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縣衙」千年未出貪官!江西的這個古縣衙,其規格很罕見

2023-10-15   蘇丹卿

原標題:「中國第一縣衙」千年未出貪官!江西的這個古縣衙,其規格很罕見

你知道江南唯一保存較完整的清代縣衙是在哪裡嗎?

作為全國僅存的幾處古縣衙之一,江西景德鎮的浮梁古縣衙,有「中國第一縣衙」「江南第一衙」之美稱,是中國古代縣衙中較為罕見的五品縣衙,「堪稱中國品位最高的縣衙」。

浮梁縣衙在唐代就已存在,後歷朝歷代多次擴建修繕,如今現存的建築多建於清康熙年間,其最後一次大修是在清朝道光年間。

整座建築坐北朝南,錯落有致,廊道相接,渾然一體。現保留中軸線上的照壁、頭門、儀門、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花廳、後花園等,總占地2356.97平方米,基本保持了縣衙原有風貌。

1987年,其被定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 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走進浮梁古縣衙,恍如是走進博物館,通過保存下來的建築遺蹟去感受浮梁的古老歷史與文明,享有「一座縣級衙,半部官文化」之美稱。

歷史上的浮梁,以出產瓷器與茶葉為主,經濟發達,文明程度高,且貢賦多,屬於上邑。當地的知縣也因此受到賞識,所在縣衙的建築規制較高,其主官多享受五品待遇,這在全國是屈指可數的(在古代,縣衙都是七品,縣官就叫「七品芝麻官」)。

縣衙內還存有一塊乾隆33年的「奉旨碑」——「特調浮梁正堂加五級」。浮梁古縣衙因此成為中國品位最高的縣衙。

古縣衙正大門前方有一照壁,在這中國古建築官制建築中非常常見的。繞過照壁就是縣衙大門,上懸掛著「浮梁縣署」之匾額。有意思的是,因頭門前的石子地面呈八字形,主體牆呈八字形, 這被老百姓俗稱為「八字衙門」。

頭門之後是儀門,是知縣恭迎上級官員的地方。進入儀門之後是衙院,該衙院位於儀門與大堂之間,院落正中間是一條近百米長的由青石鋪砌的甬道,院落兩旁排列著吏、戶、禮、兵、刑、工六房。

院內的數株古柏和一口古井歷史悠久,是長河歲月對這座衙署的最好註解。

大堂是縣衙最主要的建築,位於整個建築群之中心,其高大、軒昂、莊重,盡顯官衙的威嚴。堂內上置」明鏡高懸」匾額,下置」海水朝日圖」。每天還會有實景演出,展現當地父母官「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優良傳統(大堂也稱「親民堂」)。

大堂之後便是二堂,通常是處理一般民事案件、接待外地官員、商議政事的地方。三堂則是知縣辦公及居住的地方。與大堂所不同的是,二堂和三堂的建築布局較為樸素,還有兩個天井院落。

院子裡種植著兩棵棗樹,據說是當年縣官為鞭策自己而栽種的,棗花雖小,但果肉結實。寓意著官職雖不高,但為百姓做實事,已有百年歷史。

據史料記載,浮梁縣自唐朝至民國的一千多年間,一共有347任縣官,無一人涉嫌重大貪腐和職務犯罪。

整個縣衙十分古樸、建築遺蹟保存相對完整,不僅保持了衙門特有的威嚴氣勢,還不失江南庭院的素雅、秀麗之美,是研究中國古代縣級政權機構設置及功能劃分不可多得的實物標本。

在古縣衙的周邊還有一座千年紅塔,又名西塔,始建於北宋初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是江西省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大型古塔,稱「江西第一塔」。它與古縣衙組成了不可多得的跨越歷史的古建築群,值得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