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央行副行長范一飛講話,看支付產業這五年

2019-12-09     移動支付網

中國支付清算論壇作為我國支付產業的盛會,至今已舉辦8屆,會議旨在傳遞政策導向,促進業內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支付清算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某種程度上,它已成為我國監管層與支付產業各方,在自律組織框架下展開的對話平台。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連續五年出席中國支付清算論壇,可以說,他的發言傳達了央行對支付產業最新的基本監管態度。在2019第八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上,范一飛表示:「嚴監管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基本確立。」

然而當我們回顧范一飛在歷次中國支付清算論壇上的重點內容,發現「嚴監管」在2018年就已頻頻出現。而在更早前三年,監管與創新、安全與效率、對外開放則是主要內容。

2015年:把握監管和創新

范一飛在2015第四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上指出,央行致力於大力推進支付服務市場化,全面推進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比如不斷推動非現金支付工具廣泛應用,使得支付服務的普惠程度明顯提高。

范一飛表示:「總體看我國支付產業蓬勃發展,服務功能不斷強化,風險總體可控。」范一飛分析了支付產業面臨的形勢和問題,提出央行要順應新形勢,適應新常態,加快監管轉型,推進科學監管。

他認為對於不同的產業發展階段、市場主體、支付服務,應當辯證把握安全與高效、監管與創新的關係,做到該放的放開,該扶的扶好,該管的管住。要減少行政審批,鼓勵創新,強化法治建設和事中事後監管,提升監管效能,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使產業發展既充滿活力又規範有序。

非銀行支付機構作為監管重點,范一飛強調了根據非銀行支付機構的業務規模、自律情況、風險級別等因素制定差異化監管標準,實施分類監管。同時支持推進非銀行支付機構減量提質、兼并重組。

再回過頭來看,2015年後支付牌照併購案例也相應多了起來,小米、唯品會、美團、美的、國美等等大型企業補足支付牌照。而大家知道,支付牌照併購必須獲得央行同意。

對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的要求,范一飛也認為應大力推動服務創新,聯合支付機構等市場主體共同建設支付創新的支持平台,面向支付機構提供跨機構清算服務,形成統一的業務規則和服務標準,支持不同創新業務規範發展。

這一年,范一飛依然強調把控風險但也頻頻提及創新業務,央行在監管和創新之間在尋找更合理的平衡點。

最典型的是,2014年央行曾叫停支付寶、財付通的線下條碼支付業務,並要求二者將有關產品的詳細介紹、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等情況上報。但事實上,隨著消費者和商戶對條碼支付的認可度和使用頻率快速上升,央行並沒有進一步採取更強硬的措施。

後來隨著《條碼支付業務規範》出台(徵求意見稿於2016年已出台),條碼支付合規事宜基本塵埃落定。

2016年:平衡安全和效率

2016年,我國支付產業的發展成果和市場前景一片樂觀,第五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如期舉行。

范一飛認為,儘管支付領域當前暴露出一些風險,但是支付產業整體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支付市場需求旺盛,技術創新活躍,產業結構優化,政策環境有利,都為支付產業持續發展帶來了動力和生機。

從歷年央行發布的支付體系運行情況不難看出,無論是銀行還是支付機構,支付金額、筆數都呈快速增長勢頭。

范一飛指出,辯證、具體和動態地認識支付產業發展中安全和效率的關係,是遵循市場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央行制定和優化政策的重要依據和出發點。范一飛強調,安全和效率相輔相成、對立統一,必須統籌考慮、具體運用。央行實施銀行帳戶和支付帳戶的分類管理以及「大額支付側重安全、小額支付側重便捷」等思路和實踐都是政策層面對安全和效率關係具體、辯證運用的體現。

從支付服務的本質和特點看,安全應當具有一定優先性,必須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如果確需犧牲一定程度的安全,也必須具備足夠的風險補償能力,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市場上類似「你敢付我敢賠」等措施,就是典型的風險補償。當然,這並非是說相關產品安全性欠佳,而是在高速向前推進的階段中,利用強大的風險補償能力作為兜底,有利於整個市場發展。

同時也要注意到,安全和效率的平衡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支付行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的參與主體、社會群體對安全和效率的需求都在不斷變化。

比如在特定時期和範圍內,安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那就需要集中力量提升安全水平,像打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時期,犧牲一些便捷在所不惜。隨著安全性保障水平的提高,效率可能上升為矛盾的主要方面,那就需要適當調整相關政策,優化提高支付的效率和便捷性。

范一飛表示:「最終,我們要不斷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在安全和效率之間爭取更大迴旋空間,實現更高水平上安全和效率的統一。」

在安全和效率之間,央行發出了一種動態靈活的監管傾向。這對於當時的市場而言是極好的,「先跑再說」成了多數主體的優先選擇。畢竟在網際網路時代,多數時候就是一步慢,步步慢。

當然,「搶跑」是否符合金融業務發展邏輯就見仁見智了。

2017:談論走出去和引進來

2017年,黨中央、國務院就我國對外開放作出了新的部署。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而金融業是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領域。

在該背景下召開的第六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對外開放」自然成了支付產業的重要議題。隨著我國將大幅放寬金融業市場准入,支付產業將在金融業對外開放中扮演重要角色。

范一飛在論壇上表示,無論是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無論是走出去還是引進來,都是通過市場發現決定資源流向和配置的過程。

而我國支付服務市場較為發達,支付服務產品較為先進,在一些領域甚至還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境外機構要進入我國支付服務市場,首先要權衡自身競爭力,能進來的普遍實力較強、發展前景較好,會帶來先進的服務產品、管理經驗、風險控制和經營管理。當然在市場競爭層面也會帶來一定挑戰,不過常年習慣「近身肉搏」的我國支付產業,大概也不虛。

范一飛指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一方面鼓勵我國市場主體布局全球支付市場,加快境外市場拓展;另一方面也歡迎更多的境外機構以資金、技術和智力形式參與國內支付產業。

范一飛認為對外開放於我國支付產業而言「既是壓力,也是動力;既是競爭,也是學習」。他強調:「大家要摒棄自我保護意識,不要總是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害怕競爭。實踐已經證明,適度開放不僅不會削弱我們,反而會使我們更加強大。」

從這一年開始,支付市場主體的「出海事業」開始熱鬧起來。一方面,它是國內市場競爭白熱化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這與監管鼓勵不無關係。

相對的,境外機構也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可能。其中,美國運通和連連支付的合資公司連通(杭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在這一年正式成立。一年後,央行會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審查通過了該合資公司提交的銀行卡清算機構籌備申請。

范一飛指出,抓住擴大對外開放的窗口期,爭取結算最終性的法律規定、軋差安排等問題有所突破,對於支付產業中存在的外資准入限制和股比限制儘快梳理解決。

2019年,央行批准國付寶股權變更申請,PayPal通過旗下公司收購國付寶70%的股權,成為國付寶實際控制人並進入中國支付服務市場。這是另一個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案例,相比於「合資入華」的形式,允許併購且讓出實際控制權,似乎又進了一步。

至於影響實際進展的因素,那關係到的不僅是支付產業層面,我們也不便猜測。

2018年:「嚴監管」常態化元年

2018年第七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嚴監管」登上舞台。其根本原因是支付產業在高速發展中伴隨的頑疾難除,行業迫切需要「由量到質」的轉變。

范一飛在論壇上指出,當前我國支付產業面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轉折,防範和化解支付風險向常態化轉變、支付服務市場結構向穩定優化演進、支付領域金融科技應用向商用階段邁進。

關於未來的支付監管如何開展、如何加力,他認為水到渠成的應當是嚴監管常態化。

關於支付清算行業存在的問題,范一飛表示,第一,商業銀行對於支付業務認識不深,缺乏憂患意識,在零售競爭中不斷退縮,引領作用不夠。第二,部分市場主體仍然心存僥倖,依舊我行我素,違規收單等行為高發,外包管理不嚴格。第三,有些市場主體在三令五申的情況下,還在為非法活動提供服務。

「從事支付業務不能沒有規矩,需要恪守法律法規。」范一飛表示,部分機構出現違規行為,其他機構也要對照檢查。

「嚴監管」直觀體現是罰單數量的增加,以支付機構罰單為例,據移動支付網統計2018年央行(含各地分支行)對支付機構開出罰單共156次,為近年來數量最多的一個年份。

註:2019年統計未含12月

正確處理嚴監管常態化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辯證關係,成為這一階段,央行首先要考慮的事情。范一飛強調當下必須深入推進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防止亂象死灰復燃,從而推動市場主體在深化供給側改革、回歸支付本源。

支付產業歷經前期高速發展,進入成熟穩定期後,常態化的嚴監管幾乎是必然的。事實上,這也是幾乎符合所有行業的發展軌跡。

2019年:更加具體的「嚴監管」

所謂「嚴監管」是相對過去幾年監管偏松而言,2019年范一飛延續了上一年的重點,「支付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嚴監管保駕護航。」他明確嚴監管常態化,取得了顯著成效。

首先,「嚴監管」成為央行常態化的工作機制。

范一飛表示,2015年以來,針對給支付服務市場秩序帶來嚴峻挑戰的各種亂象,央行一方面從整頓監管作風入手,形成違規受罰、合規光榮的支付監管氛圍。另一方面從改革監管體制入手,設立基層支付結算部門和專門執法檢查大隊,打造紀律嚴明、能力過硬的監管隊伍。目前央行建成「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和公司治理」一體化治理模式,打起了「突擊檢查、專項檢查、隨機抽查和現場核查」組合拳。

非現場監管模式下,央行進行創新分類評級和許可證續展相結合的形式。該形勢下,疏通了非銀行支付機構市場退出渠道。近年來,支付機構存量已從271家減少至236家,還有18家支付機構被調整了業務範圍。

其次,「嚴監管」防範化解風險取得進展。

范一飛認為「嚴監管」重大進展表現在三方面,一是成功實施備付金全額繳存,二是圓滿完成斷直連工作,三是觸發合規發展的產業氛圍。

第三點主要體現為,自2015年以來央行對支付產業累計罰沒金額近7億元,其中最高的一筆處罰金額達1.6億元,這也是央行迄今為止開出的最大支付類罰單。

2018年3月,經過查實,中國民生銀行廈門分行(新興支付清算中心)、平安銀行兩家機構存在違反清算管理、人民幣銀行結算帳戶管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等違法違規行為。經過綜合考慮兩家銀行違法違規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等因素,央行向二者開出了巨額罰單。

罰單形成的強大震懾作用和警示效應,使得支付產業主體規範經營、不敢違規、不想違規的意識明顯增強。

此外,「嚴監管」對於支付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支付環境得以不斷凈化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談到「嚴監管」後續時,范一飛表示嚴監管成效顯著,但消除頑疾不可能一蹴而就,新情況、新問題也不斷出現。支付業務與風險總是相伴而行,因此嚴監管常態化永遠在路上。

從嚴從重打擊無證機構、規範創新嚴控交叉風險、切實防範墊資結算風險等都是未來「嚴監管」的重要內容。

央行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顯示,截至2019年6月,共清理處置389家無證機構,其中69家移送公安、工商等部門。

圍繞交叉風險,央行已要求有關各方要進一步加大調查研究力度,準確把握業務實質,合理評估業務風險,深入研究支付機構與信貸機構合作、支付產品與信貸產品嫁接等潛在影響。

防範墊資結算風險即要求有關機構要圍繞了解你的客戶、控制結算風險、防止資金挪用等問題,認真開展當日結算業務風險排查。嚴禁通過虛構交易、虛構商戶等形式開展業務,挪用資金。

小結

回顧范一飛五次在中國支付清算論壇的發言,圍繞支付產業監管基本呈現由寬鬆到收緊的趨勢。這與支付產業在前期需要更寬鬆的環境有關,也與央行探索監管方式需要一定時間相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mGx7G4BMH2_cNUgH5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