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防控線!他24小時紮根社區,在辦公室打地鋪……

2020-03-24     白雲時事

「最令我敬佩的是,小趙書記因為身體問題每天都貼風濕膏藥,走路也不是很麻利,但是他從正月初三開始,日夜奔走在社區各個角落,為居民的健康築起『保護牆』。」說起去年12月這位新上任的社區黨總支副書記,三元里街走馬崗社區專職工作人員李藝超激動地說。

在白雲區三元里街走馬崗社區,

哪裡有問題,

他都會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

為築牢社區疫情防控線,

他24小時紮根社區,

甚至還在辦公室打起地鋪值守……

他是走馬崗社區黨總支副書記趙曉鈺。

走馬崗社區黨總支副書記趙曉鈺。


防疫全天候:

24小時紮根社區當好「大管家」

3月22日,恰逢周末,在走馬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趙曉鈺正與工作人員商量境外來穗人員的處理和應對問題,隨後馬上出發到轄內的一家賓館,了解近期入住人員情況,並叮囑賓館負責人要時刻留意返穗人員入住信息,一旦發現問題需馬上上報。緊接著,他又來到轄內的祥茂皮具城,督促門衛保安要做好進場人員信息的登記,絕不能有半點鬆懈……

趙曉鈺(左)和同事一起走訪轄內商城。


三元里街走馬崗社區比鄰廣州火車站,轄內皮具批發市場林立,外來人口多,人員流動性強,這也給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難度。從1月27日(正月初三)開始,趙曉鈺就將「家」安在社區居委會辦公室。「我是這樣想的,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全天候24小時嚴格防守,作為社區的『大總管』,我必須帶頭進入戰鬥狀態。」趙曉鈺說。

趙曉鈺在社區開展走訪排查工作。


就這樣,趙曉鈺自疫情發生之初就紮根走馬崗社區,白天就開展登記、核查等工作,晚上就到轄內各測溫點開展巡視檢查工作。「趙書記每天晚上都會騎電單車過來我們這裡,除了詢問工作上是否有困難,還很關心值夜班門崗志願者的身體,叮囑我們要做好自身防護。」走馬崗社區黨員志願者芬姨說。

由於走馬崗社區地理位置及居住人員的特殊性,趙曉鈺在抗疫之初就在轄區布局14個測溫點,組建黨員志願者、居民志願者、物業管理公司等門崗值守隊伍,對出入群眾進行測溫及信息問詢登記等工作,守護各個小區的平安。同時,組建居家隔離關懷群,由專人負責居家隔離觀察人員的體溫監測及生活服務等。「就是將工作任務落實到個人,這樣就能迅速有效開展社區的防疫工作了。」他說。

趙曉鈺(中)到測溫點巡視檢查。


「2月6日晚上10點,梓元崗路口體溫監測點測得2名來穗人員均有體溫異常症狀,我們聯繫社區醫生到達現場,詳細詢問這兩名人員的情況。」經詳細了解和檢查,該兩名人員出示病歷及檢查單,發熱症狀系外感引起的,趙曉鈺才鬆了一口氣。他說,身處社區防疫一線,就要對居民群眾的健康負責,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不能退縮,「我是黨員我先上。」

繪就新藍圖:

「電動單車書記」讓社區變化更快

趙曉鈺還被稱作「電動單車書記」,這是因為他經常騎著電動單車出現在社區疫情防控第一線。趙曉鈺本身患有痛風,走路久了就會腰酸腿痛,而藉助電動單車能更及時出現在現場。「騎上電動單車,不僅到達現場的速度更快,還能第一時間處理一些緊急問題。」他說。

趙曉鈺(左一)。


「說實話,特別是前段時間出現的陰雨天,書記還堅持在辦公室打地鋪,也沒有回家,這種精神很讓人敬佩。」李藝超說,在趙曉鈺的帶領下,走馬崗社區無論在疫情防控工作、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工作,還是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等方面一樣都沒有落下,現在轄內的居民群眾都很支持和配合居委會的工作。

說起社區管理工作,趙曉鈺已經在心裡描繪了一張發展與管理的美好藍圖。他說,社區治理工作,首先要以黨建為引領,提升整個社區的黨群服務工作。接下來,該社區將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推進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升級改造工作,將辦事大廳搬到居委會一樓,方便轄內群眾到居委會辦事。

從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可以看到,黨員和群眾的力量是打贏這場戰爭的關鍵力量。接下來,該社區也將充分利用這支隊伍,以「五長微治理」為抓手,逐步解決轄內居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如環境衛生、公共設施老舊等問題,讓社區居民看得見社區的變化,營造更好的人居環境。說到入職走馬崗社區的這100多天經歷, 趙曉鈺感慨良多。「擼起袖子加油干,就對了。」他笑著說,然後又騎著電動單車上街「巡邏」去了。

舍小家為大家,趙曉鈺是疫情防控一線工作者中平凡又不平凡的一員,他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發揮著基層黨員幹部的領頭雁作用。「在電動單車書記的帶領下,我們有信心戰勝這次疫情,並以最快的速度回歸到社區的日常管理和服務中,守護好走馬崗社區。」走馬崗社區治安隊隊長廖繼建說。

文 | 劉喜冰

圖 | 譚札烽

編輯 | 方歡欣

編審 | 羅盛光 溫穗章

審核 | 劉海裕

白雲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ZdwDXEBiuFnsJQVjHN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