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片十幾年,從沒想過自己會被開頭嚇出冷汗。
這部9分多鐘的短片,做到了。
首先聲明:該片沒有「鬼怪」,衝擊的是內心的恐懼。
Curve
想看的小夥伴,請來微信公眾號【美劇鋪】,後台回覆:曲面,即可獲取~
極簡主義的海報,簡潔神秘,但卻包含了這個短片的主要場景。
一開始是起落不定的海面。
女主好像睡在灰色的水泥地上。
受傷的手指,帶血的鞋子。
影片使用交叉剪輯告訴我們:事情沒那麼簡單。
隨著女主的甦醒,一個遠景將她的處境告訴我們:她躺在一個曲面上。
她本能的逃離,換得的卻是恐怖的下滑。
一面是陡峭懸崖,一面是黑暗深淵,女主就掛在這中間。
女主看了眼未知的深淵,決定求生。
她想翻過身來,向上爬,但曲面則告訴她:不可能。
她看了看手上的鮮血,血液的黏連證明絕境有一定的時間。
人在生死面前,就會露出本能:求生。
就像影片《127小時》中,男主的手臂被卡在荒無人煙的山谷裂縫中,孤獨的被困五天,靠喝尿等各種手段維持生命希望有人來救援。
為了活下去,最後不惜「自行斷臂」。
有人說:人為了活命,什麼都乾得出來。
《荒野獵人》中的休·格拉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飾),為了活命,馬肚過夜,斗熊求生。
《鋼琴家》里的史標曼(艾德里安·布洛迪 飾)為了活命,靠著破毯子和報紙,在廢墟般的閣樓上躲避追捕。
影片的女主為了活命抹去手掌的鮮血,加大掌心與平面的摩擦力,一點一點向上移。
但我們都能看得出,她不可能上的去。
有網友說:我寧願沒醒過來。
魯迅先生曾在《吶喊》中說過:「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與其絕望的死去,不如昏睡而亡。
人性中有不想承受現實的逃避,也有最單純的懶惰。
在女主的對面還有一面相同的曲面,從一開始的乾淨光滑到開始流下鮮血。
有人說這是鏡面空間,是在精神崩潰時產生的幻覺,她看見的是自己手上流下的鮮血。
可這會不會是另一個人的血跡呢?
另一個已經滑入深淵的人。
還有黑暗身處傳來詭異悽慘的叫聲。
女主看著腳下的深淵,聽著仿佛幽靈的哀嚎,心中充滿了絕望。
對黑暗的恐懼仿佛是與生俱來的,大多數人在小時候都害怕一人都走夜路。
世界上有很多恐懼症,片中涉及了至少三種——
恐高症
邊緣恐懼症
黑暗恐懼症
這也是這部短片的高明之處。
真正令人害怕的向來不是什麼鬼怪,而是沒有來由的聲音,看不穿的黑暗,以及任何高處和邊緣。
未知恐怕是所有恐懼的來源,我們不知道下一秒會怎樣,又不能坐以待斃,恐懼與焦慮讓我們與女主都備受煎熬。
另外,影片的「曲面」也運用的非常巧妙,曲線給人以自由,曲面也給人以不能琢磨的未知。
人類可以憑藉自身力量登上高山,卻永遠無法戰勝地心引力。
短片乾淨利落,9分鐘略長但氣氛造的很好。
導演Tim Egan從最初的概念到拍攝腳本只花了8個小時。
這部短片的關鍵啟發源於導演一次嚴重的車禍,以及和一個沮喪的朋友的交談。
導演說:我依舊記得我的手指扣在濕漉漉的路面上的那種感覺。
當時他被撞到在繁忙的交通中心的車道上,無助的躺在那裡隨時可能被下一輛車碾過。
正是因為導演的親身經歷,影片對於絕望刻畫的才入骨三分。
就在女主看著自己滿手鮮血的時候,一滴水滴在了她的手上。
是的,下雨了。
雨水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借著曲面,雨水對她形成沖刷,一種「天要亡我」的絕望壓上心頭。
她的嘶吼沒人能聽到。
雷聲隆隆,我竟幻聽成了直升機的轟鳴。
女主最後是滑入黑暗,還是逃過一劫?
影片強大的張力在最後得以展現。
導演最後一次利用人類獨有的想像力將恐懼最大化。
在曲面的片尾曲中,留我們自己毛骨悚然。
想看的小夥伴,請來微信公眾號【美劇鋪】,後台回覆:曲面,即可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