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陪你去看流星雨

2020-01-10   冀風網

「2020年最有看點的天象,就是6月21日的日環食了。」胡方浩介紹說,上一次我國出現日環食還是2012年,因此今年的日環食還是非常值得期待。

當月球運動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時,如果三者正好處於一條直線,月球會擋住太陽照射到地球的光,太陽部分或全部被月球遮擋的現象被稱作日食。

月球被太陽照射會在背向太陽的方向出現陰影,稱作月影。而月影又分為本影、半影和偽本影。本影指沒有受到太陽光直射的地方,在空間上其實是個圓錐形,故稱作本影錐。半影指只受到部分太陽光直射的區域。而偽本影指本影錐匯聚一點後繼續延伸所得到的椎體。

根據觀測者位於月影的不同位置,觀測者看到的日食分為三類,即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環食。

月球在一個橢圓軌道上繞地球運動,因此月球到地球的距離是在變化的,時遠時近。當月球離地球較遠時,本影錐不能到達地球,月球本影錐延長所形成的偽本影錐掃過地球的部分區域。此時,從視覺效果來看,月球要比太陽小,因此從處於偽本影區的地方看太陽,能看到一個中心被遮擋、周圍發光的光環,即日環食。

2據胡方浩介紹,這次日環食帶從剛果民主共和國北部開始,經過中非、南蘇丹、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紅海、葉門、沙烏地阿拉伯、阿曼、巴基斯坦、印度、中國,在北太平洋西部結束。

非常幸運的是,日食帶穿過我國西藏、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福建、台灣等地,這些地方的公眾可以觀賞難得一見的環食奇景,而其他地區只能看到日偏食。

「我們只需要戴上專用觀測鏡就可以用肉眼觀測日食,如果想把日食的景象記錄下來,可以用普通相機加200mm—400mm長焦鏡頭,配上減光鏡即可拍攝。」胡方浩說。

對於大眾來說,日食是值得欣賞的天象。對於天文學家來說,日食的科學觀測價值也很大。

由於月球的遮擋,使得原本難以觀察的太陽外層——日冕層得以露出真面目,對於太陽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科學家還會通過射電波段進行觀測,即使是日偏食、日環食也可以獲得色球和日冕大氣各層次和射電局部源的重要信息。

北半球三大流星雨滿足「追星」粉絲

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讓你的淚落在我肩膀……

曾經一首《流星雨》打動了多少青年男女的心,在流星雨下悄悄地許個願成為很多人的夢想。

其實,流星雨並不少見,想要做個「追星」的粉絲必須得踩準時間。胡方浩告訴科技日報記者,2020年大大小小的流星雨有10多次。

「1月4日16時38分的象限儀座流星雨,8月12日21時02分的英仙座流星雨,12月14日8時35分的雙子座流星雨,被稱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這三場流星雨每年的流量都比較穩定,值得大家期待。」胡方浩說道。

所謂流星雨,就是太空中一些彗星或小行星在軌道上解體留下碎片,當地球穿過碎片時,這些碎片與地球大氣層劇烈摩擦發光,生成一顆顆的流星。從地面看去,這些流星像是從天空中一個點輻射出來的,這個點被稱為輻射點。輻射點所在的星座,就是不同流星雨名字的由來。其實,流星雨與這些星座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雖然一年中流星雨出現次數如此頻繁,但是要獲得較好的觀測效果,並不容易。這裡就要提到一個專業名詞「每時天頂流量」,以英文ZHR表示。它的意思是,當輻射點出現在天頂的時候,在肉眼能看到的6.5等星情況下,每小時可能看到的最大流星數目。

根據預測,上述三大流星雨達到極大時,象限儀座流星雨每時天頂流量為120,英仙座流星雨為100,雙子座流星為150。以雙子座流星雨為例,當輻射點出現在天頂且觀測條件非常好,那麼每小時能看到的流星為120顆。當然,由於種種條件限制,上述流量很難達到最大,所以我們很難看到「最好」的景色。

超級月亮與半影月食輪番上演

2020年,還有一些天象雖然沒有日食矚目,也沒有流星雨浪漫,但也不容錯過,比如超級月亮與半影月食,各種合、外行星沖,以及內行星大距。

「超級月亮並不是一個天文學概念,而是美國占星師理察·諾艾爾1979年提出的名詞,最近幾年隨著媒體報道才逐漸火起來。」胡方浩說。

超級月亮其實就是滿月位於近地點附近的現象。由於月球以橢圓形軌道繞行地球,月球和地球間的距離不斷變化,因此滿月發生時月亮離地球越近,人們看到的滿月也就越大。

超級月亮其實並不罕見,每年均會出現。2020年將會出現3次超級月亮,分別在3月10日,4月8日和5月7日。

「半影月食是指月亮環繞地球運行過程中,月球進入地球半影,地球擋住了一部分太陽照向月球的光,月球看上去要比平時昏暗一些。」胡方浩介紹說。

在半影月食發生的過程中,只有半影月食的食分大於0.7時,肉眼才可以察覺到。

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