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追7季,這國綜再次原地封神

2022-04-26     李風說電影

原標題:連追7季,這國綜再次原地封神

什 麼 ,叫

「封 神 時 刻 」

戳開節目之前的院長be like:

看完節目之後的院長be like:

真有你的,《大偵探》!

長壽、爆款、國綜之光之類的讚美,本老粉已經說膩了。誰能想到,它自己竟在節目尾聲明晃晃地打出「封神時刻」四個大字。

靠的是膽子?

不,是底氣。

最新一期《綠洲之上》,好看炸了。

一場抽籤會,意料之中出現一個死者甄能源。

剩下的全是意料之外——

首次在死者身邊醒來的玩家;五個史上殺人動機最強的嫌疑人;以及最讓人跌破眼球的,兩個兇手的暗中聯合......

不怕告訴你,確定真兇的一瞬間,院長狂起雞皮疙瘩,大呼節目組贏!麻!了!

追到現在,相信不止我一人想問——

《大偵探》的封神之路,真的有上限嗎?

為什麼院長敢直接爆出雙兇手設定?

因為

《大偵探 》從不怕劇透

設置兩個兇手在其次,

夠紮實燒腦的故事本身

,才是把觀眾牢牢鎖在坑裡的底氣。

拿《綠洲之上》來說——

故事背景格局打開:末日來臨。

M222年,不明物質嚴重污染大氣。

全球陷入史無前例的空氣危機,人類必須依賴氧氣罐維持呼吸,才能正常生活。

甄氏能源集團總裁

甄能源

,在穹頂之下建造了一片可自由呼吸的安全屋,將現場搖號,抽取最後一名入住「綠洲計劃」的幸運兒。

本該是人類之光的他,不出意外地出了意外,「死」在後台休息間......

怎麼沒的?

脖子上有明顯勒痕,但細看又似乎不足以致死。

手指淤青,嘴唇泛紫,眼球突出,典型的窒息死亡特徵。

可,在不需要氧氣罐也能自由呼吸的安全屋窒息,怎麼做到的?

誰動的手?

搜證之後,名為

復仇

的故事浮出水面。

M222年1月15日,煙花廠意外爆炸,M星陷空氣危機。

大挖機

(大張偉 飾)的父親作為煙花廠的負責人成了千古罪人,跳樓自盡。

但大挖機發現,煙花爆炸中釋放的大量不明藍色物質與煙花研製無關,而是來源於甄能源私自倒在煙花廠原料池的廢土之中。

殺父之仇,怎能不報?

M222年2月,甄氏能源集團海底基地爆炸,郝小海的哥哥郝研究命喪海底。

郝小海調查後發現,這場爆炸並非事實。

鷗耶

(王鷗 飾)的身份相貌現身,為了哥哥,也為了自己。

因為,她即將在同年11月份,海底實驗基地的真正爆炸中,重傷毀容。

一年之內,三場爆炸,都與甄能源有關。

而受害的不只「被炸人」。

還有以為心愛之人郝小海被甄能源害死的

晨默

(魏晨 飾)。

從海底逃生,以

何好氣

的身份生存下去的新地質(何炅 飾)

和家鄉被侵占,一起生活的島民被殺害的

蓉罐

(楊蓉 飾)。

以前還能通過殺人動機判斷每個人行兇的急迫性、必要性,這次行不通了。

甄能源犯下的罪,晚死一秒,都是對在座玩家的不尊重。

像往常一樣,《大偵探》設定了一個完整的世界觀,一個接一個地拋出問題,製造迷霧。

強劇情之下,人人都有殺機,沒一個邊緣人物。

可即使人物的真實身份暴露,故事被還原,仍舊不知兇手是誰、在哪、如何行動。

這是本季又一高明之處——

預判了你的預判

既然玩家們都熟知規則、提前預判了,那節目組乾脆打破規則,設計更複雜的世界觀、更多的可能性,讓玩家無從判斷。

比如,前面提到的

七季以來首個沒有不在場證明的嫌疑人晨默

不僅開場就跟NPC躺一起,還大膽承認「現殺」。

他是被構陷的無辜,還是早有預謀,打起了「最有嫌疑的人往往最清白」的反心態?

越想越迷糊。

又比如,

把證據明晃晃地擺在你眼前

。但你看得到、找得到,卻不一定想得到這竟是破案關鍵。

膠帶,氧氣罐,遺留在現場的作案工具如此樸素。

是障眼法,還是真·衝動殺人?

敏銳如張若昀,早就發現,要控制氧氣含量需要兇手在中控室與現場來回。

而從中控室到命案現場需要六分鐘,時間明顯不夠。

是用了特殊手段,還是,多人聯合作案?

還比如,

作案計劃不僅繁瑣,甚至可能深具「意義」

又是張若昀靈光一閃。

比起用膠帶勒死、用花瓶或氧氣罐砸死等簡單粗暴的殺人手法,利用缺氧憋死甄能源似乎格外「清新脫俗」。

但兇手這樣做的目的,竟然是為了……儀式感?這一出復仇大戲會不會太戲劇化!

這一季《大偵探》的爽,不只源於複雜的劇情、燒腦的推理,還在於極致燒腦之下,

節目組與玩家隔空互動的博弈感。

《童話學院之畢業悸》,兩個世界,兩個真相。

《薔薇下的罪惡》,兩級反轉,淚點爆發。

《時光里的訪客》玩高概念,穿越+平行時空+蝴蝶效應+時空重疊。

時間線設置前所未見,玩家腦子瘋轉,下了班也要寫一篇小作文。

網友們都開始放下碗,拿起筆,梳理時間線,主動交作業。

恨不得一幀一幀分析故事設定與人物背景。

@timelonce

可以說,本季的每一個故事都具有吸引力、代入感,能讓玩家跟著一起狂開腦洞,甚至有一種看懸疑大片的錯覺。

這樣的互動式頭腦風暴,說封神2.0不誇張!

隨著燒腦程度不斷進階,《大偵探》的初心和溫度卻一直沒有改變。

每一樁案件背後,都有

值得關注的社會議題

校園霸凌、網絡暴力、精神控制、職場PUA……這些觸目驚心的字眼,都藏在人物的遭遇里,讓觀眾自己去挖,去看,去痛。

而且能明顯感受到,本季不僅敢於呈現問題,還轉換了視角,力圖

喚起旁觀者的反思

《綠洲之下》,甄能源的一己私慾,釀出了一場人類浩劫。

他的貪婪、利己,有著多少現實映射?

故事中人對大自然的掠奪,又提醒我們,應對自己生活的星球多一些了解與尊重。

這麼巧,播出日正好撞上了世界地球日......

又叒叕押中了?「偵」滴很行!

《童話學院之畢業悸》里,張呱和蓉拉美幼時遭受校園霸凌,長大成人後依然被傷痛折磨著身心。

他們的朋友「魏王子」,因為沒有勇氣制止霸凌也備受煎熬——這樣的沉默,是否也是「幫凶」?

節目也不忘照亮那些常被遺忘的角落。

《天台公寓》看到了空巢青年的孤獨。

多少在他鄉奮鬥的青年,會因為思念、孤獨、焦慮……在深夜合不上眼。

「至2021年,全國獨居單身青年將達到九千萬。」

這九千萬人中,只要有一個孤單的人被治癒,就足以證明這個選題存在的意義。

《機智的老年生活》攤開孤寡老人的生活窘境。

看似世外桃源的養老寶地,卻有人「借天使之名,行惡魔之事」,肆意掌控老人們的生命。

這個故事,除了喚起我們對生命的尊重、死亡的思考,更讓人對

陪伴

二字感懷至深。

任何壓力和忙碌,都不應該成為忽視陪伴的藉口。

因為,我們不僅在照顧老人,也是在照顧未來會老去的自己。

沒有長篇大論的說教,也沒有刻意標榜的表達。

《大偵探》只是將要說的話嵌進故事,揉進人物里。

更自然,也更深刻。

七季追下來。

如果說以往的內容可以總結為「始於腦洞,陷於互動,忠於立意」。

那麼,本季《大偵探》給我最大的驚喜,是它的

情感表達

濃濃的情感包裹厚重的現實,讓故事更動人,立意更戳心。

《薔薇下的罪惡》有多絕?

全員惡人設定,一秒帶感。

但隨著劇情展開,解謎的快感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情不自禁的眼淚。

甄普通

,真·史上最慘受害人,她承受的實在太多了。

作為員工,她被上司大出版PUA,放棄署名權,失去屬於自己的榮譽;

作為作者,她被搶走自己榮譽的戚支筆用錢「羞辱」;

作為朋友,她被吳人看疏遠,甚至被利用成事業的墊腳石;

作為戀人,她被張不可跟蹤、誘騙、強制愛;

作為女兒,她被抑鬱症媽媽鷗若拉以愛之名放棄;

作為一個普通人,她被鍵盤俠網暴……

這是我印象中《大偵探》第一次

從受害者的視角出發

,展示一個普通人的無力。

誹謗網暴、職場霸凌、情感PUA以及著作權被奪,樁樁件件令人眼圈發紅。

最扎心的是,她沒有狠下心報復,而是讓生命成為自己求一份正義、一個公道的最後砝碼。

細思極恐的是,生活中還有多少普通人選擇在不公中沉默?有多少微弱的呼救淹沒在社會洪流?

不要讓受害人失聲

,是甄普通用生命為我們敲響的警鐘。

《薔薇》打動我的還有一點——雖然以「罪惡」為名,卻保有最純粹的感情。

吳人看與甄普通曾是最好的朋友。

你帶我去大學蹭課,我幫你拼酒免單。那時的兩個人,天真快樂得好似擁有全世界。

可隨著吳人看迷失在成年人的爾虞我詐之中,兩人漸行漸遠。

直到甄普通離去,吳人看才後悔不已。

懷著巨大的愧疚與悲傷,她豎起全身的尖刺,以刺蝟之名,誓要讓那些啃食甄普通血肉的豺狼虎豹付出代價!

當真相揭曉的一刻,即使心中已有預感,也擋不住共情鋪天蓋地。

我真的會被

GIRLS HELP GIRLS

,感動一萬遍。

《大偵探》里的情,不只紮根於個人的遺憾,還瀰漫在人與人的相處中。

《飛躍子午線》,母子親情讓人破防。

何研究被迫和媽媽分開,被培養成斷情絕愛的科研機器。

他殘存的「人情味」,源於記憶深處那段模糊而深刻的與媽媽蓉娜麗莎相處的時光。

為此,他不惜利用全世界,只為設計一次無關緊要的偏航,讓飛機降落在自己的家。

《宰相請點燈》,家國大義令人讚嘆。

三個心懷天下的孩子,幼時曾躊躇滿志,許下盛世宏願:

何八斗要「登廟堂之高」,張百萬要「蕩平天下不平事」,鷗花魁要「護家國安寧」。

可因為三國禍亂,烽煙四起,人生皆走向他途:

何八斗此生不能入仕,成為皇室遊走於黑暗中的探子;張百萬為了父母的安危受制於人,做了不少「不平事」;鷗花魁,草原明珠流落花街柳巷,忍辱負重擔起復國之責。

童年的純真理想與長大後的殘酷現實對比,令人無比唏噓。

還有那因為立場不同,而不得不壓抑隱忍的愛情與友情……

但這個故事沒有止步於此。

理想難竟,但情義長存。

何八斗因揭露官場黑暗被甄宰相全城追殺。

張百萬留紙條提醒他注意安全。

鷗花魁即便想著「相忘於江湖」,還是給何八斗送來了甄氏黨羽名冊。

正如何八斗所言,「每個人的一個小小的夢想,構架在大大的和平之下。」

在國恨家仇背後,是所有人奔向國泰民安的腳步,是一顆顆舍小我成大義的

昭昭赤子心

你看,當古偶還忙著談戀愛時,《大偵探》已經開始談反戰了。

就連它的

服化道細節

,也讓不少大投資影視作品自慚形穢。

鷗花魁美得奪目,不是沒有原因。

眉間的花鈿用貼的還是畫的?貼在眉心還是眉上?發間點綴用什麼最合適?

都是經王鷗與化妝師反覆商量,才有了節目裡驚艷的呈現。

不誇張,節目的每一幀都值得拿放大鏡細看。

比如,海報的寓意。

《綠洲之上》的蓉罐,AKA希羅,通緝令上一身黑袍黑面具,暗示她會像佐羅一樣保護弱者,剷除惡勢力。

劇情里的道具海報用心,誰都想得到做得到。

我沒想到的是,節目外的宣發海報,也有精巧構思,滿分誠意。

《薔薇下的罪惡》的這一組也太絕了,一眼掃過去就有了大片質感。

再仔細看,又能發現每張之間微妙的不同,玩家身邊的小動物不可能僅僅是為了裝飾而作出區分。

袋鼠、狼、蛇......到底都代表著什麼?

張不可身後的狼真的找了好久!

比如,道具的「大隱隱於市」。

一個平平無奇的柜子,擺在那像是再普通不過的裝飾。

其實它還藏過人,是大挖機行兇手法的關鍵!

《時光里的訪客》看得出節目組對電梯的妙用很有心得,除了穿越時空,還能藏屍其中。

越是想不到,越是有奇效。

這不,把全體玩家嚇出大嘴特效,顏藝滿分。

魏晨還因為嘴張得太大太圓太標準成了核酸檢測模板?!

哪位乾的?站出來挨夸!

@是王溫柔-

再比如,一個貫穿本季每一案的意象——

蝴蝶

《大偵探》你到底下的是哪盤大棋,我的好奇心快爆表了!

動人的故事、細膩的情感、精緻的細節,三位一體,才誕生了那麼多好嗑、好哭的名場面,也才有了玩家和觀眾的

極致沉浸式體驗

看《大偵探》,常常會忘記這是一個有輸贏的遊戲。

玩家甚至會在某一刻與角色融為一體,投出忠於感情的一票。

還記得經典的撒霸王「自投羅網」,作為一個兒子,他不想再辜負母親的期待。

《夜半酒店》,蓉門童「故意投錯」。

作為同樣被傷害過的女孩,她希望成為附身在蒲動物身上的郝妹妹,重啟人生。

這些感情票,讓遊戲不只是遊戲,綜藝不再是綜藝,實現了《大偵探》的封神1.0。

而我願稱本季為封神2.0,是因為看到

腦洞底層是邏輯,情感內里有克制

還是看投票。

《薔薇下的罪惡》,甄普通的母親鷗薔薇感謝吳人看為女兒報仇,但仍將手中的一票投給了她。

《宰相請點燈》,蓉偵探敬佩張百萬「為百姓求生機,保天下無戰事」的遠大志向。

但犯罪終究是犯罪,於情可諒,於法難容。

我們可以用情感包裹立意,卻不能用它掩埋罪行。

第七季加入合議庭,也是一種發人深省的無聲表態。

正是這種對待犯罪嚴謹客觀的態度,讓《大偵探》受到更多專業人士的認可。

西北政法大學一位老師就把《天台公寓》的故事帶到刑法課堂。

憑這種方式出圈,太爭氣了!本粉絲面上有光!

而最新一期的鎖凶時刻,可以說是達到了邏輯推理與戲劇效果的巔峰,情與法的極致拉扯。

有生之年,等來了亡命鴛鴦「成全CP」這曲《鐵窗淚》!

他們真的是兇手嗎?同處一「籠」,又有何隱情?

都給我去看!!!

人來人往、喧鬧嘈雜之中,《大偵探》始終埋頭走自己的路。

我想這一季它交出的答卷,對得起死忠粉的無條件支持。

對得起爭議震盪後,觀眾們的持續信任。

也對得起《大偵探》這個IP本身。

這樣的封神國綜,我怎麼捨得不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cc52b84f68f8a3fb52ddc3bcfbbb3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