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依法依規用心用情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
依法依規用心用情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
歲末年初是欠薪問題易發高發期。近年來,我省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全面排查突出問題隱患,分類施策,集中攻堅,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確保農民工及時足額拿到應得的工資報酬,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如果農民工遭遇拖欠工資報酬,該如何依法依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全國人大代表,蘭州市律師協會會長陳燦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制定出台法律法規,規範農民工工資支付行為,保障農民工按時足額獲得工資。尤其《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從落實主體責任、規範工資支付行為、明確工資清償責任、細化重點領域治理措施、強化監管手段等方面對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作了規定。
《條例》明確要求用人單位通過銀行轉帳或者現金形式支付工資,不得以實物或者有價證券等其他形式替代,按照與農民工約定的工資支付周期和具體支付日期足額支付工資。明確地方政府的屬地監管責任,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對轄區內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負責。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在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中承擔組織協調、管理指導、監督檢查和查處有關案件職責;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等部門按照職責履行行業監管責任,督辦因違法發包、轉包、違法分包、掛靠、拖欠工程款等導致的欠薪案件;明確了發展改革、財政、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門相應職責。
據陳燦介紹,為強化事前事中事後監管,紮緊不敢欠、不能欠的制度籠子,依據《條例》規定,各地政府依法建立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台,實現部門之間工程項目審批、資金落實、施工許可、勞動用工、工資支付等信息共享。強化事中監管,加強勞動合同簽訂、工資支付等方面的監督檢查。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在調查處理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時,經批准可以依法查詢單位金融帳戶和房產、車輛等情況。
對政府投資項目政府投資資金不到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政府投資項目違規建設導致欠薪的,發生法定情形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可以請求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協助處理,對拖欠農民工工資涉嫌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明確對重大欠薪違法行為向社會公布,對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實施聯合懲戒。
陳燦表示,這些規定,從各個層面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有力維護了農民的合法權益。同時,他建議,根據這些規定,農民工如果遭遇拖欠工資報酬,可以選擇先到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投訴,由其立案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工資;也可以直接申請勞動仲裁,如果對仲裁結果不滿意可以在拿到仲裁書後15天之內到法院起訴。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崔亞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df748299997e9bb8e8b4a02c81b86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