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25歲的女孩,已經是四個女兒的媽媽,還說沒有兒子來得踏實

2019-05-18     姚志芸

不怕窮窮不怕,生完一個又一個,窮人沒有計劃,只負責生不負責養

(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里,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

文/姚志芸

婚喪嫁娶生孩子,好像是人生的一個正常過程。如果你有所偏離,就被說不正常。從生物學上來說,雄性越強,子女越多,子女多了才能在適者生存的環境中脫穎而出,人數多了機率大。

基於這一原始認知,觀念落後的地方,越窮越要生。他們眼理沒有計劃生育,窮有什麼可怕,生的孩子多,要是有一個出息了就可以享福了,所以只負責生不負責養。

剛工作那會,計劃生育還是比較嚴。遇見山區一個25歲的女孩,已經是四個女兒的媽媽,頭胎二胎都是女兒,三胎是雙胞胎女兒。因為超生她被動員做結紮手術,可她死都不肯,逼急了就尋死覓活。

我第一次見這樣的場面,說來真的很心酸,和我同樣的年齡,我還在天真爛漫,而她早被生活壓的成了中年婦女。提前的衰老她並不在意,只是想生孩子,生男孩。

問她為什麼要生男孩?答以後養老。問新社會女兒好,答生了兒子才踏實。而她不是老公和公婆想要兒子,是她想要。

做了很多的工作,讓她以後好好培養女兒,長大了也可以掙錢孝順她。她的觀念里女兒就是賠錢貨,給口吃的不餓死就可以了,至於教育更是沒一點點意識。

大女兒8歲了不上學,跟著她顛沛流離躲避計劃生育,只為生兒子。四個女兒齊齊站在她身邊,看著母親為了生兒子,各種哭鬧,尋死覓活。

筆者因為和她同歲,私底下和她溝通過。她說她母親一輩子沒有兒子被各種看不起,她自己早早嫁人受苦,所以她就想要個兒子。

我說我也是女孩,父母注重培養,你也可以在女兒身上試試。她搖了搖頭,說不可能,就算成才了以後也要嫁人,還是沒有兒子來的踏實。

有些留在生命里的觀念是無法改變的,無論你多麼努力都是枉然。一個人選擇睡著,不想醒來,你怎麼叫都無濟於事。

2012年的計劃生育還是比較人道,因為她動不動尋死,所有人不敢強行結紮。後來她老公主動做了結紮求,一大家子的壓力全部都在這個26歲男孩身上,生活壓力著實太大了。

都說重男輕女是老人和男人們的觀念,事實上是很多女人自己的原因。因為窮怕了,沒有安全感,只想有個兒子獲得心理上的安慰,至於養不養老是後話。

社會越來越好了,對於性別的歧視也越來越淡!生了孩子就要負責,畢竟一代活的比一代好才是最重要的。生而不養真不如不養,孩子就是孩子,一個需要被尊重人權的人,這就是區別動物的原始本性。

中國很多貧困家庭只管生,不管養,生孩子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問這麼窮為什麼還要生孩子,說是孩子可以窮養,散養的孩子健康。

即使是生活拮据,也應該考慮一下儘自己最大努力給予孩子充足的關愛?父母的愛才是孩子成長的養分,而不是錢,有錢荒廢的孩子太多太多了。

去竭盡全力的照顧和教育孩子,讓其成為一個具有健全人格,積極向上的人,而不是被社會拋棄的人。

無意中讓孩子降生到這裡!既然選擇了生,就少些藉口和理由,承擔起家庭的責任,讓愛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把希望留給孩子。對生命敬畏,生而養,養而教,代代相承,難道這不該是人活一輩子最該乾的事嗎?

原創作品,各平台同步發布,已簽約維權騎士,未經容許,請勿轉載!網絡配圖,若有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d9M_2sBmyVoG_1Z7bm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