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中央政法委召開秘書長學習會,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研究部署學習貫徹意見。
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在講話中強調,深入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會《決定》,認識「中國之治」新成就,認清「中國之治」新願景,把握「中國之治」新要求,夯實「中國之治」新基石,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景漢朝、王洪祥、雷東生出席會議,各廳局負責人參加會議。
陳一新在講話中提出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的五點意見——
一、認識「中國之治」新成就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是我們黨發展史上又一個重大里程碑。習近平總書記代表中央政治局所做的工作報告,高屋建瓴、總覽全局,全面總結了十九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聽後深受鼓舞、倍感振奮。
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以來,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複雜局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著力抓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加強戰略謀劃,增強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創造了極不平凡的成就,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要深刻認識「五個前所未有」: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突破前所未有,高質量發展的新態勢前所未有,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新成效前所未有,強黨強國強軍的新局面前所未有,全黨全國全軍高漲的愛國熱情前所未有。
——要深刻認識「五個超出我們的想像」:「三項重大活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典、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活動、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極大提振了黨心軍心民心、影響越來越深遠超出我們的想像;「三大攻堅戰」(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精準發力、成果越來越顯著超出我們的想像;「三大方面改革」(體制性、機制性、政策性改革)越來越深入、為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超出我們的想像;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我國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超出我們的想像;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螺絲越擰越緊超出我們的想像。
這些「中國之治」新成就的取得,靠的是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靠的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靠的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我們務必堅定「中國之治」信心,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二、認清「中國之治」新願景
四中全會《決定》既是一個綱領性文獻,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宣言,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根本指南;又是一個標誌性文獻,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時代號角,成為我們黨和國家推進位度建設的重大里程碑。我們要深刻認識「四大昭示」展現的「中國之治」的宏大願景。
——時代昭示:全會擘畫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新藍圖。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新時代必須一以貫之回答好的重大命題。全會順應新時代發展潮流,統攬「四個偉大」,突出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各方面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從15個方面作出系統規劃和戰略部署,既有高屋建瓴、引領時代發展的頂層設計,又有務實管用、解決時代之急需的推進舉措,展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體現的光輝前景。
——實踐昭示:全會指明了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新路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實踐對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提出了新要求。全會著眼於應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實現國家長治久安,針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亟待改進之處,提出了全面系統的推進方案,促進了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必將大幅提高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效治理國家的能力。可以說,這是繼我們黨提出「四個現代化」之後,隆重提出的更具全局性、根本性、戰略性的「第五個現代化」,在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理論昭示:全會開闢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新境界。全會科學回答了「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一重大問題,廓清從「國家統治」到「國家治理」的理論脈絡,創造性提出了加快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作出了重大理論貢獻。
——國際昭示:全會提供了人類制度文明發展的新模式。全會展示了中國制度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堅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堅持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堅持和平發展和諧發展等根本價值,彰顯了社會主義大國為人類探索更好社會制度的責任擔當,進一步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必將給那些希望既加快發展又保持自身獨立的國家和民族提供全新的制度方案、治理模式,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我們務必深刻認識四中全會的重大意義,不斷增強深入學習貫徹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四中全會精神上來,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為實現「中國之治」新願景而不懈奮鬥。
三、把握「中國之治」新要求
制度是「中國之治」的根本保障。全會《決定》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方面制度建設作出戰略部署。我們務必對我國制度有更加深刻的思想認識、更加強烈的精神升華和更加自覺的貫徹行動。
——增強制度自信。當今時代,我國已創造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還將創造出「生態環境日趨優化、脫貧攻堅全面實現」新的「兩大奇蹟」。中國發展呈現「風景這邊獨好」的局面,其深層奧秘之一就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一制度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符合中國國情,實現了政治生活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釋放了經濟社會發展最澎湃、最全面、最持久的活力,贏得了人民群眾最廣泛、最衷心、最熱烈的擁護,彰顯出了強大的優勢、韌性、活力和潛能。我們務必對堅持和完善這一制度更加自信、更加堅定。
——強化制度意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制度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以制度創新作為核心任務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以制度思維和制度方式解決重大問題,以制度的形式確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成就、新變革、新經驗,開創了制度建設新局面,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強烈的制度意識。我們要以這次全會為新起點,進一步增強制度意識,真正做堅持和鞏固制度的堅決捍衛者、完善和發展制度的積極推動者、遵守和執行制度的模範實踐者。
——彰顯制度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在偉大實踐中顯示出巨大優勢。全會系統闡明了我國制度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這些制度優勢,集中反映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成功經驗,系統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重大問題,是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永葆中國發展蓬勃生機的動力之源、勝利之本。要充分發揮我國制度優勢,讓制度優勢彰顯出更加持久的制度偉力和治理能量。
——完善制度體系。歷經70年艱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已經發展成為與時俱進、日益成熟、具有顯著優勢和強大生命力的科學制度體系。從類型上分,可分為法律制度和政策制度兩大類;從層次上分,可分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從領域上分,可分為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社會制度、生態文明制度和黨的建設制度等各方面制度。我們要按照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的要求,堅持好已經明確並且十分健全的制度,完善好已經明確但還不夠成熟的制度,創新好沒有建立但已有探索的制度,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完備。
——發揮制度威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制度的生命力在執行,必須強化制度執行力,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政法機關是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力量,是捍衛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的重要力量,在維護制度權威中肩負著重大職責使命。必須時時處處以制度為準星,自覺尊崇制度,堅決維護制度,嚴格執行制度,始終按照制度履行職責、開展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制度威力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
四、夯實「中國之治」新基石
四中全會指出,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會治理現化既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支柱,又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堅實基礎。政法系統要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落地實踐,就要以加快社會治理現代化來夯實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石。
——確立社會治理目標。對標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對社會治理現代化目標可做三個階段安排:到2022年,為基本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確保平安中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為迎接建黨100周年和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創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基本建成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全面建成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健全社會治理制度。社會治理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突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加快建立健全社會治理急需的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制度,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當前要重點堅持和完善黨對社會治理的領導制度、國家政治安全捍衛制度、人民內部矛盾化解制度、社會治安防控制度、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公共安全監管制度、社會力量參與制度、社會基礎管理制度、基層組織建設制度、智能化建設制度、社會治理隊伍建設制度、平安建設責任督導制度等12個方面的制度。
——構建社會治理體制。構建黨委領導體制,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將黨的領導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構建政府負責體制,將由政府管的社會治理事務管好管到位;構建群團組織助推體制,形成小機關、大網絡、強基層、全覆蓋的群團組織體系;構建社會組織協同體制,注重發揮公益性、服務性、互助性社會組織的作用;構建人民群眾參與體制,打造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群眾自治圈」、「社會共治圈」;構建縱向指揮體制,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發揮地方各級黨委政府職能,突出打造市域「前線指揮部」,探索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模式,構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明確社會治理任務。圍繞建設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著力抓好四大任務: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作為首位工程來抓;把防範化解社會矛盾風險作為控制性工程來抓,堅持減存量、控增量、防變量並舉,從源頭上防範化解矛盾風險;把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作為基礎性工程來抓,加快構建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尤其要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並針對不同時期社會治理的突出問題,以開展專項鬥爭為牽引,著力治亂點、補短板、消隱患;把保障公共安全作為底板性工程來抓,從最突出的問題防起、從最基礎的環節抓起、從最明顯的短板補起,織密織牢公共安全網。
——創新社會治理方式。社會治理方式現代化是到達社會治理現代化「彼岸」的「橋」與「船」。要充分發揮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作用,加快推進社會治理方式現代化。以政治強引領,把政治建設貫穿於社會治理全過程和各方面,教育廣大黨員、幹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引導人民群眾提高政治覺悟,堅定不移跟黨走。以法治強保障,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確保社會治理始終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確保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以德治強教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彰顯時代精神的德治體系,讓社會和諧穩定建立在較高道德水平之上。以自治強活力,健全完善新型基層社會治理機制,在基層社會治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中廣泛實行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以智治強支撐,加快推進智能化建設,打造智防風險挑戰、智輔科學決策、智助執法司法、智利管理服務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
——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社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相輔相成。要加強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不斷提高學習研究、決策統籌、改革創新、打擊防範、基礎管理、群眾工作、輿論引導等能力,更好發揮社會治理體系的整體效能。
五、掀起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熱潮
我們務必增強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持續掀起學習貫徹熱潮,切實用四中全會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統一思想,抓好學習。我們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會《決定》,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深刻領會四中全會的歷史地位和重大意義,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深刻領會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深刻領會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戰略部署,深刻領會加強黨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領導的具體要求,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四中全會精神上來。要加強統籌安排,制定學習計劃,創新學習方式,做到中心組學習與支部學習、集中學習與分專題學習、個人自學與研討交流相結合,確保學習時間、精力、組織「三到位」。要發揮領導幹部率先垂範作用,系統學、深入學、帶著問題學、結合實際學,真正做到學深學透、弄懂弄通。要一級抓一級,推動政法系統把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引向深入。
——理清思路,抓好貫徹。要以制度體系建設為主線,以組織開展政法系統大調研為先導,謀劃好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的思路舉措。要聚焦政法領域制度體系建設重大問題,在堅持和完善黨對政法工作絕對領導的制度體系、社會治理現代化制度體系、維護安全穩定製度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等方面深化研究,謀劃好推進政法工作現代化的思路舉措。
——注重結合,抓好當前。現在距年底只有兩個月時間了。做好歲末年初各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機關各單位要把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與做好當前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以虛促實、虛實結合,對照全年各項目標任務,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激活力、抓落實,確保年底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確保把明年工作思路舉措謀深謀新謀實。
來源:中央政法委長安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