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晚婚晚育的明星不少,但是像陳瑾那樣「堅持不婚不育」的卻少之又少。
從影三十多年以來陳瑾在銀幕前塑造了許多經典角色,國內熱門大獎拿到手軟,然而在她風光無限的背後卻有著鮮為人知的「獨立個」。
為何陳瑾從影二十多年不吃米飯?是什麼樣的坎坷經歷讓她將婚姻生活淡化?針對她在生活中種種反常行為輿論界有怎樣的反響?
與眾不同的童年
跟同齡的小朋友相比陳瑾的童年是苦澀的,這種苦澀既是家庭環境影響的,又是時代的局限造成的。
陳瑾的父母都是軍人出身,骨子裡軍人那種「堅毅、挺拔、恪盡職守的作風從小便讓她耳濡目染。
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丟沙包、一起玩過家家的時候陳瑾卻在炎炎烈日之下站軍姿,而且這一站就兩個小時;別的小朋友吃完飯愉快地躺在媽媽懷裡的時候,陳瑾卻在父親的督促下學習各種「高難度的野外逃生技巧」。
受父母教育的影響,陳瑾的骨子裡滋長了軍人身上特有的傲氣。這種傲氣讓她很難跟同齡人玩到一起,漸漸地陳瑾便被小朋友們孤立起來。
長期的獨來獨往讓陳瑾變得憂鬱寡歡,時間一久她對熱鬧人群便產生強烈的排斥。
格上的缺陷也讓她變得寡言少語,再加上父母陪伴子女時間很少,幼小的陳瑾多數時間只能是跟哥哥陳准相依為命,其中的辛酸苦楚難以言喻。
在這樣一個缺愛而且家風嚴厲的環境下,陳瑾的獨立個很容易形成。
看過熱播劇《都挺好》的人,一定會對重男輕女的蘇母(趙美蘭)印象深刻,這個角色就是陳瑾傾力客串的。
正因為蘇母的刻薄造就了蘇明玉後來的獨立個,陳瑾能將這樣一個角色演出經典,那顯然是有過類似的成長經歷。
除了家庭環境的影響外,時代的變遷也讓陳瑾看清了「人間冷暖」。時期,陳瑾的父母因不滿四人幫的「文藝專線」而遭到非法的批頭。
在那個動亂年代,陳瑾親眼目睹了父母被批鬥的場景。看遍了一幕幕讓人寒心的悲劇,那段經歷讓她至今都難以忘懷。
後來他的父母被劃成XX,陳瑾在周圍人群里成為了燙手的山芋。當她跟哥哥行走在街上時候,頑皮的小男孩們便向他們身上扔石子,並且一路罵罵咧咧。
在飢餓面前兄妹倆不得向現實低頭乞討,然而在那個年代不少人為了自保,不得不跟他們撇清關係。
儘管世態炎涼,但是他們卻始終不離不棄。為了解決溫飽他們不得不去北京空曠原野挖野菜,野菜挖完他們便商量一起去莊稼地掰玉米。
那段求生的經歷逐漸鍛鍊了陳瑾剛毅、執著的格。
一路生花,走上人生巔峰
在好政策的推動下,陳瑾父母很快便恢復了名譽,一家人的生活終於走向正軌後。
陳瑾的父親陳克明,被調任國防大學擔任哲學系高級講師。陳瑾的家境終於有所好轉,此時陳瑾的命運迎來了新的轉機。
18歲那年陳瑾參加了高考,很榮幸的被山東藝術學院錄取。
原本她的母親打算讓她學習舞蹈演,這樣將來才有可能成為事業編制,但是她的高三班主任卻執意讓她學戲劇演。經過權衡利弊後陳瑾聽從了老師的建議。
在校期間因出演熱映話劇《雪峰戀》,而引起知名導演樊明仁的關注。後來在樊明仁熱捧下參演了首部電影《被吞噬的女子》,憑藉此片陳瑾在演藝界迅速走紅。
此後她被空軍政治劇團從學校挖走,進入新的環境後陳瑾演藝之路更加寬泛。各種商業應酬應接不暇,各種題材的電影隨之而來。
隨著陳瑾在演藝界知名度的提高,不少劇組向她投來橄欖枝,後來她參演了石學海執導的電視劇《山不轉水轉》,憑藉此劇奪得第十一屆中國電視「飛天獎」二等獎。
趁著熱度她參演了校園題材電影《校園先鋒》,憑藉出色演一舉摘得第十七屆電視飛天獎優秀女主角獎。
讓她大火特火的還是參演了陳國星執導的《橫空出世》,該電影讓陳瑾摘得第六屆電影華獎、第五屆長春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這樣的殊榮讓的事業走向巔峰。
隨著年齡的增長陳瑾的角色設定有了限制,儘管是這樣她依然可以調整心態最終能將塑造的角色演好。
近些年來她在多部影視劇中飾演主角的媽媽,其出色演讓她一度晉升為「媽媽專業戶」。
無論是《大地震》里情深義重的董桂蘭,還是《都挺好》里專橫跋扈的趙美蘭,陳瑾所塑造的配角都讓人讚嘆不已,可見她的演技有多強。
有個固定伴侶,兩個人已經在一起20多年
有媒體爆料1.72米的陳瑾卻只有86斤,顯得十分消瘦。
一經了解卻讓人大驚失色,原來當年拍話劇《雪峰戀》的時候劇團因她肥胖拒絕起用,為了爭取參演陳瑾寧是通過各種途徑才瘦下來。
據了解瘦身成功後的陳瑾繼續保持苗條身材,為了防止體內脂肪過剩她每天早晚各吃一顆桃子,外加一杯熱牛奶。午飯只吃少量的麵條,從不吃米飯。
據她本人解釋米飯里沉澱的大量澱粉很容易引發肥胖。為了控制體重,她會選擇「熱能量指數比較低的蔬菜和水果以此來補充營養。
陳瑾不吃米飯本身就是一熱點新聞,但 20多年不吃米飯確實有點誇大了,因此很快便引髮網友熱議。
有的人認為陳瑾為塑造經典角色而瘦身,絕對是一個有信仰的人,是值得更多人學習。也有不少黑粉認為「這可能是商業炒作,畢竟娛樂圈本身就是靠「流量博得熱點的」。
陳瑾身上備受關注的不僅僅只有她20年不吃米飯,只為了保持身材,還有她不願意結婚,只想和哥哥相依為命。
陳瑾做客《魯豫有約一日之行》中,這樣解釋不婚原因:人這一輩子其實就是有秩序地獨活,自由就是獨自的站立,不依戀、不懼怕,所以不追逐主流只做當下自己,人這輩子「不婚不孕」也是可以詮釋最美好人生。
除了陳瑾之外她的哥哥陳准也有類似想法。陳准為了兌現這個諾言,曾向妹妹宣誓「今後無論貧窮富有都會照顧她一生一世」。
陳瑾示「兄妹倆今後一定會相互扶持,直到永遠,看來堅持「獨身主義」二人早有定論。
陳瑾與巫剛因拍《生十七天》結緣,兩人感情融洽。雖然沒有領證結婚,也沒有官宣戀情,可是兩個人的關係確實眾所周知的不一般。
巫剛為了更好的照顧陳瑾,把房子買到了陳瑾所在的小區。這一點,曾經有媒體拍到了陳瑾和巫剛一起看房子,簽合同。
從報道兩個人在一起到現在,也已經20多年了。不一定結婚就是一件好事,只要能和愛的人在一起那就是最好的。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