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無錫虹橋醫院騙保事件持續引發關注。24日,無錫市醫保局發布情況通報稱,無錫虹橋醫院騙保情況基本查實,該醫院法定代表人、院長等15名涉案人員已被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該醫院現已停業(點擊查看相關報道:無錫虹橋醫院15人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最新通報)。
此前,國家醫保局派出飛行檢查組全面進駐無錫虹橋醫院,開展專項飛行檢查。記者跟隨檢查組進入涉事醫院,記錄下核查過程發現的問題
舉報騙保後
醫生無法打開患者檢查記錄
據了解,江蘇省無錫虹橋醫院是一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也是醫保定點單位。
國家醫保局飛行檢查組成員大約有30人,包括來自北京的臨床專家,江蘇、浙江的醫保工作人員。檢查組從一開始就明確了檢查的目的,不僅要核實放射影像科朱成剛醫生反映的涉嫌影像學造假騙保問題,還要對無錫虹橋醫院所有的醫療行為進行徹查,看看有無其他騙保行為。
朱成剛醫生稱,自己曾到無錫市醫保局舉報過該醫院騙保問題。但醫保部門不認可,認為時間太長,舉報材料過多,涉及人員過多,無法認定。
朱成剛向記者表示,他舉報後,放射科的醫生工作電腦和工作帳號就失去了打開患者檢查記錄的權限。
無錫虹橋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醫師朱成剛:從舉報開始,我們的權限就被鎖定了。因為我舉報的東西都是在舉報之前弄下來,沒有圖像沒有影像。我們以前打開這個系統,可以查詢工作量,現在想查詢工作量,就沒有這個欄目了。
無錫虹橋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醫師朱成剛:從舉報開始,我們的權限就被鎖定了。因為我舉報的東西都是在舉報之前弄下來,沒有圖像沒有影像。我們以前打開這個系統,可以查詢工作量,現在想查詢工作量,就沒有這個欄目了。
國家醫保局飛行檢查組的工作人員在現有系統內調出了一部分2023年的影像學檢查記錄,發現了檢查時間和影像學檢查設備自動產生的序列號不符的情況。
阻力重重
影像學檢查人工登記本不翼而飛
工作人員稱,除了影像學檢查的機器產生的編號,每一位來醫院做檢查的患者,在這裡都有人工登記,同時在記錄本上也會產生一個編號。
檢查組的專家告訴記者,在機器中如果相關記錄被刪除或屏蔽,人工登記的記錄也可以和病歷進行相互佐證,作為是否真正進行了影像學檢查的證據。但當檢查組到登記處要求出具人工登記的記錄本時,工作人員卻表示記錄本不見了。
調查發現,無錫虹橋醫院的影像學記錄和病歷,由於刪除、權限屏蔽、分屬科室複雜等,很多本該在放射科登記的檢查記錄,卻登記在了體檢中心的名下,這對檢查組進一步檢查造成了阻礙。
國家醫保局飛行檢查組要求當地醫保部門和醫院採取各種方法,儘快恢復實現影像學記錄可調閱和核查。
國家醫保局基金監管司監管處處長袁輝:以前他的舉報都有,現在沒了,肯定已經把數據銷毀了,按照醫保基金金融監管條例40條第二款,算是銷毀醫保電子信息。
國家醫保局基金監管司監管處處長袁輝:以前他的舉報都有,現在沒了,肯定已經把數據銷毀了,按照醫保基金金融監管條例40條第二款,算是銷毀醫保電子信息。
記者了解到,國家醫保局今年飛行檢查的重點之一就是影像類的欺詐騙保。無錫虹橋醫院還有沒有其他違反醫療和醫保的行為,或對患者造成健康危害的行為,記者將繼續追蹤。
來源 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記者 楊陽 史迎春 李志貴)
責任編輯 呂世成 陳潔
責任校對 羅秋旭
主編 嚴雲
終審 編委 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