正感到害怕,不過在麻醉藥的作用下,她安然睡過了最水深火熱的部分。

術後恢復的日子裡她日記里每天的結尾都是「一夜無眠」,每天在疼痛、止痛、對止痛藥不耐受引起的嘔吐中度過,時間過得格外漫長。每每難受圓大夫就成了她的精神依託,按她自己的話來講就是「小天使」。

—水果糖 「記第一次手術之流水帳」

她對身邊的人觀察非常細緻,每個人在她心裡都有一個代號,就像「圓大夫」、「帶金絲眶眼鏡的護士姐姐」、「搶手護工盧阿姨」、「很年輕卻已是寶媽的護士姐姐」、「眼睛很漂亮的抽血小哥」、「隔壁床的2個奶奶、3個阿姨」...

誰讓她感動了就恨不得以身相許,誰惹她不高興就暗戳戳在心裡吐槽,不過在她面前,那些我們平日裡敬重又有點害怕的教授們都顯得十分可愛,比如一向嚴肅的喬大夫也跟她有過數次「交鋒」。

喬大夫筆註:膽腸引流管,而非「膽管」。

—水果糖 「記第一次手術之流水帳」

後來情況一天比一天好,雖然有種「失寵」的感覺,但不需要頻繁抽血、沒人催著出去活動、不用輸液吃藥也還是很好的。

她在日記里把所有人都感謝了一遍,詳細地記錄下和每個人相遇相識的故事,有些或許他們本人也都不記得了,讀來溫暖又有趣,也讓我感觸頗深。

或許你每天都在忙碌,追求著轟轟烈烈,最後又感慨一事無成,不過你在早查房時多問了患者一句疼不疼,很耐心地進行術前談話,拔管的時候講了個笑話幫助患者分心……這些瑣碎的小事總有人替你記得。

採訪她的時候已經是術後一年半,她已經完全恢復,可以照常上班,同事們從剛開始的小心翼翼,到現在也都回歸到從前的狀態,生病這段經歷好像就此「翻篇兒」了。不過有些事情也無法回到從前,父母仍然不願意提起她生病的事情,而她自己這邊,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和自己肚子上這道傷疤和解,這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短一點的衣服不能穿,洗澡的時候盯著看也會覺得丑,還曾經諮詢整形手術,不過不痛不癢慢慢的也就不在意了。

她覺得自己最大的改變還是在心態上,對待世界更加溫柔了,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會想「大家都不容易」,然後就一笑而過。另外開始日常鞭策自己要健康生活,戒油戒糖,早睡早起,這次生病經歷讓她意識到自己的健康問題給家人帶來的憂慮,對父母而言,健康的身體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最後用水果糖自己的文字作結吧——

我人生的第一次住院、第一次手術到這裡就結束了,一直都很恍惚,疾病來的太突然,手術做的也很突然,只有偶爾傷口的疼痛能讓自己有點真實感。

生病是不幸的,但幸運的是我遇到了廖主任的團隊,果敢、準確、有想法。謝謝醫院的醫生和護士,謝謝遇到的每一個人,謝謝醫院 99 分的服務,感恩遇見!

醫院這個離死亡最近的地方,每天都在上演著人間最極致的悲歡離合,也充滿了各種因為錢、命、責任產生的糾紛。「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美國醫生特魯多的這句墓志銘應該算是寫盡了每一位醫生的無奈。

希望所有的患者都了解醫生背後的默默付出!

希望所有的醫生都真正的去理解和關心患者!

願歲月靜好,願身體安康。

圓大夫

印象中水果糖同學不愛說話,術前談話沒有什麼提問,術後幾天她頭暈得厲害,更不愛交流了,甚至每次查房都不看我們一眼。所以聽說她在時隔一年的採訪中仍感念我們的工作,我有一點意外,也很感激。

現在醫學專業劃分越來越細,越來越可能管理了幾個月的患者都是同樣的病,這對提高專病管理能力幫助很大,但會不會也讓我們對其中痛苦更冷漠了呢?當我們了如指掌患者術後的不適感時,當患者一張口我們就知道他要說什麼時,我們能否依然保持對疾病的敬畏和對痛苦的警覺?除了告訴他們「這很正常」,我們是否還有很多可以做的?

這麼想來,更是我應該感謝水果糖同學,她提醒我工作中的善意會被患者珍惜,提醒我應該堅守醫學的溫情。

2020.7.20

於協和醫院基本外科

編輯:小果排草

圖片/文字:如日中天

插圖:小果排草

審閱:粉條兒菜,燕白黃瓜

欄目介紹 |

協和八 · 病案號是協和八推出的一個新欄目,主要收集我們在臨床實踐過程中遇到的患者們的 一個個動人小故事。患者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每個人都會成為患者,患者也可以成為每一個人,但在這個或長或短的時間內,身體上的病痛往往會開啟一個新的觀察生活的視角,對於周遭的人和事也會產生全新的認識和經歷。我們希望能通過 協和八平台與更多人分享我們 從患者們身上收穫的感悟,分享我的視角下 患者們獨特的可愛。為保護患者的隱私,也為以一種更有意義的方式展現,集結協和八小編們的特長和智慧,打算以 畫像的方式展現,希望不論醫生或是患者都能從中獲得 心靈上的觸動和鼓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oKFkHMBd4Bm1__Y0nP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