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父母只要聚集在一起,討論的話題三句都離不開孩子,有的會說孩子不聽話,有的會說孩子長不大。
當然更多的是說孩子不願意學習,提到學習就像蔫打的茄子一樣,一點提不起興趣。
幾乎可以肯定的說,現在大部分的孩子對這些協議都是缺乏主觀能動性的,學習對他們而言並不是樂趣,而只是一種負擔。
孩子們在學習中會感到痛苦,於是越來越多的孩子有了厭學情緒,讓父母頭疼不已。
暢銷書《子》的聖埃克蘇佩里說:如果你想讓人造一艘船,不要讓他去收集木頭,也不要發號施令,更不要分配任務,而是要激發他對海洋的渴望。
同樣的道理,如果想讓孩子擺脫厭學情緒,真正的愛上學習,就要努力培養孩子對學習感興趣。
只有他們真正的把學習當成樂趣,潛在心裡的內驅力才會被激發,才能夠讓孩子對學習充滿著渴望。
心理學解釋:內驅力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內部喚醒狀態或緊張狀態,表現為推動有機體活動以達到滿足需要的內部動力。
如果把這種概念用在孩子的學習上,那就是只有真正發自內心愿意學習的孩子才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而那些不是發自內心,只是把學習當作競爭手段,為了父母和自己的虛榮而學的孩子,很有可能在缺乏內驅力的情況下失去學習的動力。
1、錯誤的運用外部驅動力
我們身邊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的學習,會想出各種各樣的方法去激勵他們,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物質獎勵。
當孩子取得進步時,父母會給他們買想要的玩具,或者帶他們吃美味的大餐,這無疑會讓孩子為了得到獎勵而努力學習。
只是父母習慣性的把孩子的學習與外部激勵所掛鉤,恰恰在無形之中扼殺了孩子的內驅力。
一旦當外部的激勵對孩子沒有吸引力時,孩子的學習便會很難再有進步,甚至會出現明顯的後退。
2、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高
我們當然理解每一位父母對孩子望子成龍的心態,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差,所以會在孩子身上寄予很高的期望,甚至把自己未實現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
只是孩子的能力有高有低,父母不能總是把孩子直接拿來比較,用他人所取得的成就去要求自己的孩子,這顯然是有失公平的。
在父母過高的要求之下,孩子無論做什麼都無法讓父母感到滿意,於是孩子會有強烈的挫敗感。
他們會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甚至認為自己天生就是無能的,試問這樣的孩子又怎麼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呢?
3、破壞孩子的自主感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一定的邊界感,也就是知道什麼事情是自己該做的,什麼事情是他應該負責的。
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應該如此,只有明確彼此的責任,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夠讓親子關係有著更好的發展,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時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但實際情況卻是很多父母侵犯了孩子的邊界,當孩子吃飯時,選擇拿起勺子喂飯。
當孩子衣服半天沒有穿上時,又著急的伸出手幫孩子穿衣服,孩子的作業磨蹭沒有完成,父母往往比孩子還要著急,在一旁不斷的進行催促……
這樣會讓孩子意識出現混淆,他們很難清楚的分辨究竟什麼事情是自己應該做的,所以習慣了被動的接受。
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性在一點點被破壞,最終導致在父母的羽翼保護之下,他們的內驅力漸漸失去,學習的能動性自然也會喪失。
1、熱情和堅持相結合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離不開人們的堅持,而人們之所以能夠堅持,是因為他們對這件事充滿了熱情,也就是熱情是堅持的前提。
如果孩子對學習充滿了熱情,那麼他們必然能夠堅持,這樣孩子在堅持中能夠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能夠收穫真正的快樂,從而讓他們能夠繼續堅持,讓堅持充滿了意義。
2、多給孩子一些試錯的機會
父母總是會在無形之中給予孩子很大的壓力,這會導致壓力之下的孩子不敢去輕易嘗試,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錯誤引起父母的責罵。
作為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多嘗試,多給他們一些犯錯的機會,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收穫更多。
所以面對孩子的錯誤,父母更應該表現出支持和理解的一面,這樣才這樣才會更勇敢,也就願意更主動的去嘗試。
3、給予孩子必要的愛
很多父母覺得自己愛孩子是毋庸置疑的,完全沒有必要用刻意的形式去表現。
但其實很多時候,當父母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時,就已經無法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而只是身上背負著太大的壓力,甚至無從釋放。
父母應該學會多鼓勵孩子,多認可孩子,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被尊重,感受到父母的愛,從而讓他們的內驅力被激發,自然而然的願意主動學習。
4、增加執行次數
孩子在做他們感興趣的事情往往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成績,就會讓孩子充滿了勝任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積累自信心。
父母對孩子的需求也可以通過增加執行次數來實現,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儘可能多鼓勵孩子,以便讓孩子能夠得到自我滿足。
只要孩子能夠在學習中找到勝任感,那麼他們必然能夠提高對學習的興趣,漸漸的就會像父母期待的那樣,作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5、面對失敗不放棄
在人的一生中會面對無數次的失敗,現在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都是在取得成績時要謙虛,不能驕傲,但是卻忽視了讓孩子知道在失敗時也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
失敗乃成功之母,孩子面對失敗時不應該自暴自棄,而是應該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能夠讓孩子未來擁有更多成功的可能性。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會用正確的方法激發孩子學習的內驅力,相信一切都會變得輕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