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浪漫滿屋》《藍色生死戀》《太陽的後裔》幾款大爆劇後,宋慧喬攜《黑暗榮耀》又打回大家的視野內了。
《黑暗榮耀》這部劇以校園暴力為主題,由宋慧喬扮演的女高中生文東恩在校園五人組的長期霸凌對待下,產生心理陰影,
卻在成年後,歷時18年策劃復仇之路,並大獲成功的故事。
校園黑勢力、復仇反轉劇情、不同社會階層的刻畫,這部劇無疑大贏特贏:
微博上關於這部劇的閱讀量已破15億,劇中男女主的同款衣服暴增435%,榮登38個國家的收視冠軍。
很多普通人在看完劇後,才敢講出自己青年時期遭受校園霸凌的經歷。
被稱之為爽劇的《黑暗榮耀》之所以會有爽感,就是因為女主完成了現實中大多數受害者無法完成的期願。
可悲的是,許多「被霸凌小孩」都是劇中的文東恩,但文東恩又不能代表「所有被霸凌小孩」。
不是每個受害者
都是「文東恩」
無依無靠的孩子,往往會成為校園霸凌的最佳對象。
文東恩出生於單親家庭,媽媽是髮廊里的洗頭妹。對於她來講是個只會吸血的魔鬼,毫無親情可言。
只因拒絕同學朴妍珍打掃廁所的請求,文東恩就成為校園霸凌五人組新的施暴對象。
五人組的隊伍為三女兩男,有些家中有錢有勢,有些愛慕虛榮,沾染毒品,耍起狠來又毒又瘋。
因為被隊伍主導者朴妍珍喜歡的男生誇了句身材好,文東恩就被高溫狀態的卷髮棒燙遍全身。
常常在被一頓物理折磨後,又被五人組中的男性進行身體上的羞恥欺凌。
雨水打濕衣服後會顯現出胸部輪廓,就讓她站在雨水中浸泡然後調侃她的身材曲線。
霸凌者在生理上對她進行極端的折磨過後,會用語言上進行心理的擊潰。
文東恩向老師申請退學,卻被老師打倒在地,勒令將退學理由從校園霸凌改為不適應。
「我沒有一天忘記過他,有些恨就像思念,無法阻擋。」
為了報復這些比自己有背景有財力的加害者,文東恩幾乎賭上了自己的前半輩子。
成年後的文東恩只穿黑色的長袖長褲,遮住自己的過往和回憶。
她從工廠女工考上當地小學做了老師,成為當年五人組主導者朴妍珍女兒的班主任。
一邊上班一邊做家教賺錢,積攢復仇小金庫。
最終,五人組團滅:
朴妍珍因殺人進了監獄,被獄友霸凌;
全在俊被推入水泥池裡封身;
孫明悟被酒瓶咋了腦袋當場去世;
崔惠廷失聲,失去空姐工作,想嫁入豪門的夢想也破碎;
李莎拉被抓,父母也因逃稅被抓;
這些不只是靠文東恩一人努力,而是在被家暴崔嬸、整形醫生等一眾人的幫助下才順利展開。
雖觀感極佳,但理性的想想,現實生活中那些被霸凌的孩子們能真的像文東恩一樣運氣開掛,絲滑的完成復仇嗎?
現實生活中的校園暴力受害者
一生都在承受傷痛
有觀眾問:「用高達200℃的卷髮棒去燙傷同學,現實中是真實存在的嗎?」
當然存在,這個事件的原型,就來自韓國女生成敏。
個頭矮小的她因為不借給學校混混錢,就被鎖定為霸凌對象。
不僅用加熱好的卷髮棒燙足她5分鐘,還用尖尖的叉子扎遍她的全身。
對她進行囚禁的同時欺騙她的父母成敏是主動離家出走的,身為朋友會「好好照顧她」。
讓人心碎的是,這些加害者不僅逃脫了法律,還考取了護士資格證、社會福利師資格證。
就像什麼都未發生過一樣。
而成敏,卻長達6個月睡不著覺,不敢穿短袖的衣服,在理髮店看到卷髮棒會感到恐懼。
電視劇里普通人可以通過種種難關,戰勝權勢和黑暗。
現實生活中,普通孩子往往連自己都無法拯救。
有更多的孩子選擇在一次次尊嚴被碾壓之後以結束掉生命的方式來「放過自己」。
還有孩子打不過就加入,成為像他們一樣的「施暴者」。
因買飯被同學李某頻踩腳的陳泗翰,只因主動開口問了一句:「你為什麼踩我。」
就被李某和同行的7、8位朋友在學校食堂當中暴打到好幾排桌椅同時倒下。
本以為打完了就好了,誰知這只是噩夢的開始。
自此後,陳四翰常在下課後被這幾人拖到樓梯處進行毆打。
直到在和對方的某次爭執之中,為了保護自己的陳泗翰拿起身上的刀子刺向加害者,對方因失血過多身亡,陳泗翰也被送進醫院搶救。
換來的卻是陳泗翰因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
獄中的陳泗翰在教官的鼓勵下沒有放棄自己,堅持學習拿下刑法大專文憑。
但你我都知,他的人生已因此有了無法擦除的灰塵。
出獄後接受採訪時說:「我是一個沒有青春的人。」故作輕鬆的背後是別人無法理解的痛楚。
校園暴力是黑洞,讓受害者無法前進也無法後退。
對同齡人施暴上癮,為了什麼
最近幾年,社會各處都在為校園暴力發聲。
電影《少年的你》的高票房,說唱節目《說唱新世代》中歌手聖代以校園暴力為主題寫下的歌曲《雨夜驚魂》高播放量...
可來自社會各界的吶喊聲並沒有讓校園暴力停止或削弱,反而更加肆虐猖狂。
根據國教育部發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全國共發生校園暴力事件4.4萬起;
2019年,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查》顯示,小學校園暴力事件占比最高,達到29.4%;
2020年,一份由中國兒童發展基金會等機構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50%的受訪者表示曾經遭受過校園暴力;
校園霸凌的施暴者從不退卻,這到底是為何?
在電影《少年的你》中,校園施暴者魏萊在欺負胡小蝶至自殺後,面對警察的詢問還能淡定自若的認為這是胡小蝶的「福報」:
「胡小蝶死了不好嗎?她媽媽至少因此得到了一大筆錢。如果胡小蝶不死,她大學畢業工作多少年才能孝敬她媽那麼多錢?」
很多人成為施暴者的前提,是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以及跟正常人不同的認知偏差。
專挑手無寸鐵的弱者去欺負,且將行為合理化。
就像《黑暗榮耀》中五人組主導者朴妍珍,對家境貧寒的文東恩說的那句話:「你出生的那一刻起,人生已經像地獄了。」
面對自己曾經的惡,直到最後進了監獄,她也毫無愧疚。
在校園霸凌中,施暴者往往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伙。
在無形之中可以淡化個體的責任,
還有家庭因素也有很大的占比,心理學博士林紫曾在採訪中提到過:
「霸凌者往往跟被霸凌者一樣,其實都是在成長的早期缺乏內在的安全感。他們往往不是在一個安全型的依戀關係模式下被撫養長大,都可能會有情感的缺失。」
朴妍珍的媽媽為了保住自己的命,向復仇的文東恩主動提供線索。
魏萊因考試沒考好,父親長達一年都不與自己說話。
無論是生活中還是電影里,施暴者的父母往往對孩子教育長期空位缺失,或本身人品就有問題
長期以來,那些父母身上的「惡」會被潛移默化的轉移在孩子身上。
如何防止孩子遇到校園暴力
如果有天孩子告訴你他/她被欺負了,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通過錄音、視頻等方式攜助孩子搜集證據。千萬不要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去學校里大吵大鬧,如果孩子有傷,去醫院開具傷情證明書。
然後找到孩子的班主任去找到對方父母進行溝通,對方父母逃避責任的話,就找警方介入。
校園暴力不是孩子之間的簡單摩擦,而是犯罪。
校園暴力的定義
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同樣,在日常的生活也要預防暴力的養成。
-留意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的情緒基本都會直接表現出來,父母最好每天留意觀察孩子放學後的異樣情緒。
不但能讓孩子覺得有所依靠,還能及時解決問題。
-告訴孩子不要用暴力解決問題
讓孩子從小養成不通過語言/行為上的暴力去解決無法解決的問題,培養法律意識。
及時告訴老師,如果老師和稀泥,告訴父母,父母會替你做主。
同時不要指責孩子,讓他形成牴觸心理。
從源頭割斷暴力,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端正自己言行,做好榜樣
不要對孩子使用語言/行為暴力或者打擊,宣揚弱者有罪論。
用正面和鼓勵的行動去引導孩子。
《黑暗榮耀》編劇金恩淑之所以寫下這個劇本,是因為女兒的一句話。
「媽媽,是我把別人往死里打會更讓你心痛?還是我被別人往死里打讓你心痛?」
無論選前者還是後者,都讓已身為母親的金恩淑無法抉擇。
一篇文章,一部電視劇,只能記錄和曝光殘暴行為的二十分之一,只有當事人才能明白它的殺傷力。
不要做沉默的旁觀者,做力所能及的一切。
為了那些正在經受校園暴力的孩子們,能救一個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