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難興邦,全國無一例外開始了這場硬仗,眾志成城國崛起

2020-01-29     姚志芸

多難興邦,全國無一例外開始了這場硬仗,眾志成城國崛起

(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里,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

文/姚志芸

  • 這是筆者寫冠狀病毒的第二篇文章,一周前因為謠傳的處方單,
  • 我寫了一篇文章《冠狀病毒還沒有來,各種中藥預防單滿世界飛,被愚昧的國人該醒了》,
  • 說面對這場無聲的災難,過去了我們慶幸,過不去了,我們有足夠的勇氣面對。
  • 淡定,該幹嘛幹嘛!恐慌就是給哄抬物價,斷貨提供土壤。災難面前,我們不做惡的幫凶,做一個用腦子的中國人。

曾經的古人遇見乾旱可以求雨,遇見瘟疫可以求神仙。可是,就連現在的小孩子都知道老天下雨是冷熱空氣相遇的原因,求神仙只是圖自己心安,給自己一絲僥倖的心理。災難面前誰都不可能安然自處,然而,面對疫情我們無法祈求上蒼的眷顧,只有採取措施才是真正的自救。

科學技術的突破,才是一切病毒災難的句號。


直到甘肅省確認了首例冠狀病毒患者後,我一直想要做些什麼,卻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看著滿屏滿世界的呼籲,夾雜著各種各樣的造謠。病情,小道消息,闢謠接踵而來,我突然不敢寫了,我怕給別人增加負擔,我怕讓不明真相的網友誤導而成了萬惡的源頭。網絡如同潮水一樣,讓人真假難辨,是非難分。

  • 災難既然來了,就來了。坦然接受,然後和命運展開鬥爭,生命誠可貴,的的確確只有一次。
  • 至少我們還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做支柱,
  • 有醫生大夫上一線,有基層幹部下一線,有村社幹部堵村口,有專業人士冒著生命危險研究冠狀病毒……
  • 為了這場無聲的戰役,多少人奮鬥在白加黑的24小時里,
  • 時間就是生命,沒有人敢怠慢。

一、專業的事留給專業的人

王大夫是醫院拍片的,冠狀病毒還沒有來時,有人往群里發處方單。王大夫說不建議亂用藥,專業的事情留給專業的人去做,其它人盲目上就是添亂還無濟於事,有可能會越弄越糟。

武漢的冠狀病毒很緊張,大家都時刻關注著武漢,祈禱著疫情能趕快過去。但武漢離甘肅還很遠很遠,沒有人相信疫情會來,覺得國家這麼強大,只要好好治療就會好了,再說誰還沒感冒發燒咳嗽過?除夕晚上,幾乎所有人都在沉浸在過年的氣氛里。搶紅包的我,看見王大夫發了一條朋友圈。

「二零二零,疫動人心。大局為重,舍我為您!」配圖是大年初一正常上班的通知。我默默的點了贊,心裡卻無比欽佩他。有些人有些事,在關鍵時候表現出的淡定和大義,你無法用言語去表達。試問?誰的身邊沒有當大夫護士的親朋好友?試問?誰不喜歡陪著家人還能和朋友小酌幾杯?

  • 這一刻,我無法想像在武漢的那些大夫和醫生,是經歷了怎樣的心裡路程?
  • 向死亡逆行的他們,早已經來不及去思考自己如此拚命的原因。
  • 什麼是英雄?可是無論什麼樣子的英雄,都是活生生的人,
  • 只有認可了他們的平凡,才能看見他們的偉大。

「明明還是個孩子,穿上了防護服就成了天使!」穿著防護服的他們在後背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面對死亡他們頭也不回。筆者是一個女人,女人就是矯情,這時的我又淚流滿面,看著身邊熟睡的兒子,我是那麼的不忍心。

假如穿防護服的那個人是我,撇開老公不談,如果有萬一,我年幼的孩子該怎麼辦?他睡醒後稚嫩小手攔不著媽媽的脖子時,會不會哭?如果有萬一,我白髮蒼蒼的父母該如何堅強的面對現實?

馬大夫是我高中最好的同學,許久不發朋友圈的她最近頻發,從預防到定西確診一例。她說有小病的就不要來醫院了,把床位留給最需要的人,為了您的安全,請遠離醫院。前幾天,無論生死,不計報酬!定西市人民醫院100多名醫護人員摁下紅手印紛紛請戰赴武漢。

在大災大難面前,

總有一種信念讓我們心裡踏實,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面面,

總有一種情感叫大愛無疆。

她們用自己的生命譜寫著」專業的事留給專業的人」。

我們除了致敬他們,更希望他們怎麼樣出征,怎麼樣歸來,一個都不能少。


二、我不上誰上?

自從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他們就從來沒有停止過腳步,白加黑,五加二。踏踏實實工作,用心計算每一個數據和收入。2019年忙了整整一年的他們,從大年初一開始又重新回到崗位上,這樣子的基層幹部,哪個省份都有,筆者只能寫自己身邊的,眼見為實。

單位通知上班值守,不能讓疫情往農村蔓延。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設置關卡,不讓出也不讓進。還有高速路口等車流量大的關鍵地方。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讓拜年減少人員的流動。而這項工作由誰來做?只能是基層政府的幹部和村社幹部。

大洋初一就開車去單位了,老母親不讓出門說自己就這麼一個兒子,平時忙不回家沒事,但這麼危險的事不想讓兒子干。農村外來務工和念書的孩子很多,還有從武漢回來的,保不齊就是自己往病毒上湊。

可大洋說,老娘,我不上誰上?放心,我會保護好自己的,把你的兒子渾淪(囫圇)還回來

留下哭泣的老娘,大洋去單位了。他駐的村子是異地搬遷戶,有部分從山上下來了,有部分還在山上。要布控的話還得抓緊,疫情面前誰都不敢打馬虎眼。

利用現有的資源,組織人員在村口設障並值守。大洋工作的地方位於西北山區,前一陣子下的大雪還沒有融化,由於人員有限,路口較多,很多地方都是一個人一張桌子值守一個路口。

寒風刺骨,冷了全靠抖和跺小步,餓了全靠挨和等,還沒有一個替換的人。今天群里一小伙抱怨,說呆家裡太無聊了,坐著烤火坐的自己屁股疼。一時間筆者很是氣憤,直接把照片貼了過去,說,對於寒風刺骨,冷了全靠抖跺小步,餓了全靠挨和等,還沒有一個替換的人,現在的夢想就是能坐著烤火讓自己屁股疼。

  • 和大洋一樣,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
  • 在村頭或者岔路口戴著口罩,像一面旗任由風吹著。
  • 誰不怕冷?誰不怕凍?誰能一直堅守?
  • 在人性面前,他們選擇放棄更加安逸的環境,
  • 為了什麼?大家心裡和明鏡一樣。

三,反思

而我們只要做到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暫時取消紅白喜事、宴請聚餐。電話拜年,切實做到不外出、不聚餐、不上門拜年,相比他們,我們做了什麼?這些又有什麼難?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總有著這樣那樣的不同。在民族大災大難面前,中國人民從來都沒有服過輸。從2003年非典到後來的汶川大地震,災難面前,我們的愛國和團結精神空前的一致。爆發出來的力量讓世人驚嘆,中國人太牛!

  • 而這種牛,是從上到下的牛,是貫通一線的牛。
  • 前天鍾南山給國人安心的視頻,許多人看哭了。
  • 看著86歲的老人說到有百姓唱國歌時,熱淚盈眶,筆者也淚流滿面。
  • 武漢本身就是一個英雄城市,我們能抗過去,不為別的,只為了人民


責任重於泰山,很多時候這是書面語,大部分人感受不夠深刻。但是在民族大義面前,在大災大難面前,許許多多平凡的人奔波在第一線,用行動詮釋著責任重於泰山。

醫院有大夫,路上有交警,基層有幹部,車間有加班加點趕物資的人,路上有趕路送物資的人,網上有很多溫馨的帖子鼓勵大家一起加油,一起出力……

更多的人爭著上前線,基層的領導更是沖在最前面,在平凡的崗位上,更多的人默默承受著付出著,多難興邦,除了西藏全國無一例外開始了這場硬仗,眾志成城國崛起。

這場無聲的災難過去之時,一個超級大國將以嶄新的姿態重新歸來。

【原創作品】敬請點擊頭像關注,作品持續更新,非常喜歡您的認可歡迎朋友的點贊留言。用古色生香的詩韻點綴平淡的生活,拿抑揚頓挫的文字,給生命注入激情!

原創作品,各平台同步發布,未經容許,請勿轉載!網絡配圖,圖片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Khh-m8Bgx9BqZZI3u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