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長6.4%!2023甘肅經濟「年報」很靚
新聞發布會現場。
1月18日,甘肅統計局公布2023年甘肅經濟「成績單」——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3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11863.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41.3億元,增長5.9%;第二產業增加值4080.8億元,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6141.8億元,增長6.4%。
2023年,我省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4%,增速比全國高1.2個百分點,居全國前列,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好於預期、快於全國。
「2023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多年未有的困難挑戰,全省經濟穩中向好、質量效益穩步提升、民生福祉不斷增進,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甘肅省統計局局長李興華說。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上提出,2023年甘肅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
一年時間過去,甘肅以增速6.4%的數字超額完成全年目標。
縱向看,2023年我省生產總值超過11萬億元,增速比2022年加快2.2個百分點。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7%,二季度增長6.8%,三季度增長6.6%,主要經濟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
橫向比,農產品產量保持運行平穩。全年全省糧食總產量1272.9萬噸,比上年增加7.9萬噸,增長0.6%;
消費市場穩步改善。全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29.7億元,比上年增長10.4%。
金融市場穩中有進。截至12月末,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26544億元,比上年末增長6.6%;各項貸款餘額27490億元,增長8.3%;
經濟發展中「穩」是「進」的重要基礎。在全省上下不斷加大穩市場、穩預期政策實施力度,穩住經濟基本盤的努力下,一組組數據顯示經濟發展穩健的活力。
翻閱這份全省經濟年度「成績單」,不難看出市場需求是拉動增長的突出亮點。
投資銜接供需兩端,對穩增長、調結構、保民生起到關鍵作用,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
從投資看。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5.9%,比全國高2.9個百分點;工業投資支撐有力,增長30.1%,對全省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147.6%;製造業投資結構優化,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投資高速增長,占全省製造業投資的比重分別為24.2%和15.5%,比上年分別提高6.3和1.1個百分點;
從消費看,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10.4%,增速比全國高3.2個百分點。出行類商品銷售帶動明顯,占比較大的石油及製品類和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均兩位數增長;金銀珠寶、體育娛樂用品等升級類商品較快增長;新能源汽車、智能家用電器等綠色智能產品增勢強勁。
2023年,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走得更加堅定、更加有力。
發展活力進一步釋放。創新投入力度持續加大,全年財政科技支出增長28%;登記科技成果2449項,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38.3%,高新技術企業個數增長24%。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全年共實施省外招商引資項目4452個,到位資金增長41.8%;
發展方式進一步優化。新能源發電裝機突破5000萬千瓦,占比達61.3%,居全國第2位;以風、光電為主的新能源發電持續快速增長,占全省規上工業發電量的31.0%,比上年提高4.4個百分點;網絡零售快速增長,限額以上批零住餐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零售額增長34.7%。
動能轉換進一步加快。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紮實推進位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壯大,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
過去一年,全省上下保持戰略定力,加速推進發展方式轉變,推動創新資源與產業升級的融合轉換,穩中育新、以新促優,新興動能加速釋放,高質量發展積厚成勢。
想要經濟發展走實走穩,政策兜底保障必不可少。
2023年,我省著力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
財政支出中民生支出占比近八成,其中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節能環保、住房保障、交通運輸等方面支出力度不斷加大;
省委省政府10件為民實事如期全面完成;
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分別增長6.0%和7.9%,增速均高於全國,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進一步縮小;
民生投入力度不斷加大,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比上年增長31.3%,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24.8%,均明顯快於全部投資。
……
過去一年,省委省政府積極作為、精準發力,出台18項政策措施穩就業惠民生、20條促消費措施系列政策,在增進人民福祉中築牢根基,在破解市場難題中增強活力,以保促穩,實現穩增長、惠民生、保穩定的良性互動。
下一步,全省上下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全力以赴推動全省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