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曾廣
編輯/ 陳芳
10月4日,農曆九月初九,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來臨,全國各地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敬老愛老活動。
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6億人,其中有1.9億人年齡超65歲。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預計,到2025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到2035年將突破4億,我國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
圖片/視覺中國
如何讓幾億老人安享晚年,是各行各業都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尤其是家居家電、大健康、消費電子等行業,在技術進步的同時,怎麼照顧到這部分群體的需求,讓老年群體也能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智能生活,是擺在所有企業面前的課題。
被忽視的「數字鴻溝」
科技進步飛快的這幾年,老年人越來越不敢輕易更換家用電器了。
今年春節,李文家裡的洗衣機壞了,他準備給父母換一台功能更高級一點的洗衣機,就在京東下單了一台全自動洗衣機。李文沒想到的是,新洗衣機買回家後,父母折騰了一整天,愣是不會用,遠在他鄉的李文也不知道問題卡在了哪,只能按照父母的要求,退貨再重新下單了一台老式的半自動洗衣機。
圖片/視覺中國
「父母年齡大了,即便是有說明書,也理解不了那一連串按鍵和字符是什麼意思。」李文說,科技進步的確方便了很多人的生活,但是對於老年群體來說,卻是一場「數字鴻溝」,除非子女就在身邊,能一步步教他們,否則他們寧願麻煩一點,用以前的老式家電。
與洗衣機相比,智能電視的操作更讓老年人頭疼。高思去年給奶奶家買新電視時,看了一圈市面上的新產品,幾乎都是主打智能化的網絡電視,她壓根不敢下單,奶奶七十多歲了,根本不懂怎麼操作。後來,高思千挑萬選買了一款,但奶奶還是因為不會操作,經常找不到自己想看的節目。
在90後、00後成為消費主力的背景下,幾乎所有家電產品都在主打智能化、高科技,LED大屏、全觸屏操作、多功能按鍵……越來越多的功能,原本是為了提高用戶體驗和生活質量,卻在無形中把很多老年人擋在了門外。
功能強大的智能電視,除了常規電視台以外,還能播放各種網絡視頻,然而很多老年人卻在兩者的切換中手足無措;電飯煲的加熱功能越來越多樣化,但是老年人一旦選錯功能,往往連飯都煮不熟;全自動洗衣機功能強大,甚至能根據面料採用不同洗滌模式,但老人卻沒有享受到這樣的功能帶來的良好體驗……
圖片/視覺中國
智能化時代是一個越來越便利的時代,但很多時候由於沒有充分考慮到適老化需求,很多產品的智能化反而讓老年用戶的使用越來越不便利,無形中在老年人面前形成一道「數字鴻溝」,將他們排除在智能時代之外。
今年發布的《2022中國適老化電視調研報告》顯示,有49.6%的老年人打開電視後無法直達電視節目,28%的老年人不會切換機頂盒信號源,20.9%的老年人表示操作太複雜,找不到想看的內容。
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說,很多企業確實沒有動力投入太多資源去做相應的適老化改造和市場調研。因為,和年輕人相比,大部分的老年用戶消費水平不算高,並且消費習慣也往往更加勤儉節約,在銷量和利潤上都很難給企業做出顯著貢獻。
雖然財務上不划算,但不代表適老化改造就不緊迫。一個社會對待老人的態度,很大程度反映了這個社會本身的溫度。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以科技創新支持適老化改造的命題已經擺在了各行各業面前。
有不少企業已經行動,例如海爾,很早就關注到適老化需求,並通過科技手段進行產品和場景的創新。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周雲傑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在2021年兩會期間就曾建議,智慧家庭建設應充分考慮適老化需求。如今,諸多企業已經加入了實踐隊伍。
2021年11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用於老年人生活輔助的智能家電系統架構模型》和《適用於老年人的家用電器通用技術要求》兩項適老家電國家標準,這兩項標準對家電產品在適老化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適老化已經成為了諸多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行業的發展共識。
被期待的「老有所依」
那麼,怎樣充分考慮幾億人的適老化需求,並通過技術去滿足?海爾的操作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海爾全程參與了《智能家用電器的適老化技術》系列團體標準的起草,並且率先在實踐層面,不斷升級調整適老化場景解決方案。
去年6月,海爾打造的全球首個場景品牌三翼鳥受中國桌球運動員張繼科委託,用3天時間為青島的王爺爺改造了「智慧家」。在新的浴室里,王爺爺對著智能熱水器說句「我要洗澡」就能自動備水,洗完澡浴霸會自動烘乾地面防止地滑,馬桶和洗手台旁邊還特別定製了安全扶手。
王爺爺說:「小優小優,我要洗澡。」圖源青島日報
相比於個體案例,真正要形成智能家居行業更普惠的適老化改造,還得依託於科技創新。
廚房是一個不得不關注的場景,一日三餐都得用到。在做飯時,很多老人會忘記關火,帶來安全隱患,為此海爾開發出了防干燒燃氣灶,可以智能檢測到鍋具干燒狀態,一旦鍋燒乾了,系統能迅速反應自動關火。與此同時,海爾的冰箱不僅能一鍵下單購買食材,還能根據老人的身體狀況給出相應的健康食譜。
老人睡覺時,海爾空調能通過智能枕感知老人的睡眠狀態,自動調節溫度。很多老人在三伏天不敢開著空調睡覺,擔心下半夜著涼,海爾雷神者睡眠空調為老年人做了很多專屬優化,設計出獨有的深度睡眠Easy模式,可以為老年人定製專屬的睡眠曲線,讓其開著空調更好入睡。
對於老人出門忘帶鑰匙這個普遍現象,以及進門後摸黑開燈的不便,海爾三翼鳥也推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通過安裝智能門鎖和智能燈具,當指紋觸碰到門鎖的那一刻,就能聯動家裡的燈具,自動感應開燈。
在智能家電家居之外,鑒於居家養老是目前主流養老方式,對於很多獨居老人來說,居家安全也是個大問題,其中風險最高的就是老人跌倒。數據顯示,跌倒很多時候是老年人在家面臨的最大危險,可能造成骨折、顱腦損傷、心血管併發症等危險,而8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年發生跌倒的機率高達50%。
海爾通過生態的創新找到了解決方案。這就不得不提海爾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優勢——開放的創新體系。目前海爾已經在全球建立了「10+N」開放創新體系和HOPE創新生態平台,覆蓋五大洲、20餘個國家和地區,連結了超過20萬專家,凝聚全球資源。
通過HOPE創新生態平台,海爾連結到了毫米波雷達技術,可實現精準的跌倒監測和自動報警,實時監測老人在臥室、床、浴室和客廳的數據,在17個不同的跌倒場景下均達到了行業領先的檢測率。目前,海爾通過旗下創業加速平台海創匯的生態合作,加速毫米波雷達技術在中國市場的多場景落地,這項技術也已經應用在海爾的空調、熱水器等產品上。如今,海爾正繼續探索嵌入式智慧感知解決方案,預計年產百萬台適老化智能家電。
可以看出,海爾的科技創新不是為了「炫技」,而是為了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更好地服務用戶、提升美好生活體驗,讓科技的「便利」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
有溫度的科技創新
當前,全球範圍的科技創新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科技創新不僅要有硬度,也要有溫度,成為普惠更多群體的存在。
以科技守護老年生活,海爾一直在行動。以語音操作為例,為了充分降低智能家電的使用門檻,海爾通過不同的技術專利,讓老年人不僅可以使用語音操控設備,而且還能實現語音交互的再確認,根據不同的激活場景確認老年人的使用意圖。
王阿姨使用三翼鳥適老洗衣場景
比如,海爾的智能語音技術能自動幫助老年人,在不同的智能家電中篩選出想要控制的設備,主動判斷用戶的語音指令將由哪個設備進行響應,還能智能識別出老人的聲紋,並放慢語速。
這些有溫度的科技創新背後,是海爾作為生態企業,一直致力於為全球用戶定製個性化的智慧生活的追求,以及在科技研發上持續大力的投入。目前,海爾在衡量企業專利質量和價值的三個指標上,均領先行業。
截至2022年6月底,海爾在全球累計專利申請8.3萬餘項,其中發明專利5.3萬餘項,占比超過63%。海外發明專利1.5萬餘項,覆蓋30個國家,是在海外布局專利最多的中國家電企業。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上半年全球智慧家庭發明專利排行榜中,海爾以2655件公開的專利申請領跑全球,連續7次排名全球第一,智慧家庭累計公開專利達到20298件。
除了智慧家庭,在大健康領域,海爾旗下的盈康一生也正通過科技創新,在居家、社區及機構三種場景下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舒適、有尊嚴的康養生活。舉例來說,通過家庭適老化改造,老年人在家即可享受專業的醫療服務、康復護理、健康管理以及緊急救護等服務,比如緊急呼叫、遠程診療的醫護交互,以及輸液預警等各類緊急預警,還有環境監測控制、位置監測服務、健康小家電等各類設備管理等。
和消費能力強、收入水平高的年輕用戶相比,老年用戶確實難讓企業「有利可圖」,但沒有人能永遠年輕,如果海爾因此就將這部分用戶邊緣化,不去考慮他們的需求,那也不會成長為一家全球化的、具有可持續發展韌性的生態型企業。
關注老年人的生活,關乎社會公平問題,社會的智慧化、數字化是一種進步,老年人也應該享受到這種智慧化和數字化給他們帶來的便利。放眼未來十年,各個行業將真正考驗企業服務用戶、滿足用戶需求的能力,只有真正在數字化、科技創新的基礎上,讓更多用戶沒有區別地享受到科技紅利、便利的企業,才能最終勝出。
(文中人物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