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雙11報名節點了,旺季也開始了,最近很多商家的店鋪流量都已經開始慢慢上漲了。
所以這月我們的產品一定要布局起來了。再不布局金九銀十又要錯過了。
看下最近操作的一個新品,增長速度+力度也是非常好的
現在店鋪的搜索還是在不斷上漲。
店鋪數據也呈現正向反饋。
這個案例就是根據標籤權重+詞路布局起來的,第一周打進去的單量49單,爆發了3000+訪客。對於一個二層的店鋪蠻不錯了。
具體玩法:單量布局: 5-5-7-4-6-9-13合計:49單。
詞路布局:(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多詞路連接。
比如鞋子,可以叫運動鞋,或者跑步鞋。或者休閒鞋。這種多詞路的連結,我們前期首先要確定那一條詞路是我們前期要去布局的精準詞路。
因為前期的單量比較少,就儘量去選一條詞路去干預,不要所有的詞路全部去干。
各位思考個問題:
我們第一周操作的單量才49單,如果平均分配到三條詞路上去,每條詞路差不多積累18單的權重。搜索的核心是在於:關鍵詞的點擊率+點擊轉化率+單坑產出。對於女鞋這些大類目,18單的單量能讓運動鞋這個詞有很高的權重嗎?
那如果49單全部集中在一條詞路上呢?這條詞路的權重是不是在有限的單量內,權重能累計到最大?
所以在前期單量少的時候儘量集中在一條詞路上去,這樣能讓權重最大化,不至於分散。
那怎麼去確定前期的詞路呢?
根據競品的30天成交關鍵詞的總和數據,去選擇成交占比最大的一條詞路即可。
第二種情況:如果是標品單一詞路的,就直接干預主詞路即可。
前三天單量+詞路布局:(以「運動鞋女」詞路為案例)
第一天單量:5 直通車訪客70
2單直通車成交+3單搜索成交
搜索詞路:運動鞋女+人群詞+冷門炮灰詞(每天的詞不要重複使用)
貨比時,點3個直通車+一個競品打標做標籤。
第二天單量:5 直通車訪客70
2單直通車成交+3單搜索成交
搜索詞路:運動鞋女+人群詞+冷門炮灰詞(每天的詞不要重複使用)
貨比時,點3個直通車+一個競品打標做標籤。
第三天單量:7 直通車訪客80
兩單直通車成交+5單搜索成交。
搜索詞路:運動鞋女+人群詞+冷門炮灰詞(每天的詞不要重複使用)
貨比時,點3個直通車+一個競品打標做標籤。
前三天做完之後,第四天會有一定的搜索反饋進來,不管有多少訪客。
後面四天單量布局:4-6-9-13
直通車成交占比40% 搜索占比60%!
第四天單量布局:直通車成交2單,搜索2單。直通車訪客80.
第五天單量布局:直通車成交2單,搜索4單。直通車訪客80.
第六天單量布局:直通車成交4單,搜索5單。直通車訪客80.
第七天單量布局:直通車成交5單,搜索7單。直通車訪客80.
後四天搜索詞路布局:根據主詞路的長尾詞去干預!
當操作到第四天流量進來時,這個時候可能會有運動鞋女這個大詞流量進來。很多人在這時就會選擇去給運動鞋女這個干預。然後美滋滋的等著明天這個詞繼續上漲流量。然而迎來的卻是降權,或者流量腰斬。
很多人都在這裡一直打轉,一直想不懂這是為什麼。我們來做個假設:
假設第四天 「運動鞋女」 訪客10,干預1單,轉化率10%。
第五天 「運動鞋女」 訪客30,干預2單,轉化率7%。
第六天 「運動鞋女」訪客0。直接找不到這個詞的排名了。
肯定有很多人是這麼去干預的,你們的思維也能揣測一點,無非就是認為這個詞既然進流量了,說明這個詞權重上去了一點,這個時候一定要給這個詞打進去一定的單量,讓系統知道產品是有能力吃掉這個詞的流量的。然後等系統給產品繼續放大這個詞的流量。
但是往往等到的不是放大流量,而是腰斬流量,或者降權。那這個是為什麼呢?
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詞路轉化異常。
第一天轉化10%
第二天轉化7%
本身大詞的流量就非常大,且含帶的標籤也是非常廣泛的,就會導致大詞轉化能力很低。 而你干預出來的轉化率,遠高於競品平均水平。甚至超出幾倍。你自己相信你的數據是真實的嗎? 你自己都不相信,系統還能相信?(除了剛需類目,大詞轉化承接能力高。可以直接干大詞)
所以這個時候不能直接去干預大詞。而是要干預大詞衍生來的長尾詞。
再思考一下:
當「運動鞋女」這個詞來訪客的時候,會不會有以「運動鞋女」為詞根的長尾詞進來?
假如進來了一個「運動鞋女減震透氣」相比大詞「運動鞋女」這個詞。後面這個是不是要更加精準於我們產品? 那麼這個時候,不去給大詞幹預,而是選擇給長尾詞幹預,這單的權重會不會疊加到「運動鞋女」上去? 肯定是會的。只要是開過直通車廣泛匹配的都知道,廣泛匹配的時候,會根據關鍵詞去匹配很多的碎片化流量進來,但是不管時什麼詞進來成交的,這個權重都會計入這個詞根上去。
因為長尾詞本身流量就比較小,且越長的詞,代表買家的購物意圖越強,轉化承接能力越高。這個時候給長尾詞幹預一單,哪怕轉化是100%也沒有太大問題。因為長尾詞的轉化承接能力本身就高於大詞。
既然長尾詞的權重也能疊加到大詞上去,那我們詞路布局的時候,能不能每天先干大詞的不同衍生詞。等累計到一定的量時。大詞訪客足以支撐我們去干預的時候再去干預? 這個時候大詞打進去的轉化就不會異常。相對於競品數據也比較正常。
很多商家都喜歡存在僥倖心理,總認為別人干大詞能起來,我干大詞也一定能起來。
以前市場行業開放看競品真實數據的時候,很多老哥直接去複製競品的操作單量+關鍵詞。完全按照競品一模一樣的手法去操作。但是最終還是一塌糊塗。 所以每個店鋪的運營能力+店鋪承接能力+行業承接能力都是不一樣的,你在模仿別人的時候,你的基礎和別人是一樣的嗎?
就好比一個C店第一層級流量天花板就200個。而貓店第一層級天花板5000訪客。貓店干50單流量暴漲1000.而你干50單流量,還是100個。 所以不要一味的模仿。要學習別人的思維,再去放到自己的店鋪裡面去分析。而不是直接套用在自己店鋪。做淘寶沒有固定的套路。也沒有一套適合任何行業的單量布局。只有掌握了思維,了解了底層邏輯。不管做什麼類目。都能起來。
言歸正傳: 在干預的時候,最後說下需要注意的幾個點。
第一:長尾詞不能每天操作一樣的,每天要操作不同的。
第二:不能自己去造詞。要根據實時關鍵詞去干預
第三:選擇長尾詞的詞儘量去選擇搜索量小的。
第四:單品搜索轉化控制在行業均值-優秀之間,不要太高。
第五:當有搜索反饋時,不管進來什麼詞,優先干預主詞的長尾詞。
第六:帳號標籤+行為標籤控制(這點是尤為重要的,不知道怎麼操作的看我前幾篇頭條文章即可。不懂看看我之前的標籤玩法,如果前面所有步驟都完成了,而沒有做這步的話,可以說你存活的幾率不高於40%)
現在已經進入旺季了,離過年也就4個月。如果這個時候還不發力,那麼今年又要涼涼了,所以希望各位能布局好自己的產品已經運營節奏。
趕上旺季這趟車。
有問題溝通交流,可點我頭像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