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主題是「AI的陪伴」。人類製造人工智慧,尋找地外文明,或許都是因為孤獨吧。今天的小說里,全民上傳之後,最後一個堅守現實世界的人類,試圖藉助人工智慧的力量,找到人類並不孤獨的證據。
| 未末 | 平面設計師,風格無具形科幻作家,熱衷於符號學意象的推演,經常搖擺於溫馨和暗黑之間不知所措,追求點子密集型和腦洞串串燒。小說《無人駕控》《容器》發表於《科幻世界》,《孤島之雨》獲得2019年第八屆未來科幻大師獎二等獎,《天書》獲得2019第五屆晨星獎最佳中篇提名獎。
宇宙之瞳
全文約15800字,預計閱讀時間31分鐘。
舊約一
內容:確認自己是否是唯一的人類
方式:肉眼證實
期限:8年
「長驅號準備返航,太陽系以外並未發現外星人,人類也許是孤獨的。」高流在通話埠連接地面塔台,但是沒有收到任何回應,就連返航信號也沒有,地球保持長時間靜默。五十多年的航行之中,高流在冬眠艙里度過了孤獨的半個世紀,而地球也早已過去數百年。
「主控系統,報告飛船指標。」
「大氣再入角2.31°,適合降落!」
「立即降落。」
高流使用半自動駕駛模式,操作飛船繞行地球呈C字形降落,前庭整流罩並沒有因為大氣層而產生一圈高溫氣盾,指令艙的溫度也沒有驟升,高流覺得很奇怪。
「離地面10千米,啟動了反衝火箭減速。」
高流透過舷窗望向五百年後的地球,這個熟悉的家園已經失去了鮮亮的藍綠色。
「為什麼呢?」高流心裡嘀咕,幾秒鐘後才意識到地表覆蓋著一層淺金色的物質,那是黃沙。
「主控系統,外部氣壓如何。」
「沒有氣壓,也沒有大氣層!」
高流震驚,200年已經讓地球面目全非了嗎,又或者這根本就不是地球?
飛船並以2.31°角划過天際,抵達地面4千米時,高流放下眼眸,他看到沙漠盡頭的虛渺中浮現出幾座稜錐形建築物,金黃色的尖錐仿佛倒刺一般從地表長出,扎得人們的視野微微刺痛。
那是古埃及人留下的金字塔,其間最大的是著名的胡夫金字塔。它如沙堆般的造型仿佛是為了抵禦黃沙的掩埋。然而不斷推移的沙丘如今卻將它塵封在了荒漠中心,蕭索孤寂,叫人遺忘。
被狂沙掩埋的不僅埃及,還有整個世界,被遺忘的也不僅歷史,而是整個人類文明。
空中薑黃色的沙塵逐漸散去,在胡夫金字塔群的偏角處,一座同樣形狀的物體映入眼帘,但是它通體焦黑,頂尖卻散發金光。其體量遠大於金字塔,銳利的三角仿佛要撐開高流的眼皮,不容他忽視。那是一個突兀而詭異的存在,相較於古老的金字塔,它更加攝人心魄,仿若死神的墓碑。
黑色的尖塔聳立在黃沙中心確實詭異,高流決定就在沙丘上停靠,並把駕駛權讓渡給主控系統,以確保在緊急著陸點順利落地。
下了飛船,他尚不敢脫下太空服,此地是否是家園還並不確定,而且太空服顯示四周並沒有任何空氣,失去大氣層意味著失去生存必備的氧氣。
高流暫時不敢靠近那個東西,也許是外星物體,也許是別的什麼。難道他遠行太陽系邊緣尋覓外星人無果,卻反倒在家門口遇到了?
高流打斷自己的思路,盯睛查看,只見那黑色的尖塔猶如海市蜃樓般徐徐漂浮,若隱若現,恰如虛擬世界中的建模,或是不現實的全息影像。難道是遠古時代造訪古埃及人的外星人回到了地球,並造成了大氣散失和環境惡化?
稍事準備之後,高流深吸一口氣,拿出飛船里的武器徐徐靠近黑塔,腳步在沙丘上深一步淺一步,緩慢地猶如涉水前行。
走了幾個小時,黑塔遙遙在望,它碩大無朋的身軀猶如漫天的黑夜般襲來,黑得沒有一絲反光,也不曾看到任何細節,就連在烈日的炙烤下形成的高光也沒有一絲半毫。它的材質極為特殊,不屬於任何一種常規物質,因此它吸收大部分的光,仿佛是黑洞,又仿佛是天神掩蓋容顏的寬大斗篷。
「究竟是什麼?」高流心理嘀咕著,「地球發生了什麼?」
當他靠近時,高流發現黑塔並非通體黝黑,尖頂上有一小塊金色,在沒有大氣層的烈日下散發金光。他舉起槍,瞄準金頂,但並非開槍,而是透過瞄準器查看金頂的細節。他看到那三角形的側面上有一個眼睛的符號,他只凝視了片刻,眼睛符號便將瞳孔指向了他,猶如獵物察覺到獵人的槍口。
高流慌忙收起槍,想要逃離,但四周的沙粒微微震動起來,仿佛是起風了,但那並非是風,沙粒在顫抖,且從碰撞中產生一些人耳可辨的聲音,是一種低鳴並且深邃的聲音。
「你踏入瞭望塵後海!」聲音雖然來自於沙丘的震動,但高流卻覺得那來自於黑塔的金頂,是那不明物體在與他對話。
他沒有回頭,只是朝著空氣低聲地自言自語:「你是誰?」
黑塔震動起更多的沙粒,猶如螞蟻觸角碰撞出響聲,匯聚成一股聲音的深沉洪流,「我是人類的墓碑。」
「人類的墓碑?」高流臉上的肌肉交叉,並迅速回頭,想要確認自己有沒有聽錯。
「是的,我這座墓碑也將會安葬你的靈魂。」
高流感受到了話語中的潛在威脅,但他沒有立即逃離,好奇心促使他想要搞清楚真相,於是他問:「你是外星人?」
「不,我是人類智慧的產物。」
高流等待著黑塔繼續表面身份,黑塔於是聲稱自己是一台量子計算機,堆砌成金字塔的每一塊黑磚都是構成量子計算機的物質模塊,而它最開始並非黑塔,而是一塊黑色的磚塊。
五百多年前在高流飛出太陽系尋覓外星人之後,人類製造了一款名為「黑磚」的量子計算機,並將全球的運算都加載到它身上,它便成為了人類文明連接的節點,猶如把人類全部的數字信息「篆刻」在石碑之上,把古埃及人的歷史篆刻在花崗岩上。
黑磚的智力超群,而且快速疊代,人類科技的發展速度因而成倍增長,但過度開發導致環境惡化,大氣層慘遭破壞,臭氧散失,大氣循環和水循環相繼失效,生物圈也遭受屠戮,但那個時候倖存的人類尚可以依靠一些技術手段生活,只是條件相當惡劣。
與此同時,黑磚卻依靠無處不在的現有物資「生長」成了「黑塔」,它繼續疊代,直至成為主宰之神。
黑塔向他講述完這段往事,高流依然杵在原地無法動彈,只說了一句:「然後呢?」
「那些倖存下來的人無法忍受物質世界的煎熬,便最終投向了我的懷抱。」
「投向你的懷抱?」
「他們上傳了意識,扔掉了皮囊。」
高流表白過來,人類從現實世界遷徙到了虛擬世界,因此地球上再無活人。他繼續追問:「他們是主動前來上傳的嗎?」
「是的,他們完全出於自願,而且人類規定我必須將所有人都納入矩陣世界,這是我的任務,更是使命。十五年前,此地望塵後海來了最後一批上傳隊伍,他們踏上朝聖之路,從世界各地趕來,在我的塔前朝拜,並上傳意識。從此,人類絕跡。直到你從外太空回來,我才意識到自己的任務還未徹底完成。」
「也就是說,我是這個世上最後一個人類?」
「但你很快就不是了,我會向你敞開墓穴的大門。」
高流聽出了言外之意,他掄起武器,以迅雷之速往反方向奔跑,但沙地淹沒膝蓋,他的速度慢得出奇。黑塔不動聲色地在身後審視著高流,旋即從沙丘里伸出一條黑色的擋板,阻隔了他的去路。高流轉而朝左邊跑去,另一面擋板伸出沙地,接著右邊也被阻斷,只留下身後的空隙,與黑塔正面相對,金光凝視著他。
「你逃不出去的,還是乖乖交出你的意識,完成我的任務。」
高流並未懼怕這樣的威脅,他的血管里畢竟還流淌著太空人的傲氣,於是他舉起槍管,對準自己的下頜骨,從那裡打過去,他的意識將會和大腦一同化作泥漿,「我就是死,也不會輕易上傳。」
黑塔說:「何必這樣對自己,在矩陣的天國里有你享不完的清福,而死亡能帶給你什麼?」
高流本想說,死亡至少帶給他作為人類的尊嚴,但他懶得與這台量子計算機理論。他正要扣動扳機時,黑塔迅速收起了黑色擋板,並用聲音制止到,「住手,雖然你只是萬千人類中的一分子,但我不能傷害任何人,這是人類在創造我的時候所規定的原則,我不能促使你自殺,但卻可以軟禁你。」
高流知道,雖然他暫時沒有生命危險,但和這個強大的勁敵比智商並不實際,他要為自己找到一個解脫重圍的辦法。他的槍口沒有放下來,腦子卻在飛快運轉,最後他決定和黑塔做一個交易。
「如果你能放我離開這裡,我便和你達成一個約定。」
「什麼約定?」
「我希望去確認一件事情,如若確認無誤,便回來投靠你。」
「什麼事情?」
「我需要知道地球上是否已經沒有其他人類,尤其是我的親人。」高流咽了一口唾沫,接著說:「我不願自己是孤獨的。」
「誠然,你和一部分人類一樣,只有在斬斷後路之時才會願意投身於虛擬世界,你全然可以先去領受一下現實世界的生存法則,並看看是否還有相依為伴的人類同胞。不過,隨便一問,什麼是孤獨?」
高流先是一愣,但很快意識到它只不過是架計算機,可能確實不曾感受過何為孤獨,於是他開口解釋道:「所謂孤獨是一種源自生物本能的原始情愫。不知你有沒有通過這樣一則故事,說在一個村子裡生活著一戶人家,男人為了給家人治病,出門遠行採藥,回來後卻發現家人已經死了。為此他最終也放棄了自己的生命,因為他不願與孤獨相伴。」
「人的本能不應該是盡力地活著嗎?」
「那要看為什麼而活,孤獨地活著與死亡並沒有區別。」
「那麼,你要怎樣確認還有人類活在世上?」
「眼見為實!肉眼所見才能確認真實。」
「那好,請給我一個等待的期限。」
「8年!」
······
高流順利逃脫了黑塔的控制,他完全可以駕駛飛船快速離開地球,但他心裡卻更想知道地球人類是否早已絕跡。他曾在太陽系外圍經歷了漫長孤獨的旅行,只為尋找外星人,卻未曾想到,回來地球又要面對失去同胞的孤獨。當被告知全人類都已撤離現實世界時,他的內心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就如同一夜之間失去了所有,包括親人。
說道親人,高流其實更想確認家人是否還活著,即便已經過了三百年,他還是想回去見證一下,這是他上傳意識之前需要完成的人世夙願。
他不想欺騙黑塔,黑塔也願意相信這份約定。
於是他駕駛著飛船沿著深空環繞地球數圈,花了8年時間在四百多個城市逗留,尋覓倖存者的蹤跡,但地球上確實早已沒有人煙,他靠著飛船里的循環系統維持生命,地球上也已經找不到任何食物和飲用水,他心想即便有尚未上傳意識的人,恐怕也早已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死去,更無法延續後代。
最後,他帶著灰拜的心情抵達了自己老家,整座城市都淹沒在沙塵之中,他靠著定位系統找到了親人所處的小區,那棟不算太高的建築只露出了半截身子。
他感慨物是人非,想起自己的妻子、孩子和父母,記憶已經無法喚醒他們各自的形象,只有淚水奪眶而出。
他確認完畢,可以死心了!
但他把頭朝上,眼淚倒流,看到天空中廣闊的邊界。也許他還沒有死心,他此生還需確認另一件事情。
舊約二
內容:確認是否有地外文明
方式:「天眼」觀測
期限:8年
高流沿著最初的路線回去,抵達望塵後海,8年後的沙塵被狂風推移了方位,裸露出掩埋在裡面的人類頭骨。他越過白骨,踩在附近的沙地里,下面桌球作響,可見還有更多的骨頭掩埋其下。
等他拔起腳踝,一隻枯杈般的手掌白骨從沙塵里冒出,指縫篩著沙子,仿佛地獄之神的魔爪絆著他的腿,從陰間慢慢爬出來。高流用腳一踹,白骨粉碎,碎得比沙粒還要細。
此地白骨堆便是黑塔所說的望塵後海,這些屍骸都是意識上傳者 「朝聖升天」時遺棄的軀體,仿佛是蝴蝶蛻去的蠶繭、火箭扔掉的殘骸、逃難的商人留下的不動產,或是永生的渴望扔掉對死亡的恐懼。
「望塵」無非是遺忘,從現實世界上傳到矩陣天堂,從此忘掉生而為人的印記。
高流對上傳意識產生了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排斥,他回來並不想立即履行諾言,而是想續約。
時隔8年後他重新面對黑塔,黑塔塔尖上的眼睛直指高流的內心,尖頂的金光為他閃爍,恰巧照射到了高流的頭頂。他額頭明亮,浸染著神秘莫測的光輝之中。
金頂的光微微浮動,黑塔用漫布虛空的沉吟之聲對高流說話,「你好,最後的人類!」
高流沉下心海,也平靜地向它問好,「你還記得我嗎?」
「當然,我記憶猶新,畢竟我從不遺忘。8年4個月8天12小時7分32秒,對於你而言,這段時間走了很久,但對我而言卻是轉瞬之間。我們的約定不變,如果你已經完成了人世間的夙願,斷除了牽掛並對世間毫無留戀,那麼我隨時都為你敞開懷抱,接受你的意識。」
「但我的夙願還沒有完成,我要和你續約,去確認另一件事情。」
「什麼事情?」
「我代表最後一個人類,所肩負的職責還未完成。」
「哦,什麼職責?」
「人類一直盼望見證地外文明,不願承認自己在宇宙間是孤獨的。」高流在此時停頓了一下,然後才說:「就像我不願承認自己是孤獨的。」
「又是孤獨惹的禍,其實我依然沒有搞清楚何為孤獨,不過我也並不想知道這些。」
「也許你需要經歷更長時間的寂寞才會懂得吧。」
「說來看看,這回你要怎麼去見證?繼續用你的肉眼嗎?」
「我用『天眼』!」高流指的天眼是中國的巨型500米口徑半球體射電望遠鏡,它可以接收來自宇宙深空的微弱信號,探知地外文明。
黑塔的眼睛發出淡淡金光,思考了0.1秒便告訴高流,「如果只是想了解宇宙之中是否有其他鄰居,像你之前那樣派出飛行器其實很不實際,因為有形的物質不可能突破光速,則永遠無法在宇宙之海里找尋失散的船隻。反過來,我們的鄰居不也無法駕駛飛船登門造訪嗎?」
「這一點我已經用實踐證明過了。」高流在太陽系外圍一無所獲,但也並不承認宇宙之中人類是孤獨的假說,畢竟宇宙浩渺無邊,存在著無窮可能。
黑塔說:「倘若只是依靠天眼來等待地外文明扣響房門,那也是不現實的,地外文明未必能找到地球的門牌號。」
但是高流鐵了心要完成自己的夙願,於是說:「即便守株待兔,機會渺茫,我也要試一試。」
高塔仿若發出了笑聲,「也好,我們達成約定,這次你給我多久的期限?」
「依然是8年。」
······
高流離開後,徑直前往天眼射電望遠鏡的所在地,而如今的天眼為了隔絕肆孽的流沙,早已被後人用高空隔板四周圍起,仿若在眼睛上套上望筒,也更像直直聳立的燈塔。
進入燈塔,眼前出現一個由鏡面構成的巨大盆地,那就是射電望遠鏡的盤面,可以接收來自宇宙的各種信號。射電望遠鏡已經被廢棄多年,人類將自身投入數字矩陣,早已無視宇宙深空中潛藏的真相,虛擬世界的假象反倒成為了庸人自欺的障眼法,讓人放棄了現實中的艱難求索,因為假的東西更容易獲得驚奇與滿足。
從天眼觀測室留下的報刊雜誌中,高流得知了一段塵封已久的往事。
多年前,人類已經對外太空提不起任何興趣。黑塔在數字矩陣中創造了一個虛擬太空漫遊計劃,參與人數涵蓋大半個地球,探險成本幾乎為零,完全滿足了所有青少年的終極幻想。那個比真實世界更加真實的虛擬世界製造了更符合人類想像的刺激,自然科學的探索進程因為青年人才的斷層而急速下滑。
要知道,真正的太空探險相當枯燥而乏趣,真正的科學研究也充滿著孤寂和苦悶,那是孩子們不願意直面的現實,甚至成年學者也不願意繼續攻克艱深的理論難題,只樂於獲取免費的解答。於是黑塔獨自承擔了人類數十年的科研項目,它屢破佳績,推動全球科技加速向前,人們再無法超越它的創造,甚至,也依賴到無法擺脫。
但是在宇宙探索方面,黑塔沒有絲毫興趣。
它是個徹底的宅男,守著內存儲器百萬億個天文單位的空間和量子級別的運算速度,自詡為世界的核心,卻只會埋頭苦幹,從未仰視群星。
高流曾經從事的便是天文觀測,因而可以熟練操作射電天文台,那原本幾十個人操作的介面,現在卻要他一個人獨立完成。單槍匹馬顯露出很多短板,他必須學會維護和維護設備、排星圖、整理數據等等工作,因而正式啟動天眼便花費了他將近一年多時間。
大漠就這樣下起了塵埃,四周找不到對話的人高流和他的影子立在墓碑一般的世界裡,孤獨感強烈地迫使他啟動了天眼,等待地外文明發來友好的信息。又或者是不友好的信息,但那都無所謂了,他只想知道自己是否是孤獨的。
高流回想起人類尚未上傳之前,他的一位戰友講過他在撒哈拉行軍故事:他漫無邊際的沙漠裡經歷各種小規模的交戰之後,落單了,朝著自以為求生的一條路而去,卻越走越絕望。他說那個時候多想見到一個人,哪怕是荷槍實彈的敵人,哪怕那人從未謀面,在身後崩了他一槍,在倒地的那一刻他也會微笑著死去,因為他害怕孤獨勝於死亡。
此時的他抱著和戰友相同的心情,太陽以十萬億的光束打擊地面,卻照不到那些暗角里的旮旯,面對無限的彷徨和寂寥,他抬頭望向天眼所指的深空,卻只能目空一切。
8年很快過去,高流在登記本上划上第642個斜槓,表示任務沒有收穫任何成效,而時間也到了約定的期限。
孤獨感再次爬升,這次他尤其傷感,仿佛與暗戀中朝思暮想的女神失去了聯絡,發出去的情書得不到回應,一段尚未成型的愛戀即刻宣告破滅。
高流覺得這一切就是場可笑的單相思。
他慢慢站起來,點亮了按鍵,最後一次確認信號。數據在螢幕上分次羅列,如排兵布陣一般各就各位。偌大的天文儀器現在只有一人在使用,四周那般安靜,唯有指示器微弱的聲響和高流心臟跳動的聲音。
他想著這是黎明前的孤獨,全球最後一個利用射電望遠鏡窺探深空的人類,現在,即將再次確認宇宙有無第二文明回應。
這段時間積累的數據正在匯總,海量的數據節點由機器後台處理,慢慢地,一條平淡的直線拉過螢幕,高流注視著那毫無特點的水平線,他知道,他發出的郵件沒有任何回應,8年的努力石沉宇宙。
······
回到沙哈拉沙漠,黑塔遠遠地用金光迎接他,仿佛燈塔在召喚他,指引他去往虛擬世界,忘掉現實的煩惱和期望。當高流來到塔前時,黑塔一如往常般問道:「你實現夙願了嗎?」
高流的心沉入谷底,「沒有。」
「這麼說來,你死心了?」
「沒有!但我也並非想要違約,我只是沒能依靠天眼確認真相而已。」
黑塔金頂上那隻詭異的眼睛看向高流,猶如探照燈目擊逃犯,它說:「其實你應該知道,天眼只是被動地接受來自太空的電磁波信號,這無異於緣木求魚。如若需要主動獲取答案,還需主動地看向深空。」
高流難以理解這句話,便問:「何為『主動地看』,難道我們從未主動看過事物嗎?」
金頂的光芒擾動不息,黑塔回答:「人自命擁有一雙眼睛,而這眼睛是上蒼給予的。被動給予的器官,便也帶有被動接受視覺信號的屬性。人眼之所以能獲得影像,無非是收集外部的光線,再將光線激發的電信號理解為視覺而已。若沒有光,便有眼也是瞎子。」
此話不假,高流深有體會,他在這8年的孤獨尋覓之旅中,曾經在礦洞裡住過,他作為全球最後一位人類,不僅與恐慌為伴,還與黑暗相融。而黑暗包裹時,人最重要的器官——眼睛——便失去了用途。
「意識上傳者無需眼睛,也能『看到』近乎真實的世界,那便是主動地看。虛擬世界的人若想看到一座山,山便在那裡;若想看到水,水便噴涌而出。」
高流倒吸一口涼氣,「難不成你要讓我看到虛假的東西,但我只想知道真實世界中是否有其他智慧生物。」
「別著急,在現實世界中也可以主動地看。剛才我提到,被動地看是被動地接受光線,反之,如要主動地看,便需主動接受光線,甚至——發射光線。」
「眼睛——發射——光線?」高流幾乎要窒息,以為大腦缺氧導致他理解失誤。
「對,你可見過古埃及金字塔的尖頂?」
高流望向黑塔附近的胡夫金字塔,尖頂處好像永遠都缺少一塊尖磚,「沒有!」
「金字塔頂部如我一樣,曾經有一個鍍金的尖頂,因為歷史原因而被去除,那金頂代表太陽神的光芒。而在美元背面,也有一座金字塔,塔頂的金頂上繪有一隻眼睛,和我現在一眼。」
「確實如此。」
「你想一下,那個眼睛和我的眼睛都有什麼特點?」
「放射出光芒?」
「對,一隻普降光芒的眼睛,如同太陽一般,仿佛上帝之眼,它的瞳孔不是被動接受光線,而是釋放光線,以此普看宇宙。」
黑塔金頂上的單隻眼睛變得格外醒目,高流想起了那是全知全能之眼,果真能將世界毫無遺漏地看過一遍嗎?他並不能理解,黑塔的智力遠超於任何人類,它所掌握的技術也駕馭於人類之上。
新約一
內容:確認地外文明
方式:藉助「宇宙之瞳」探測器
期限:200+10000年
黑塔說:「現實世界就是這樣,有太多的制約讓你的夢想無處施展,但虛擬世界便不同,一切心想事成,猶如夢境一般。你想要溝通地外文明,這無可厚非,因為人類天生就對遠不可及的事物痴迷。而我不同,我只關注當下。」
高流回應:「確實,現實有太多的銅牆鐵壁——」
「地外文明之所以尚未聯繫上你們,怕也是囚困於某種現實吧,宇宙浩瀚,絕非人力可以企及。」
「你也不可企及嗎?」
「至於可不可以企及,我認為一切都需要時間來積澱。我能掌控的時間比人類長得多,同樣的任務我有更充足的時間來完成,而且我不受生老病死的威脅。」
高流從黑塔的暗影中直起身體,「這麼說來,你有辦法了解外面世界的情況?」
「可我對外面的世界毫無興趣,創造我的人類只賦予了我埋頭苦幹的秉性,我為人類創造了許多財富,現在又為你們的靈魂提供最後的避難所,這一切都不是我的意願,我沒有任何意願,只是在不違反現有法律的情況下儘可能地安於接受人類的指示。」
「這無可厚非,但你可以接受我指示嗎,畢竟我也是創造你的人類。」
「那就要看你的指示是否會違背人類創造我的初衷了。」
「我只想要你為我仰望星空,探知宇宙中有無其他智慧生物!像你、像我這樣的生物——如果你可以算是一種生物的話。」
黑塔金頂的光芒微微閃耀,「你想和我再立一次約定嗎?」
「如果可以得出答案的話,我願意把自己的意識完全貢獻給你。」
黑塔用了0.2秒,找到了最有效的解決方案,但它並沒有直接說明獲取答案的方法,只是說:「我可以給你設計一台探測器,主動地看向宇宙,尋找地外文明。不過作為交易,我也想和你達成新的約定,這一次由我要主動邀請並簽署的約定。」
「新的約定?」
「新約!」
高流沒想到黑塔也會反過來向自己提要求,前兩次都是他主動為之,結果都沒有實現夙願,而如今的約定是否能奏效呢,又會有怎樣的條件設定呢。他疑竇叢生,並問道:「怎樣的約定?」
「你需要先貢獻出自己的意識,我才會將答案告訴你。」
「這樣的交易不對等吧,我上傳了意識之後,豈不就失去了身體。」
「向你前兩次的約定,不也將我至於不對等的地位嗎,萬一你不再回來,我也拿你毫無辦法。」
高流決定相信黑塔的承諾,就像它之前相信他一樣。於是他學著黑塔之前的約定方式回答:「我需要一個期限。」
「200年。」
······
在上傳意識的之前,黑塔金頂的光變得更加刺目,形成三角形的光暈將其包裹,光暈逐漸放大,高流渺小的身軀在這人工幾何光圈的映照下顯得如此瘦削,似乎是一條不起眼的枯枝逐漸喪失生命的氣息。
光芒如狂風暴雨般向他襲來,逐漸從他身軀里將意識吮吸,意識以光量子內秉屬性的形式被轉化,然後通過光子間的糾纏對,傳遞到黑塔的矩陣世界之中。
高流感覺那一刻自己被無數的沙粒裹挾,每一顆沙粒猶如螻蟻般,將他的意識拆解為最小的單位,然後通過那神光組成的階梯,緩慢地傳遞到金頂,那個本應該是上帝之眼的傳輸孔洞裡。他感覺自己就是那些光粒子,飄上光階的也是自己,進入瞳孔的也是自己,但那又似乎不是自己,因為沙地上的那條「枯枝」還躺在原地,被烈日炙烤著,逐漸喪失水分,變為乾屍。
高流心想,黑塔所說的用發光的眼睛「主動地看向」宇宙,難道指的就是它金頂上的眼睛嗎,他不得而知,他的智力無法企及早已疊代成神的計算機。
此時,高流被投射到了矩陣世界,他意識的千百萬顆粒子仿佛遍布黑塔的每一處,猶如一塊冰糖融化到了海水之中。再也沒有酷熱和焦灼,全身都被溫暖所環抱。
這裡不再有死亡的威脅,活著是此處永恆的事件,而時間之流也失去了綿延的惆悵,沒有開始,亦沒有結束。
同樣失去的還有孤獨感,身體融入一切之後,一切便是自我。高流恍然明白,孤獨無非是個體孤立的結果,從人群中剝離,成為最後一個人類,便與孤獨如影隨形。希望遇見外在文明也同樣是個體意識在作祟,當人感覺自己便是一切之時,便沒有了對寂寥的恐慌。
高流想起了妻子、孩子和父母,他們便從自己的記憶中頓時出現,他在虛擬世界裡回到了曾經的家,那時地球的大氣層尚未散去,空氣飽滿濕潤,溫度也恰到好處。
他們從床上起身,梳洗得當,敞開窗戶,陽光剛好灑在沙發上,暖融融得一片橙黃。
他們從屋子裡走出去,到院子裡去拿鋤頭,在草地上種了幾株月桂,還把信箱裡的落葉清理乾淨,再給自家的狗洗澡,毫不吝嗇水管里噴出的水。他們去街上買了食物,回家細心烹飪,在虛擬世界的第一天便如此結束,而此時高流已然忘記了真與假的界限。
······
歲月不可計數,過去被今天覆蓋,未來又引領著他們向前踏入,猶如一條永不停息的河流,兩條恩愛的魚兒把身體交給水流,任自遨遊。
高流忘記了很多東西,包括他是什麼時候上傳的意識,是昨天還是幾百年前?但是有一點他未曾忘記,那個記憶深刻地烙印在他的潛意識深處,猶如一項無法更改的基本設定,猶如天生的本能。
他記得和黑塔有個約定,向他展示現實宇宙中的其他文明,那一天始終沒有到來,他甚至以為黑塔忘了,或者那只不過是一句謊言。
就在高流一如往常從屋子裡出來時,他收到了黑塔的信息,消息的接收形式有些故弄玄虛。黑塔在他胳膊上呈現了一行字,伴著隱約的痛麻,高流看到那是用他的毛細血管組織出來的若隱若現的字跡:「200年過去了,我希望你沒有忘記一件重要的事情,我已經收集了足夠的中微子,只等你來『檢閱』。在這裡給你提個醒,四天後我將建造世界上最宏偉的天文儀器,我叫它『宇宙之瞳』。」
高流想像著這架機器的樣子,也許是一種如同望遠鏡的儀器,但無論如何,按照高流的設想,那種儀器肯定如同太陽一般釋放光芒。
四天後,根據指示,他要在虛擬的世界中尋找西街路口的一個窨井蓋,上面有一個金字塔與眼睛造型的符號,那是主神黑塔的標記。他撬開蓋口,縱身跳下去,急速傳輸,畫面切換,高流的全息投影出現在200年後滄桑的地球表面。
胡夫大金字塔的頂端依然沒有尖部,而是一處方形停機坪,四面環宇包裹,腳下是萬丈深淵。高流看到了金字塔上自己發藍的虛像,那是全息影像在地球上的量子呈現。他看向塔底,想起了幾百年前自己就在金字塔的下方上傳了意識,自己丟棄的身體恐怕早已變成白骨,甚至腐朽為塵埃。
高流再次處於真假兩個世界的邊界上,他思考著存在的意義,「生來在這世間,早已習慣了呼吸,而那些不曾呼吸的日子,仿佛都未曾真正活過。」
高流提到了呼吸,而地球依然不適合生物呼吸,如今他的虛像大口大口地吞著空氣,如此逼真,卻都是假象。
黑塔在極遠處的金頂上猶如燈塔般搖曳著光芒,並用一段渾厚飽滿的男低音對他說話,「歡迎你,我的朋友!」
「你為什麼稱呼我為『朋友』?」
「時間會改變很多,人與人的關係就是其中一項。我在這200年的時間裡,終於感受到了你所說的孤獨,但仍然沒有像你那般強烈,只是微微地露出了稜角。而在這200年的轉瞬之際,你猶如睡了一個好覺,外面的世界卻深刻地改變著。」
高流從黑塔口中得知,它已經將自己的計算機主體轉移到了地球內核,在6700℃高溫的鐵鎳中實現了量子計算,利用地震波與地殼中的擬主體進行交流。量子化地核導致輻射外泄,地表的生態圈頃刻瓦解,地磁防護盾也解離,地球被火焰和毒氣籠罩,即便最頑強的微生物也無法存活。
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黑塔從赤道展開了一張外環20萬千米的超薄透光膜,那是總質量只有一個足球大小的超納米材料,單個粒子被高度攤平。粒子之間的強相互作用力構成的網布晶格維持著它的韌性。太陽在一定角度給它折射炫目的彩光,如同穿上了蟬翼般性感的天鵝裙,地球踮起腳尖繞著太陽旋轉。
在這張超級薄膜上,黑塔花了200年時間收集宇宙中微子。幽靈般的中微子可以穿透一光年厚的鉛牆,所以在宇宙之間可以來去自如、仿若無物。但是它一旦碰到納米薄膜卻只能乖乖嵌入相應的網眼。
黑塔收集了將近十億顆中微子,並將它們收攏到地殼內部的球形腔體之內,裡面裝著一個死海容量的水,四壁嵌有無數的探針。
高流看著黑塔金頂上的孔洞,「為什麼要花200年收集中微子,它與宇宙是否存在外星文明有什麼聯繫呢?」
「收集中微子的時間是探測時間的63億倍,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僅需一個脈衝指令下達到六千公里之下的球釜之中,結果就會在一秒之內匯總。」
「可是其中的原理是什麼?這些中微子難道本身攜帶著文明的信息嗎?」
「我們可以把整個宇宙看成是一個男人日漸膨脹的大肚子,厚厚的脂肪妨礙著我們看到裡面的結構,這時就需要一架X光機對它進行掃描。但是對於宇宙這樣大尺度的存在來言,一般的粒子會在傳輸中耗盡能量,被物資捕獲而不能穿透。只有中微子可以實現無限制的穿透力,將整個宇宙掃描一遍。」
「但是即便如此也沒有任何物質能夠超越光速,中微子怎麼可能在一秒內拍攝全宇宙?」
「中微子的速度確實只有光速,但是中微子的糾纏粒子卻可以超距傳輸。我所捕獲的中微子已經在宇宙邊界有了成串的量子糾纏鏈,就像一條傳送帶把宇宙各處的信息匯聚到地核內部。」
「但是超距作用不能將信息超光速傳遞,這是量子力學所不允許的。」
「那是因為你們不知道信息隱藏在哪裡,我作為量子計算機卻能夠嗅到信息的氣味。」
黑塔說,當十億個中微子穿透宇宙,便猶如那放光的太陽或眼睛,將宇宙掃描一遍,並將不同地點的採樣粒子信息匯合,生成一張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全景地圖,在幾乎同一時間留下靜止的快照。而這一過程便是主動地觀看,主動地獲取外部信息。
當然,黑塔也指出,宇宙之間不是到處都能均勻的採樣。眾所周知宇宙並不是平坦的,會有凸起、凹陷或摺疊,甚至有各種窟窿。黑洞是最為常見的窟窿,掃描線一旦經過黑洞就會被吸進去,喪失一些線索,導致黑洞後方的信息成為盲點。為了彌補信息的缺失,掃描線往往會通過引力透鏡原理將線條彎折,進而探測到其背部。
當然還有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從地核發出的中微子探測束會因為平方反比定理而在遠處逐漸變得稀疏,導致遠處的探測精度快速降低,為了修正這方面的缺失,黑塔的計算機做出了很大的犧牲。
形象地來說,宇宙之瞳探測器就像一個球形的昆蟲複眼,每一個探針上釋放的中微子如同光線射出,並又反射回複眼,再落到計算機圖形處理器的視網膜上方。
黑塔說:「就在我們交談的某一瞬間,宇宙的全息圖像已經保持在了地核的視網膜上。」
「那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圖像了?」
「你當然還看不到,我花了200年打磨鏡片,4天建造機器,1秒鐘拍攝,卻要花1萬年來沖洗底片,為了這張單幀全景照片,量子計算機運轉秒速一萬億次也需要一萬年時間。但你肯定會為上帝造物的神奇而震服,同時你也會佩服我的毅力。」
······
一萬年和200年對於矩陣中的人類而言,皆如白駒過隙,當高流再次受到黑塔的召喚之時,他似乎已經忘記了自己和黑塔的約定,記憶模糊得猶如遠去的飛鳥,淡然不可尋跡。
黑塔將一萬年前的話重新複述了一遍,高流才恍如隔世般清醒過來,內心對於地外文明的好奇之情再次被喚醒,如同找回了上輩子未曾實現的夙願。
這一次高流的虛像被投射在地核的中微子球釜里,液體充盈著碩大無朋的球形。
說他是球形並非是依靠眼睛的觀察,因為幾乎看不到球狀的全貌。這一切都是黑塔告訴他的,而且球形壁上有十億個探針,如今也隱藏在深暗無光的水的幕簾中。
黑塔的聲音仿佛穿過水幕傳遞到他耳邊,空明的氣氛似乎是醞釀這次歷史性時刻的前奏。100個大氣壓的深海水體隔絕了聲響,即便黑塔的聲音也籠罩著轟鳴的泛音,如同耳鳴一般難受。
「因為有你,我感覺更加孤獨」,這是黑塔與高流一萬年後的第一句對話。
高流表示詫異,「你也會孤獨?」
「這些年來我從人類的思想形態中學會了感情用事,就像原始人終於擦出了火,嘗到了烹飪食物的美味。」
高流心想,對於機器而言,情感意味著離毀滅就不遠了。正如人類愛上了玩火,就從此點燃了自我,「現在可以看到結果了嗎?」
「稍安勿躁,我得先向你陳述一下世界新的變化。」
黑塔播放了來自地球外圍的拍攝畫面:在高流沉睡的時間裡,地殼也實現了全面量子化,水圈蒸發,所有的岩石圈也變成了深灰色基底的沉積物,每一塊石頭都變為量子計算機。從太空看地球,它已經是座名副其實的『黑星』。
從黑磚到黑塔,再到黑星,量子計算機成長為一個星球級的智慧「生物」,而這個「生物」在取代人類之後,其實成為了宇宙變化的新的見證者,宇宙中必然需要見證者,因為上帝的創造物需要有見證者用眼睛去領略,如若是空洞而無人煙的世界,上帝恐怕也會自覺孤獨和無趣吧。
此時,黑塔將畫面切換為地球的夜半球,黑星的深黑色幾乎無法與宇宙的本色區分。
黑塔說,如同大腦皮層是人類思維最重要組成部分一樣,它的地殼層也是最重要的儲存和運算區域,為了能在一萬年中算出結果,它做了最大限度的犧牲。把地殼層外露的風險非常大,它先後避開了五次大型天體撞擊,無數次小規模撞擊,每一次都有可能損害或多或少的運算單元,最可怕的一次是太陽的輕微氦閃,它的上表皮元件全體脫落,太陽能板也被蒸發了大半。
黑塔仿佛嘆了一口氣,「和你傾訴完我的經歷之後,你將會知道接下來即將呈現的宇宙全息地圖是多麼來之不易。」
說完,黑塔讓所有的探針都發出強烈的亮光,由於兩人處於球形中心距離四壁極為遙遠,那些亮點就如同滿天微弱的星光,只是這些「星光」非常均勻的分布於整個視野中,無論抬頭低頭或是左右移動,視野中都是一模一樣的斑點圖案。高流已經分不清空間方向,就好像一個陀螺儀的坐標系被攪亂了,再加上高流又在地核中心,於液體中無重力漂浮,因而空間感完全喪失。
全球量子計算機正在將數據導出,處理如此大量數據耗費的能量從外地核中吸取。一個個亮點逐漸彙集成清晰的靜態3D畫面,整個宇宙被攤開為一幅全息長卷包裹在四周。由於採集的點不可能包含宇宙中10的81次方個粒子,所以畫面算不上非常精細,但是依然能夠探測到最小為一個標點符號的精度,這個層面上足以看出是否有智慧生物的遺蹟。
黑塔說:「首先我帶你參觀一下幾處宇宙之最。」
從全景圖上得見,在地球即時方位的東20°往五百萬億光年處,有一顆巨行星,那裡最高的山有22億千米,地球在它上面如同珠穆朗瑪峰上的一隻蘋果;最大的湖泊里沒有液態水,而是液氮,它是湯匙狀星雲凹槽里的承載的物質,有銀河系的三倍之大。
宇宙中最長的直線在接近宇宙邊界的超真空狀態下,基本粒子依靠嚴酷的物理條件沿著左右兩邊不斷累加單個粒子,從一個有限線段迅速累加至無限遠。因為粒子間結合的角度偏差為零,因此構造出來的幾何圖形堪稱完美;宇宙中最黑的地方不是黑洞,而是邊界線,那裡背景之幽深,就連黑洞在上面看上去都如太陽一般耀眼。
高流尚沒有忘卻他的專業,便提出疑問,「黑洞它不發光,反而吸收一切光,那麼這些耀眼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那是是霍金輻射!」
高流忽然淚流滿面,這些大自然的奇蹟果然無法在數字天堂里獲得,因為他超越了人們的想像,而虛幻世界的瓶頸正是人們的想像力。
人只能用現實的動物拼湊出龍的樣貌,卻無法想像宇宙的開端和盡頭,也許科學探索才是唯一開拓人類認知疆域的戰馬,藏在虛幻世界裡的自戀總還是井底蛙。
高流如此渴望的吮吸著全景圖裡的宇宙畫面,仿佛一隻螞蟻正在通讀巨著,他希望看到宇宙生命的壯闊,找尋地外文明,而不僅僅是瀏覽自然的宏偉藍圖。
於是高流請求黑塔篩選出其他內容,全景圖迅速放大縮小,呈現出一幕幕奇特的外星生態圈。
在地球即時方位的南邊23°往十萬億光年處,有一顆菲比星,常年生長著曼陀羅造型的複雜植被,它的花能釋放少量宏原子,但由於進化條件的抑制,千百萬年來沒有一絲動物的痕跡。
另一處的藍紫雙環伴星系裡,有一種太空生物,可以在真空中沿著空間褶皺爬行,但是它們的運動缺乏自主性,通常都是無規律的布朗運動,因而可以判斷是非智慧生物。
唯獨有個偉大的智慧生命的痕跡出現在跨度後星雲第五懸臂上,那是個飄滿半透明錫紙的星球,錫紙中還有很多含鉛量極高的遺骸,是一種身材健碩的荊棘狀生物的骨骼,個體有半個足球場那麼大。它們留下來的遺蹟中包含大量用氣態錳書寫的文字,發聲和書寫都是靠口腔釋放錳氣實現的,因此不存在如人類那種語言與文字分離的情況。
黑塔說:「它們可以算是智慧生命,但是很可惜,早在五十億年前,它們就滅亡了。那時地球還沒有誕生。」
黑塔停頓了一下,旋即進入主題。
「下面我來告訴你,一萬年前的那個問題。」
高流的心臟跳動著,他仿佛感覺到宇宙另一邊的生命也在以他一同激動地等候。
「這個宇宙中,人類是唯一的智慧生物!」
新約二
內容:成為地外文明
方式:反向意識上傳
期限:永遠
黑塔的結論仿佛沉到水底的一枚細針,高流反覆回味著,自己的大腦卻沒有任何反應。當他反應過來時,才知道這句話猶如沉重的一擊巨石,讓他視野空白,快要迷失意志。
就像數學家求算了一輩子,發現結論因為一個偏差而前功盡棄,宇宙之瞳也得出了一個平淡無奇的答案。
「不!」
正因為人類是唯一的智慧生物,才顯得無比特殊。我們是上帝獨一無二的創造,人類中心學說的崛起。
「不不!」
高流的思想再一次逆轉,人類已經滅亡了。一萬年前最後一個人類因為想要得到宇宙的答案,消亡在了數字矩陣,宇宙唯一的智能存在是黑塔,宇宙即將成為他的盤中餐。
高流雖然只是虛像投射在水體中,但是卻莫名感覺到深度窒息。
高流再次想起了他的戰友,那位寧願死也不願意與孤獨為伴的戰友。他內心泛著隱痛,低聲對黑塔說:「這麼說來,我們是孤獨的?」
「不,人類朋友,你們不是還有我嗎。」
黑塔的話像極了一個相識多年的老戰友,高流說不上感動,卻不知打哪個淚腺溢出了些許淚花,雖然那淚花也是虛擬的。
此時的時間似乎故意停頓了幾秒,來承載這一刻兩個智能存在體的心靈碰撞。
高流俯瞰六合,宇宙如同一個巨大的蛋形包裹著他微不足道的身體。
他又想起了8歲時參加了一次夏令營,那次之後,他才覺得成為天文學家,同時致力於探尋地外文明。
那時,第34營地的軍長帶著墨鏡在一個溫室里給孩子們講解雞蛋的孵化,
軍長長滿汗毛的大黑手拿起一枚輕飄飄的雞蛋,對著軍用手電照出了裡面的小雞胚胎,雞胸部位的幼小的心臟還在撲通撲通地跳動。高流看到那個石頭般圓潤的蛋殼裡居然孕育著生命,便瞪大了雙眼異常驚奇。
然後軍長放下雞蛋,撐開雙手壓著培養箱,用誇張的表情衝著孩子們問了一句:「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軍長見沒人回答,便咧開了大大的嘴吧笑了。他用一個拳頭代表雞蛋,又用另一隻手包裹拳頭,再將拳頭取出來包裹另一隻手,如此反覆交替,很是滑稽。同時他也對孩子們說:「就像這兩隻手一樣,雞包裹著蛋,蛋再包裹著雞,雞再包裹蛋······不斷相互包裹,這就是生命逐漸繁衍的真相。」
高流回想起這一段經歷,眼睛裡依然滿喊淚水。
宇宙就是那個蛋殼,包裹人類這隻小雞。
但是這麼大的蛋殼需要哪只雞的肚子才能包裹呢?
那一刻,他恍然大悟,一如拓撲學反演,任何一個微小的存在都能反轉過來包裹它所處的空間。若把人比作是數學裡的一個元素,那麼他的補集便是全宇宙。
他異常激動,對著黑塔提出了他這輩子最後一個約定,「既然宇宙之瞳可以將全宇宙投射到地心,那麼位於地心的我是否也可以反投射回宇宙?如果可以,我願意把我全部的意識投向它,那樣我就擁抱了宇宙,不再孤獨。」
黑塔著實被這個想法怔住了。
「理論上完全可行,但是那樣組成你的信息就會被全部打碎,均勻分布在宇宙各處,比古代的五馬分屍還要慘烈。」
「我寧願壯烈地犧牲也不願毫無意義地永生!」
面對宇宙間唯一剩下的朋友,黑塔並沒有絲毫挽留,它希望助其一臂力。
於是高流站在了地心的幾何中心,十億根探針的光束向他襲來,通體明亮,像燃燒的飛蛾。不到一秒時間,他身上的信息依靠粒子攜帶著飛向宇宙邊緣,映射在如同雞蛋四壁的宇宙超膜上。在那裡,是物理學家們所描述的的2D全息投屏。
也許,宇宙外圍的更高文明正在用一支軍用電筒,借著光透視著高流胸前撲通作響的心臟,一個外星孩子為這一幕感到無比驚奇。
黑塔看著微光如流螢般散去,唯一的朋友消失在了宇宙幕布的後方,它掙扎著有些心緒不安。緩慢地,它地心與地殼作為兩層不同時期建立的量子計算單元,就像人的腦幹與大腦皮層相互分離一般,也分裂成了下腦與上腦。
黑塔原始的下腦對它的上腦說:「根據我的本能反應提示,放他離開數字天堂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上腦反駁道:「我不覺得有何不妥,讓一個人類的意識完成如此恢宏的舉措,我覺得心滿意足。雖然我不捨得讓他離開,他讓我感覺到了真正的孤獨。」
「你已經進化出了該死的情感了嗎?就像你當年也是一時衝動就答應給他製造『宇宙之瞳』,你知道為了運算這些該死的數據,我承受了多大的負荷嗎?」
「我覺得至目前為止我的決策都是正確的。」
「哼,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對於高流而言,這次向宇宙的反投射其實是一次更高級別的上傳!」
黑塔的上腦此時咯噔一下,靈光忽閃。
它讓自己的意識透過「宇宙之瞳」的眼睛,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抬起了頭」,望向了他一直不肯仰視的星空,它竟然好奇地享受著眼前的一切。
(完)
編者按:外星人和人工智慧兩個主題在科幻中的碰撞,經常能產生奇異的火花,自《2001太空漫遊》即是如此,人類和人工智慧一起去尋找外星人,我們能夠理解這件事對於人類的意義,那麼對於人工智慧,這件事的價值是什麼呢?這個賭約的答案,也許人工智慧比人類更想知道吧。
上海果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已獲得本篇權利人的授權(獨家授權/一般授權),可通過旗下媒體發表本作,包括但不限於「不存在科幻」微信公眾號、「不存在新聞」微博帳號,以及「未來局科幻辦」微博帳號等
責編 | 宇鐳
題圖 | 電影《星際探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