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小鵬的旗艦車型,G9內部做工用料最令人關注,今天我們就把這輛車拆開,從防撞梁開始,跟大家聊聊。
車身蒙皮
鋁合金
這輛車的前引擎蓋、前翼子板,四個車門以及後尾門,覆蓋件蒙皮均為鋁合金材質,為減重下了不少功夫。
前防撞梁
鋁合金
拆掉前保險槓,內部有一根鋁合金防撞梁,厚度為3.27毫米,截面呈「日」字形,能覆蓋車頭的69.35%。
前防撞梁與保險槓之間,沒有行人保護泡沫,對於一輛接近40萬的車來說,有點兒拉。ACC毫米波雷達安裝在前槓皮上,在正面碰撞時,有一定的緩衝區間。
防撞梁下方有主動式進氣格柵,後方是斜置的散熱器,和特斯拉的布局有些相似。
小鵬P5用的是覽沃科技的HAP雷射雷達,採用雙楔形稜鏡掃描方案。這輛小鵬G9並沒有繼續採購覽沃的雷達,而是選擇了另外一家供應商——速騰聚創,直接使用了二維MEMS方案,也就是振鏡雷射雷達。
相比覽沃的HAP稜鏡雷達,速騰聚創的二維MEMS方案,是將雷射直接投射到一個多自由度偏轉的鏡片上,對前方物體進行掃描。無論是轉鏡方案,還是稜鏡方案,MEMS方案的掃描速度都要更快,更直接,對前方掃描物體的感知能力更強,解析度更高,對周圍物體運動軌跡的判斷也更準確。所以,這輛車的自動輔助駕駛,才會有明顯的進步,在底層算法不夠強的情況下,MEMS還是要比轉鏡和稜鏡方案更好用。
不過MEMS也有缺點,因為中央振鏡的振動幅度有角度限制,就是FOV視場角會相對較小。所以,MEMS振鏡方案都是使用兩顆到三顆雷達,對視場角的不足進行彌補。儘管單個MEMS會降低一些成本,但實際一整套的價格並不低,小鵬G9的速騰聚創二維MEMS,據說要價1898美元,約合1.3萬人民幣!而小鵬P5使用的覽沃HAP稜鏡方案雷達,也就7-8000人民幣。所以,如果你是小鵬G9的車主,必須要注意,發生事故一定要仔細檢查,分體式大燈和雷射雷達一旦損壞,維修價格一定不低。
副縱梁Shotgun部分,從A柱向前延伸,呈環抱樣式,與前縱梁相連,這樣的結構在之前小鵬的車型當中,不曾使用過。
前吸能盒也是鋁合金材質,雖然沒有潰縮褶皺,但有潰縮打孔,而且吸能盒與防撞梁之間,還有個小小的加強件,用來最大程度的吸收撞擊能量。縱梁前端設計有潰縮褶皺,和豐田的吸能結構有些相似,能進一步提升車頭部分的吸能效果。
後防撞梁
單層衝壓鋼板
相比之下,這輛車的後防撞梁著實有些拉,僅僅是一個單層衝壓鋼板後防撞梁,厚度只有1.25毫米,而且還不是高強度的熱成型鋼,用手就能晃動。
後吸能盒倒是沒有缺失,有相應的潰縮褶皺和打孔。
後縱梁同樣設計有潰縮區域,通過螺栓固定方式與鋁合金底盤進行連接,不僅在小鵬其它車型上沒有見過,即便是其它品牌車型,這種設計也相當少見。
後防撞梁並沒有凸出於後尾門,如果發生低速碰撞,後尾門受傷的機率較大。
總結
虎頭蛇尾
小鵬G9的防撞梁前鋁合金,後單層鋼板,顯得有些虎頭蛇尾。畢竟一輛售價接近40萬的車,昂貴的雷射雷達都用了,還在用一根手都能晃動的防撞梁,著實讓人唏噓。
不過,結構設計還是有新意的,採用了環抱式副縱梁,除了能提高碰撞測試分數之外,在實際碰撞中也能最大程度的吸收撞擊能量。後縱梁也進行了優化,設計了潰縮打孔和吸能盒,這樣的安全設計,在其他車上幾乎找不到。
那麼關於這輛車的底盤情況如何?還請繼續關注後續的拆車內容。(本文及視頻中的測量數據結論觀點僅對此輛車負責,測量數據對公示的實驗方法負責。)
2022款小鵬G9防撞梁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