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內江12月26日訊(劉世彬)12月26日下午,中國·隆昌首屆小龍蝦美食文化旅遊節新聞發布會在四川成都舉行。
為叫響叫亮「隆昌稻田蝦」品牌,進一步宣傳隆昌、推廣隆昌,通過「美食+文化+旅遊」融合推動鄉村振興、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隆昌市舉辦首屆小龍蝦美食文化旅遊節。活動從12月26日起正式啟動,分為三季一直延續到明年9月30日。其中,迎春季為2019年12月26日至1月18日,美食季為2020年6月15日至7月31日,豐收季為2020年9月15日至30日。
據悉,中國·隆昌首屆小龍蝦美食文化旅遊節的主題為「巴蜀味·稻蝦香·隆昌韻」,活動由四川省水產學會主辦,四川三古之旅旅遊管理有限公司和隆昌稻漁產業協會承辦。開幕式將於2020年1月16日在成都世紀城新會展中心舉行,主會場設在成都,隆昌市古湖街道古宇村、聖燈鎮三台村、普潤鎮印壩村、南關北關石牌坊景區四個分會場同步舉行。屆時,將開展稻漁稻蝦「養、捉、戲、發、品」體驗和美食品嘗、展銷、文藝演出等活動。
春季稻蝦看四川,四川吃蝦到隆昌。近年來,隆昌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攬,立足川南丘區特色,充分發揮稻蝦產業優勢,走出了一條具有隆昌特色的稻蝦發展之路,榮獲首批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全省首批稻田蝦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榮譽稱號。隆昌胡家鎮被評為「全國稻田蝦特色產業強鎮」。
隆昌稻蝦產業具有「天、地、人」之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域內建有200多公里沱灌工程,能滿足全市80%以上農業生產用水,已建成的高標準農田為稻蝦種養提供基礎條件,充分利用冬水閒田實現「一田兩用、稻漁共生」的稻田種養傳統延續至今;有日均氣溫大於等於10℃持續天數達到268天的氣候優勢,可以實現錯峰上市,能增加養殖收益;與科研院校合作成立稻漁種養專家大院、科技小院,解決稻漁技術引進、技術攻關、標準制定等種養技術問題,指導服務示範基地和示範農戶標準化生產,實現了科學養蝦。隆昌市抓住這三大優勢,大力推進稻漁種養模式,因地制宜推進以稻漁綜合種養為主導產業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全市已發展稻漁12.6萬畝,其中標準化稻蝦綜合種養6.6萬畝。這三大優勢為隆昌稻蝦帶來了明顯的種養效益,實現了農田綜合效益好、稻蝦單價高、蝦農勞務收入高的多元效應,達到每畝可收穫優質稻田蝦200餘斤、生態稻800斤以上、畝均產值8000元。
此外,隆昌稻田蝦依託稻蝦互利共生,稻為蝦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蝦為稻改善土壤環境,提供有機肥源,做到了零使用化肥農藥。加之煎、炒、烹、炸等多種做法,更是把「綠色生態的隆昌稻田蝦」在舌尖上的感覺推到了極致,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追捧。
目前,隆昌市正在大力實施以15萬畝稻漁稻蝦為龍頭的35萬畝特色農業提升工程,全力爭創省級、國家級「稻+漁」現代農業園區和鄉村振興先進縣,著力建設「稻漁滿倉、瓜果飄香、青山綠水、民富村美」的「中國西部魚米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