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看問題永遠不要只看表面現象,吊兒郎當的人看似很輕鬆,領導也不多分配活兒給他,焉知不是領導對這種人無視與選擇性放棄嗎?一個被領導放棄的下屬他真的在職場還能待多久?長期無事可乾的員工他的職業發展還有未來可言嗎?
我的老同學俊輝早年因工作上與頂頭上司發生分歧,自尊心特強的他就把不滿情緒發泄在工作上,故意幾次未按規定時間完成工作,進而拖累整個部門的生產進度,導致他領導被上級點名批評。
這個結果俊輝內心暗爽,總算出了口氣報復了與他「作對」的頂頭上司。久而久之,俊輝發現工作吊兒郎當對他個人來講也非常愜意的。反正自己有技術,幹活關鍵時領導不照樣還得求著他?
自此後俊輝的頂頭上司越來越少找俊輝的「麻煩」了,俊輝也樂得成了部門裡最逍遙的人。有時被同事調侃幾句他也非常得意,稱:「做人就要做得自在,每天被上面盯著還不如一條狗。」
自此,俊輝在單位輕鬆逍遙了半年多時間,除了不遲到不早退,什麼技術培訓、業內交流、部門競賽都與他無關。看到同部門幾個被領導「逼」得腳打腦後勺的同事,俊輝總是暗笑他們傻,「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老子要不是聰明搞了幾次,讓他在領導那裡吃苦頭,現在還不知怎樣被上司壓榨呢!」
年終考評俊輝也是「遊刃有餘」地剛剛過了及格線過關,俊輝更是得意自己的「聰明」。好景不長,公司成立了新的贏利項目他被排除在外,加薪升職他也被排除在外,最後部門技術骨幹團隊也把他排除在外,很多新人的技術都遠超過俊輝。
沒多久,俊輝的三年合約期滿公司自動解約,年過35歲的他在應聘市場屢屢碰壁,至今十幾年來靠打零工維持生計。整個人也由「逍遙洒脫」變成滿腹怨氣的中年油膩男,真有點人憎狗嫌的味道。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職場一個人越能幹,領導就越願意給他更多成長的機會,這樣也越能體現這個人在職場的價值與未來。
01
一,被領導放棄意味著個人職場發展的暫停
對於一個管理多人的領導來說,他會選擇有能力、工作意願主動的員工進行重點培養,骨幹們的業績出來了,領導的考核指標也基本完成了。所以,領導的主要精力會放在那些能幹的人身上。
對於上班吊兒郎當的人,只要他不遲到早退、不無辜曠工、不違規違紀,領導也無法將他開除,故放棄才是應對他的最好方法。領導的放棄,意味著你對他來說就是毫無價值的廢人,當然也不會在今後給你任何發展資源與機會。這個後果對於職場打工人來說是非常可怕的,邊緣化的員工從來沒有什麼出路!
02
二,適當的工作壓力能激發一個人的職業潛能
有數據顯明人在一定的壓力下會激發潛能。工作繁忙壓力大的員工,如果他能頂住壓力,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他的專業技能會在短時間提升很多。
當領導肉眼可見下屬員工能抗壓力高效完成工作的時候,他會更多關注這些員工,一旦有新的職場發展機會會積極主動推薦他們,故這些員工的職業發展和晉升之路通常要比普通員工又快又好。
03
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同樣適用於職場
在職場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旦被領導放棄後,看似幹活很輕鬆自在,也沒有人時刻盯著你工作的完成率,但往往是合同到期就解約。合同期通常1-3年,這段時間你在職場一旦成荒廢狀態,你的整個職業生涯也基本荒廢了。
原因有二:1. 職場打工時間是打工人最大的就業機會成本,目前你看似輕鬆自在,實際是浪費自己的打工時間成本;2. 一個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同樣道理,輕鬆慣了的人今後很好再被嚴格約束,職場就是一個有秩序有指標嚴格約束的地方。
總之,職場看事不能僅看表面現象,只有你清楚表象背後真實的職場,你才能在其中遊刃有餘發展好個人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