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表弟吃飯,發現他整個人都洋溢在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狀態里。
三個月前表弟因為工作不順利,從公司離職了。他閉門在家頹廢了很久,沒事他就在家擺動最愛的攝影器械。
表弟在大學的時候,業餘愛好就是攝影,照片還上過校內的雜誌。
這段時間他沒找到工作就到處拍照去了,在某個景點認識了非常出名的工作室,對方看他拍片效果不錯,就讓他帶些樣片過來看看。
沒想到驗過樣片後,對方非常喜歡錶弟的攝影風格,當即就簽下他做工作室的簽約攝影師。
沒想到因緣巧合,因為自己的興趣愛好,反而找到表弟喜歡的領域,開啟了新世界,表弟的辭職陰霾一掃而空,現在每天開心的出外拍片,一個月的工資是從前的3倍。
表弟意外利用自己的長處,稼遷到喜歡的領域,其實也不是他好運氣,表弟的情況讓我想到了心理學的一個著名概念——「瓦拉赫效應」。
什麼是瓦拉赫效應?
在心理學中,瓦拉赫效應是指人們把那些大智若愚者的特殊才能被正確發掘後所發生的巨大變化現象,稱之為「瓦拉赫效應」。
這個心理學效應源於一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就叫瓦拉赫。在功成名就之前,瓦拉赫還被老師評為「智商低於常人」的孩子,後來是被老師發現了其化學方面的天才之處,才有了後來學術上的成功。
在職場,術業有專攻不是絕對,如果懂挖掘個人長處,同樣能在非專業領域獲得相對成就。
1、有這些表現,說明你正在觸發「瓦拉赫效應」
比如,文章開頭表弟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也許興趣愛好並不是你的專業,但是你能用好長處,在某個相對領域裡做到專業,就是你的擅長點。
比如,我認識一位醫院的臨床醫生,他經常在網上結合生活分享一些上手即用的臨床醫學小常識,後來粉絲越來越多,他就辭職專門來做自己的個人號,現在已經是某平台的頭部大V了。
這就是將個人能力遷移到其他地方,並讓它發揮出最大的能量,從而獲得成就。
2、「瓦拉赫效應」對於職場個人發展有什麼優勢?
01、從逆境中找到職場的個人潛力
每個人生來不是只有A、B面,卡帶了怎麼辦?中途換帶子就好,逆境中「瓦拉赫效應」可以帶你找到職場的個人潛力。
CC中專畢業,一直在工廠流水線做女工,她業餘時間最喜歡擺弄電腦設計,夢想是成為設計師。CC發工資了就會投資自己,讓自己參加系統的培訓班,通過電腦培訓,後來CC跳槽了,工資番了幾倍,再也不用辛苦的在工作上班了。
具備「瓦拉赫效應」心理的人,更願意在逆境中找到自己的發展潛力,並且為此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做好它,這樣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02、職場上揚長避短,更易規避風險
一個懂得自己短處在哪裡的人,更擅長利用「瓦拉赫效應」揚長避短規避職場風險。
比如魯迅不擅長寫長篇小說,所以他只寫短篇《阿Q正傳》。
還有大文豪馬克.吐溫在成名之前,曾經是下海的商人,由於沒什麼經商天賦,不僅把多年積蓄賠了不說,還欠了一屁股債,後來他的夫人對他說:「你有文學的天賦,不如還是好好搞文學創作吧!」聽了夫人的建議,揚長避短規避自己的缺點,反而在文學史上獲得了成功。
在職場的坐標系裡,一個人如果站錯了位置,用他的短處而不是長處來謀生的話,那會異常艱難,只會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循環失敗。
03、獲得想要的目標成績,增加職業成就感
擁有「瓦拉赫效應」心理的人,在面對想要獲得的目標面前,更為聚焦專注利用自己的能力,一心只想獲得成績。
喬北是位英文老師,但是她卻有「人群綜合症」,什麼意思呢,就是人一多她講話直哆嗦,每天面對吵鬧的學生她非常的焦慮,她的願望是,開一家自己的培訓機構,為了讓自己既能實現職業夢想又能規避「人群綜合症」。
她知道自己不擅長面對人群,就不在強迫自己對外工作,找了一份機構的活,工資比學校高,人群更少,後來她攢到資金後,還開了自己的培訓機構,這樣目標成績達到了,職業成就感就來了。
聚焦專注利用自己的長處,高效率的實現目標成績,才能獲得職業成就感。
3·、為什麼會發生上述這種瓦拉赫效應呢?
是什麼神奇力量使瓦拉赫發生如此神奇的變化呢?分析其原因不外乎如下2個方面:
01、不同的人存在著不同的潛能
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人的智力除了言語、數理智力兩種基本的智力外,還有其他6種智力,它們是視覺空間關係智力、節奏智力、運動智力、人際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觀察者智力。
這8種多元智力在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它代表了每個人不同的潛能。這些潛能只有在適當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地發掘出來。
02、閃光點能及時發現並不斷發光
一個人存在著不同的潛能,而且這種潛能還會不時地表現出來。這時就看它有沒有人及時地捕捉到,並不斷地加以開掘。
否則,這種閃光點就會如同天上的流星一閃而過。因此,及時發現閃光點是十分重要的。發現後能否創造條件讓其發展最大潛能也是十分關鍵的。
成功學專家 A ·羅賓曾說過:「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猶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著我們去喚醒他……上天不會虧待任何一個人,他給我們每個人以無窮的機會去充分發揮所長……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藏著可以「立即」支取的能力,借這個能力我們完全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只要下決心改變,那麼,長久以來的美夢便可以實現。」
那如何通過「瓦拉赫效應」找到具備的長處,並發揮它獲得成功呢?這裡有三個小方法告訴你!
1、「查漏補缺」你的職場勢能圈
楚念上班一年了,她非常想在下半年裡突圍職場,快速成長起來找到自己的擅長領域,她該如何做呢?
01、用多元化智能評估表,檢查「優勢所在」
「語言、數學、運動」評估
「視覺、音樂、人際交往」評估
「內省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評估
哪項智能得分高,就說明這項智能發展好,若偏低,則說明這方面是楚念的空缺,需要補充。
02、把你的「優勢」,列成一張清單
根據上面的多元化智能評估表里,列出楚念的具體「優勢」和「興趣」形成一張清單,匹配出可發展的領域。
優勢清單
通過「瓦拉赫效應」,找到自己工作上的長處和興趣相關的勢能,建立勢能清單更為清晰明了知道自己未來可以發展的領域。
2、讓他人來評價你自己的「優勢」
「瓦拉赫效應」讓你通過個人勢能自評得到答案後,如何更進一步使得勢能得到發揮呢?自己的判斷就是最有效的嗎?
這時候就可以邀請他人客觀評價自己,這樣的意義在於能夠躲避主觀自我評判的答案,從他人眼裡帶著「批判思維」的判斷,得到更精準的優勢方向。
朋友的公司就有個很有趣的活動,每隔一個月,人事部就會為每個人準備一張評價便簽紙,讓部門員工寫上對同事的看法,用具體「關鍵詞」形容。
利用便簽紙或其他形式調研,讓同事寫出對各自的客觀評價,出現頻次最多的「關鍵詞」,就是這個人的個人特性。
比如:
當關鍵詞出現的越多,說明你某些方面的特質越強,在職場中經常記得這些關鍵詞,讓它影響在職場中發揮你的長處和特質。
就像「霍桑效應」,當人們意識到自己被關注的點備受他人期待的時候,會刻意去改變一些行為或者表達以此靠近被關注的「優勢點」,重視自己加自我暗示,就能成就不一樣的自己。
3、去嘗試你從未做過的事情
在還不能自如運用「瓦拉赫效應」發現自己個人長處時,可以積極試錯,勇敢的試錯才能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如果有什麼是你無法做到的,那就應該努力培養這樣的能力。
小可剛大學畢業,對職場發展比較迷茫,我對她的建議就是,大學畢業是有資本進行試錯的,可以從中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在去深耕。
比如小可喜歡寫文字,她可以去做新媒體的相關文字工作。
不是所有人一上場就能利用「瓦拉赫效應」找到自己的優點的,有些人可能終其一生都未曾發現,日復一日做著不喜歡的工作。
但是我們要像「木桶效應」那樣,多想想自己現有的優點,慢慢試錯,在試錯環節中保持樂觀的心情,從而更容易獲得「瓦拉赫效應」帶來的成功。
就像松下幸之助說過的:「人生成功的訣竅在於經營自己的個性長處,經營長處能使自己的人生增值,否則,必將使自己的人生貶值。」
如果你總是在職場中無法勝任工作,也許不是你的能力問題,可能只是你不擅長這個領域而已,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長處或者興趣點在哪裡?可以通過以上3個小方法找到自己的「瓦拉赫效應」的勢能圈,相信從中你會在職場中利用自己的長處和勢能,在職場裡越活越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