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參保和養老金的替代率,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是不是參保的費用越多,那麼所得到的替代率相應的也就越高呢,實際上這個替代率,只是我們所對應的企業單位退休職工或者說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一個參考價值,它並不一定準確的會有這樣的一個替代率,只是普遍化的因素前提下,可能絕大多數人有這樣的一個替代率,或者說平均水平會達到這樣的一個替代率。
但是針對於我們個人來講,並不是說我們每一個人完完全全就會符合這樣的一個替代率,它其實並不是這樣子的,因為很多人在繳納社保待遇的過程中,尤其是企業單位,他並沒有嚴格的按照本人的實際工資標準來繳納社保待遇往往是按照最低養老保險的交費標準來繳納這個養老保險的待遇,那麼這樣一來的話,往往獲得養老金的待遇甚至來講替代率都是比較低的。
所以說只有嚴格的按照自己本人的實際收入來繳納養老保險的個人,或者說在2014年之前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職工,它的這個替代率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的,因為他們計算養老金的方式主要是考慮到自己之前的一個工資性的收入,包括自己的崗位工資,職務工資,職稱工資等各類的津貼相加所得,所以最終的替代率相應的是比較高的。
這個替代率跟養老保險的繳費是有一定的關係,但是關係它不是一個直接的關係,而只是一個間接的關係,因為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相應的提高,就意味著今後養老金待遇也是會有所增長的,比如說你的工資性的收入是8000元,那麼你的基數就應該按照8000原來交費,那麼將來所想到的養老金的待遇普遍也會比較偏高,所以說替代率也會是有所提高的,它是一個這樣的過程和這樣的一個關係。
但是不意味著我們的這個養老金提高,就標誌著我們替代率,一定會按照什麼樣的一個標準來進行,它其實並不是這樣子的,只是說我們在行業裡面或者是企業內部或者是機關事業單位內部,整體的一個平均水平會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替代率,比方說我們平時所說的企業單位職工退休下來以後,那麼他的這個養老金的替代率大概只有40%~60%左右,這樣的一個水平呢,也就相當於自己在職期間工資收入的一半,這樣的一個水平。
但是我們的機關事業單位員工所獲得的養老金的待遇相對來說就比較高了,因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本身他的這個工資性的收入相對就比較高,所以說在退休以後獲得這個養老金的替代率,大概是能達到70%~90%這樣的一個水平,但是這是一個普遍化的替代率的標準,它並不是絕對化!
所以說我們不要認為,自己或者低於或者高於這樣的替代率,都是一個不正常的表現,其實並不是這樣子的,我們養老金的計算還是要根據自身的累計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和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最終的計算結果才是真正自己能夠享受到養老金的待遇。
感謝閱讀,每天講講退休知識那點事,本人專注於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
#我和頭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