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全縣脫貧還有99天
距與全國同步小康還有462天
康縣創新思路,積極探索,採用巾幗扶貧車間建設模式,鼓勵和扶持企業、女能人參與其中,激勵貧困婦女就近就地務工,通過自力更生實現脫貧增收。目前,康縣已建成巾幗扶貧車間6個,帶動婦女就業600餘人,平均增收2000多元。
康縣東贏農林產品商貿有限公司巾幗扶貧車間,以「網際網路+公司+貧困戶」的電商扶貧模式,從事核桃收購加工,年加工優質核桃500多噸,產品遠銷北京、上海、浙江、廣州,青島等全國各地,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70萬餘元,直接帶動2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康縣梅園太平山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巾幗扶貧車間,無償為貧困戶發放優質雞苗,提供飼養技術和業務培訓,堅持定期跟蹤指導,幫助銷售,目前己輻射王壩、大堡、平洛、迷壩、三河、陽壩、雲台,豆壩等8個鄉鎮多個貧困村,通過產業帶動發展生態放養雞5萬多隻,吸納當地貧困戶到合作社務工,解決就業人員100餘人,帶動周邊鄉鎮貧困戶1000多戶,實現貧困戶年增收3700餘元,切實解決了貧困戶就業難的問題,加快了企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
康縣鴻泰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巾幗扶貧車間按照「扶貧車間+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多次舉辦中華蜂養殖技術培訓班,培訓學員1100餘人,其中貧困婦女300多人。
康縣銅錢鎮為給當地陪讀媽媽和留守婦女創造就業崗位,引進企業興辦康縣若蘭服裝加工有限公司巾幗扶貧車間。解決就業30餘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占80%左右,每人每月平均收入1400餘元。
文/圖 溫正平
往期薦讀
《康縣:產業扶貧跑出脫貧致富「加速度」》
《一組照片的今昔對比帶您感受新中國成立70年康縣的滄桑巨變》
《全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精神專題培訓班開班》
姿勢已擺好
就等你點啦
監製:肖志和 審核:馮麗蓉
責編:任志偉 編輯:楊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