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他汀類藥物,轉氨酶升高了是肝損傷嗎,要怎麼辦呢?

2022-10-13   藥師華子

原標題:服用他汀類藥物,轉氨酶升高了是肝損傷嗎,要怎麼辦呢?

有很多的朋友跟華子說,服用他汀類藥物一段時間之後,在複查的時候發現轉氨酶(AST、ALT)升高了,是不是藥物造成的肝損傷,要怎麼辦,藥物還能繼續吃下去嗎?

華子說,他汀類藥物的主要「工作地點」就是在肝細胞內,在長期服用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肝功能,有可能造成轉氨酶升高。輕度的轉氨酶升高並不影響繼續用藥,只有轉氨酶超過正常上限3倍時,才建議暫停用藥。

一、會影響肝功能的他汀類藥物

他汀類藥物有一個拗口的名字,是羥基甲基戊二醯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這個酶是膽固醇的合成限速酶,主要存在肝細胞內,所以他汀類藥物需要進入肝細胞才能發揮作用,會對肝功能產生影響

對肝功能影響較小的他汀,是阿托伐他汀與瑞舒伐他汀,但是在長期用藥的時候,所有的他汀類藥物都可能造成肝功能異常,所以在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時候,需要定期檢查轉氨酶的指標,如果出現異常升高,就需要減量或是停藥。

二、轉氨酶到多少需要停藥

人們發現,他汀類藥物雖然會引起肝功能異常,但一般不會造成真正的肝損傷,在停藥之後就會恢復正常。服用他汀類藥物出現不可逆的肝損傷,進展為肝衰竭的機率非常低,在100萬個人中,不會超過5人。

而且有相關的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不會增加與肝臟相關疾病的死亡率。

但是為了安全,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時候,在第1個月、第3個月、第6個月,建議檢查肝功能,如果轉氨酶超過正常上限3倍(120U/L)需要停藥,如果沒有超過,則可以繼續服用,之後可以每年複查一次肝功能。

三、停藥之後還可以繼續用他汀嗎

很多人問華子,如果停服他汀類藥物之後,轉氨酶降到正常了,以後還能繼續服用嗎?華子說,有部分人存在「他汀不耐受」的情況,但完全不耐受的情況很少。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他汀耐受性不同,當轉氨酶恢復正常之後,可以更換另一種他汀類藥物繼續治療

他汀類藥物的作用,並不僅是降低膽固醇那麼簡單,它還可以改善動脈內膜代謝,抗氧化、炎性反應,增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穩定性,預防破潰,從而避免腦梗、心梗的發生,而且在長期用藥後(通常2~4年)還能逆轉斑塊,減輕動脈狹窄程度。

雖然有其他的血脂調節藥物,也可以降低血脂,減少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但是卻沒有穩定斑塊、逆轉斑塊的作用。也就是說,他汀類藥物的作用,目前還沒有其他藥物可以完全代替,有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的人,應當儘量保持他汀治療。

他汀類藥物可以與其他降脂藥物聯合使用,但不建議完全停用他汀類藥物。如果更換他汀種類後,轉氨酶仍然升高超過3倍,可以考慮用半量或是四分之一量,配合膽固醇吸收抑制劑(依折麥布)、PCSK9抑制劑(依洛尤單抗、阿利西尤單抗等)進行聯合用藥。

總結一下,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有可能會引起肝功能異常,轉氨酶輕度升高不用緊張,可以正常服藥。當轉氨酶超過正常上限3倍時,建議停藥,等轉氨酶恢復正常後,可以更換另一種他汀繼續服用,或是減少藥量後與其他降脂藥物聯合用藥。

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