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全縣脫貧還有87天
距與全國同步小康還有450天
店子鄉吳家山村何萬軍家是我的幫扶戶中條件較差的一戶,老人年紀大,兒子又在別的村「二門俱開」。所以,我一直擔心他家能否按期脫貧。
10月5日,我再一次到他家核查脫貧指標。他高興地對我說,調查表上的情況他都達到了。
作者與他的幫扶戶何萬軍合影
在收入上,何萬軍和我算了一筆帳,今年天麻挖了一半,賣了一萬多元,如果挖完,能賣二萬元,妻子和兒子務工還能掙一萬元。去年他的老人去世了,現在3口人,人均達到一萬元。何萬軍說,去年的天麻讓野豬毀了一些,收入沒有今年高。今年他用鐵絲網圍了,野豬沒有害,價格也高,每公斤鮮天麻賣到24元。
在住房上,何萬軍沒有災後重建。2018年,他家被列為易地扶貧搬遷戶,在通村公路旁邊修建了4間磚混結構房屋,且已經入住,外牆貼了瓷磚,室內用地板磚貼面,電視、沙發等一應俱全。何萬軍告訴我,前幾天打灶僅手工一項就花了三千多元。我進去一看,長十多米的灶台和灶櫃閃閃發亮,不鏽鋼洗菜池比城裡人的還洋氣。看到這些,我對他說,這次給你拿的碗和碟子少了,下次我再給你帶些。
我又問了他對疾控中心幫扶工作隊,以及健康扶貧、安全人飲等方面的滿意度,他笑著說,都很滿意。
何萬軍家新修的4間磚混結構房屋
和何萬軍道別時,我對他說,要做好兩件事,一要保持室內外衛生清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二要儘快在新的住房旁邊建設衛生廁所。他告訴我,廁所在三天內拉好磚,一周內開工,衛生現在就開始打掃。
從何萬軍一家脫貧的實踐證明,幫扶需要群策群力,駐村幫扶工作隊關健要解決好貧困戶不願乾的問題,要逼著他們干,在給他們鼓勁加油的同時,還要給他們壓力。記得那天剛到何萬軍家時,我們單位的駐村幫扶隊員遠遠地看到他家的門關著時,就給他打電話,一開口不是像我一樣的客客氣氣,而是說,一大早上了,還不起床,你太懶了。何萬軍解釋說,他剛撿板栗回來,在房背。說著就趕緊來接我們。坐在他家門前,駐村幫扶隊員又問他,為啥沒打掃衛生,他說天剛亮就進林了,現在就打掃。
何萬軍家剛修好的灶台
從駐村幫扶隊員的工作細節中,我忽然覺得,我對駐村幫扶工作隊員在工作、生活上關心照顧還不夠,總認為,單位已經發了補助,她們的付出是應該的。現在才覺得,她們已經成為村民中一員,是無數次的上門督促。而我,除了幫扶的兩戶和村幹部外,我的身份都要靠她們介紹。因此,「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對我而言也正當其時。首先我應該多走走、多看看,熟悉掌握單位幫扶的吳家山村、松樹壩村整體情況,不能就幫扶而幫扶;其次要更進一步地解決好駐村幫扶隊員工作、生活問題,如還未給隊員體檢、買菜難等。
在吳家山村、松樹壩村,像何萬軍這樣一舉脫貧的戶還有很多,這充分說明,因地制宜、對標治本的扶貧策略在康縣最適應。店子這樣的貧困片帶都能脫貧,何愁氣候、光熱、交通、地域、經濟基礎都優於店子的其它鄉鎮。
文/圖 劉宏洲
往期薦讀
《康縣全面開展2019年度貧困人口脫貧驗收和貧困村退出自驗工作》
《來康縣旅遊,這些「山珍」一定要帶回家!》
《康縣「美名遠播」外國遊客慕名而來~》
姿勢已擺好
就等你點啦
監製:肖志和 審核:馮麗蓉
責編:任志偉 編輯:楊瑩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kVBpW0BMH2_cNUgse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