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碼頭工人罷工在即 船司徵收附加費應對港口停工

2024-09-30     第一財經

伴隨美國東海岸碼頭工人罷工進入倒計時,馬士基、赫伯羅特、達飛等船司紛紛發布最新預警並宣布將徵收各類港口中斷附加費。

最新情況顯示,代表美東碼頭工人的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LA)表示,除非港口運營商同意大幅提高工資並限制自動化,否則該協會計劃在美國時間周二(10月1日)舉行罷工。

在加利福尼亞州長年從事美線運輸的羅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除非最近這幾天有「奇蹟發生」,否則這次美東港口罷工確實要發生。

羅傑解釋道,俗稱的東岸實際上代表「東岸和墨西哥灣」,即從最北的波士頓到最南的休斯敦碼頭都會被波及,東岸墨灣碼頭每周大概處理50萬個20英尺貨櫃(TEU),罷工影響的確很大。

他對記者解釋道,目前美國白宮方面兩面為難:「不讓罷工會得罪工會,罷工了得罪選民,還給共和黨攻擊自己一方提供口實。」

摩根大通方面的一份分析報告估計,罷工將導致美國東岸港口關閉,這些港口每天要處理美國大約一半的貨櫃進口貨物,包括食品、藥品、消費電子產品和服裝等,這將給美國經濟造成50億美元損失。美國企業和官員則擔心,這種停運可能會在節日購物季到來之前抬高價格。

原因在於,任何港口擁堵都有可能限制船隻供應,提高船東向客戶收取的價格,最終會推高美國消費者的成本。

針對美線價格,羅傑對記者表示,目前由於這次罷工看起來很像真的,基本上發美東的貨很少,美東價錢(跌到)同美西線已經相同,而平時在正常情況下美東線是高於2000美元/40英寸貨櫃(FEU)的。

馬士基等預警,商家未雨綢繆

羅傑對記者表示,目前美東碼頭的預備措施幾乎都是一樣的,在過去的一周中,閘口要麼早開,要麼晚關,方便客戶儘早提箱。

他表示,本周六有些碼頭會開閘,給進口的客戶更多的時間提櫃。如果罷工真的發生,船舶作業最晚到9月30日晚上停止。罷工期間的滯港費和滯箱費停止計算。在碼頭的凍櫃將無人看管,對任何貨物的損壞碼頭不負責任。

此前,馬士基等船公司就已經相繼發布美國港口罷工相關最新預警,宣布將徵收港口中斷附加費。

以馬士基為例,該企業表示,由於潛在勞動力中斷,馬士基將對進出美國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碼頭的所有貨物徵收當地港口中斷附加費,自2024年10月21日起生效,徵收標準在1500美元/TEU。

可以看到其他船公司也推出了類似附加稅,徵收金額也類似。在此情況下,美國零售商、汽車製造商和其他企業面臨著運費膨脹的問題,他們也開始為下周可能關閉近三十多個港口的罷工制定應急計劃。

譬如,大型零售商已經提前進口了許多節日商品,並向西海岸的海運和鐵路承運商預訂了貨位,希望避免任何干擾。根據諮詢公司West Monroe供應鏈專家帕庫拉(Brian Pacula)計算,在此過程中,由於需要額外的倉儲空間來存儲擴大的庫存,企業的運費成本上升了20%。

數據提供商 Xeneta公司首席分析師桑德(Peter Sand)表示,從亞洲運往美國西海岸的成本在近期沒有出現上漲,但如果罷工繼續進行,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同時,在紅海危機已經嚴重擾亂貿易的今年,美國的此次罷工有可能延誤出境貨運,並推高全球航運成本。

貨運集團CH Robinson北美海運貿易負責人金特(Mia Ginter)表示,雖然可以通過更長的航運路線或航空線路進行貿易,但有些客戶負擔不起這些選擇,只能將貨物運到東海岸排隊等候。

與此同時,進入美國的其他入境點「將無法處理大量貨物。整個供應鏈將不堪重負,」金特表示,「罷工越久,成本就會越多地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節日裝飾品零售商 National Tree Company執行長巴特勒(Chris Butler)表示,如果周二港口關閉,該公司15%的貨物將「滯留」,他估計,每停工一天,他的發貨就會再推遲五天。

豪華車出口商西海岸航運公司的營運長瑙莫夫(Alex Naumov)則建議他的客戶通過加利福尼亞州的奧克蘭港運輸汽車,因為東海岸的業務已經開始放緩,為罷工做準備。

近幾個月,美西港口已經很繁忙。譬如,加利福尼亞州長灘港在8月創下了近113年歷史上最繁忙的一個月紀錄,在進口量激增40%的推動下,吞吐量同比增長了近34%。

羅傑解釋道,船公司從上上周開始陸續宣布了停收出口訂艙的通知,特別是從美國內陸上鐵路的出口柜子,基本都停止了。

他表示,目前還沒看到或聽到去美東的船改掛港口,估計等到罷工發生的時候才會有反應。留給船東的預案不多,是否改掛港口也要取決於對罷工時間長短的判斷。如果幾天就結束了,沒必要改港。如果最後選擇在錨地等泊,一旦碼頭重開,預計各地港務局會按照2021~2022年大塞港事件的處理方式來安排卸船的次序。

他並預判,「業界普遍的共識是罷工一周帶來的影響需要4~6周恢復,如果不幸維持二周或以上,負面影響將持續到明年。」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很多影響會在幾個月後才出現,比如東岸的空箱不能及時回去亞洲。」他表示,「2025年的春節是1月底,12月開始節前趕貨,本來10月從美東的船帶空箱回去剛好給12月出貨用,罷工造成幾周的空箱空窗期是否會引發缺箱?大規模船舶改掛美西的話是否會大幅推漲美西運費?這些都是未知。」

白宮糾結

目前,白宮發言人表態,拜登政府官員一直在與各方聯絡,鼓勵他們「真誠談判」。

白宮並重申,拜登政府並未考慮援引《塔夫特—哈特萊法案》來迫使碼頭工人復工,並補充說,與疫情期間相比,如今國家的供應鏈更具彈性。

簡單而言,該法案賦予美國總統干預威脅國家安全或安保的勞資糾紛的權力,規定了80天的冷靜期,並在談判繼續進行的同時,可以強迫員工復工。此前,布希政府就在2002年援引此法案要求勞資雙方重開美西港口。

羅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上一次啟動該法案的確是二十多年前,但是當時也是已經罷工了四十多天的情況下才啟動的,此次就更不可能從一開始就按下暫停鍵。

拜登的前高級勞工政策顧問、現任美國東北大學伯恩斯社會變革中心高級研究員哈里斯(Seth Harris)說:「如果罷工持續下去,我認為它將產生政治影響。」

哈里斯表示,他認為共和黨人會試圖撈一把,他們會試圖指責拜登總統說「他應該把這件事解決好」或者「他應該去申請禁令」。

據報道,代表36個港口工人的國際碼頭工人工會有兩個訴求,其一,完全禁止36個美國港口裝卸貨所用機械設備自動化。其二,要求大幅提高工人工資,即在6年勞資合同中漲薪77%。

據消息人士稱,僱主協會已向碼頭工人提出增加40%的工資,但遭到了國際碼頭工人工會的拒絕。國際碼頭工人協會並再次強調,工會碼頭工人準備在10月1日現行主合同到期時舉行罷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f96fce99900a10e1e464f76d4428a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