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心率應該控制在多少?

2019-07-10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高血壓患者的心率應該控制在多少為好?

應該控制在靜息心率每分鐘80次以下為好(如果是動態心電圖監測的心率,則應該是24小時平均心率75次/分以下)。

為什麼?因為有醫學研究的證據。

高血壓患者中不少人伴有心率的增快,心率增快提示交感神經的興奮。

對高血壓人群的研究發現,30%以上的高血壓患者靜息心率≥80次/分。我國調查的結果是,單純高血壓患者中38.2%的人心率≥80次/分。

心率快說明什麼?說明這部分人身體里交感神經系統的活性增強。就像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一樣,心率就是交感神經張力(緊張度)的「窗口」

在高血壓的發病機制中,身體里的交感神經系統激活興奮是很重要的一條

交感神經興奮會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縮力增強,這樣,心臟排血就增多了,血管里的血液(血容量)也就增多了,血壓就會升高。

同時呢,交感神經興奮會使血管收縮。血管收縮了,阻力就增大了,血管既不容易擴張,擴張了也容易縮回去。這樣,同樣也會升高血壓,而且收縮壓、舒張壓都升高,可能舒張壓升高還會更明顯些。這種情況特別多見於中青年人的高血壓。因為中青年的高血壓人群,交感神經活性明顯增強,血管彈性尚好(還沒那麼硬化)。

高血壓患者,心率應該控制在多少?

心率的增快會使血壓持續升高,增加靶器官損害。

心率的增快帶來血壓的升高和心臟的做功增加,長此下去,就會引起動脈硬化和心肌的肥厚勞損,腎臟也會出現損害。

交感神經激活還會帶著下級的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就會使血容量更多、血管緊張度更高、心肌更加肥厚,血壓也就更高。

研究發現,心率增快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持續升高的風險增加,主動脈的僵硬度也會增加,微量白蛋白尿(腎損害)的發生也會增加。

當然,動脈硬化、心肌肥厚又會導致心肌供血不足。

心率增快的高血壓患者,風險會明顯增加。

哪些風險?發生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風險。

國內外很多項研究都發現,心率≥80次/分的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病死亡、全因死亡率都比那些心率<80次/分或者更低一些的患者明顯增加。動態心率監測,24小時平均心率>75次/分的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病死亡、全因死亡率也都會增加。清晨血壓升高、心率增快的高血壓患者,發生心腦血管事件也是增多的。

這些都說明高血壓患者心率快了不好,風險高。

治療後心率減慢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好,風險明顯降低。

我國就有研究發現,一般心率在60~79次/分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達標率最高。

國外也有研究發現,心率慢的高血壓患者,全因死亡率降低。有一項研究很有意思,這項研究心率快慢也是以每分鐘80次區分。結果呢?開始研究時心率就慢(<80次/分)、後來也慢的高血壓患者死亡率最低;開始心率快、後來心率減慢的患者次之;開始心率慢、後來增快了的患者死亡率就高了;如果心率從開始到後來一直都快,死亡率就最高。

這就提示我們,如果高血壓患者能夠減慢心率,是有好處的,可以降低風險的。

所以,高血壓患者在降低血壓的同時,還要注意控制心率

心率控制在多少為好?

靜息心率在每分鐘80次以下為好(24小時平均心率在每分鐘75次以下為好)

什麼是靜息心率

顧名思義,安靜休息狀態時的心率。注意,不是睡覺睡著時的心率。是清醒狀態下處於安靜休息時的心率。

怎樣測?

環境安靜,室溫合適。

最好是清晨安靜狀態下自測。日間至少休息5分鐘或更長時間,測量前避免運動、吸煙、飲酒、喝咖啡、飲濃茶等。

首選坐姿,兩腿不交叉,測量時不說話。

可以數脈搏(房顫病人,早搏多的病人脈搏不准,需要聽心率),可以聽診心率。注意,數脈搏、聽心率都至少要數/聽30秒。也可以用電子血壓計測血壓時測定(測兩次,取平均值)。

高血壓患者怎樣控制心率,我們下一篇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