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能夠發射各種太空飛行器以及人造衛星以後,人們對太空的探索就一直沒有停下過,在探索太空的過程中,建設空間站也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一環。如果我國能夠在太空中建設好自己的空間站,我們的太空人就可以長時間待在外太空,如此一來要開展太空探索也變得更加方便了,但是中國空間站的建設還有最後一項關鍵技術未完全突破,它是什麼?
空間站需要長期待在外太空,任何東西只要用久了都需要進行維護,而且太空站所處的環境還這麼特殊,在進行維修以及養護的時候也必須格外細心,而這項工作就必須由生活在空間站里的太空人來完成。這就要求了太空人必須能夠出艙作業,在艙外完成了所有任務以後,還要能夠返回艙內,而這正是中國還未能完全突破的技術,是中國建設空間站時遇到的一個棘手難題。
我國自然也知道建設空間站非常重要,技術發展成熟以後,在2011年我國也是發射了天宮一號,在後續的工作里它會和我國的飛船進行交會對接,這一切其實都是在為空間站的建設做鋪墊,在這之後那些關鍵的飛船也會陸續發射。但最為關鍵的是,我們還是需要解決太空人無法長期待在艙外的問題,在之前的航天活動中,我國的太空人基本上都是待在艙內,就算是出艙也只是短暫的在外面待了一會兒,無法完成其他的作業。
如果不解決這項關鍵技術的話,我國就難以建設空間站,因為要是空間站出現什麼問題和故障,我們的太空人連外出進行維修都做不到,這會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情。而艙外作業和返回都是難度很高,有很大風險的,因為外太空是無重力的環境,情況更加複雜,之前就有一些太空人在出艙的時候遭遇了意外,所以我國在這方面也需要格外謹慎。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空間站建設算是開了一個不錯的頭,但在之後的建設中,我們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和障礙,為了最終的成果,這些都需要一一克服和解決。太空人出艙作業這項技術充滿了危險,對於太空人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現在也只有極少數國家能夠完成,我國也需要更加努力,穩步推動空間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