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年朋友問華子,他聽說過了70歲就不能吃阿司匹林了,是不是真的有這個說法呢?華子告訴他,這是前幾年的說法,而且是經過了「斷章取義」,是一個謠言。
目前來說,是否需要用阿司匹林,主要與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程度相關,與年齡相關性不是很大。也就是說,如果有較大的心梗、腦梗的風險,同時也沒有用藥禁忌,阿司匹林就應該一直使用,而沒有年齡的限制。
阿司匹林最初的作用是退熱、鎮痛、抗炎、抗風濕。但是後來又發現其有抗血小板的作用,就廣泛用於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中,可以避免血栓形成,預防心梗、腦梗的發生。
因為阿司匹林便宜、易得,又是人類歷史上的百年老藥,所以很多人將其視為「神藥」,不管是否真的需要,都在服用。但是隨著對阿司匹林的研究,發現其還有增加出血風險和損傷消化道的不良反應,所以對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有了限制。
比如說,在2016年美國預防醫學工作組(USPSTF)的意見,「阿司匹林對於70歲以上的患者,目前證據不足以做出推薦」;在2019年美國心臟病學會(ACC)與美國心臟協會(AHA)聯合做出的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指南,「對於年齡70歲的個體,不建議將阿司匹林用於心血管事件的一級預防」。
很多朋友在用藥時,分不清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的區別。其實簡單地說,一級預防就是沒有發生過疾病的健康人群,預防疾病的發生;二級預防是已經發生過疾病的患病人群,預防疾病復發。
在後期的研究中,阿司匹林用於一級預防時,雖然可以產生藥效的獲益,但也會出現不良反應的風險,兩者基本是相抵的,所以現在阿司匹林不建議用於一級預防。
但是已經發生過心梗、腦梗的人,疾病基礎已經形成,復發的機率很大,使用阿司匹林進行二級預防的獲益大於風險,就建議一直服用,甚至終生服藥,除非出現用藥禁忌或是嚴重的不良反應,才能停藥。
醫學是一門不完善的學科,人們一直對各種疾病和藥物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經常會發現新的知識點甚至是出現相悖的觀點,這時就要通過試驗去論證,根據結果再去修改用藥指南。
現在的指南,是否需要使用阿司匹林以及其同類的抗血小板藥物,主要是看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性,而不是看年齡。簡單地說,就是已經患有心梗、腦梗、冠心病、頸動脈狹窄程度超過50%、外周血管疾病者,才需要用藥預防。
沒有相關疾病者,如果醫生評估血栓風險性高,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但對於健康人群來說,不建議自行用藥。
總結一下,阿司匹林並不是超過70歲就不能吃了。如果有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無論多大年齡,只要沒有藥用禁忌或是發生了嚴重不良反應,就需要一直用藥。而相關疾病風險小的健康人群,無論多大年齡,都不建議用藥。
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