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論壇丨碳市場擴容勢在必行

2024-06-04     中國經濟時報

本報特約評論員

5月29日,國務院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對2024年和2025年的節能降碳行動進行了部署。

《行動方案》提出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以及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重點領域和行業節能降碳量等具體目標,盡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節能降碳約束性指標。

出台《行動方案》表明了即使面臨經濟發展的巨大挑戰,國家也高度重視節能降碳約束性指標,並仍在盡最大努力完成制定的「十四五」節能降碳約束性指標。

眾所周知,國家制定的五年規劃包含眾多指標,有些指標是預期性指標,比如GDP增長率、能源生產量、全社會用電量等;有些指標是約束性指標,比如單位GDP能耗、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等。預期性指標一般可理解為希望達到的,而約束性指標則可理解為需要達到的。

圖片來源:新華社

基於此,《行動方案》圍繞能源、工業、建築、交通、公共機構、用能設備等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部署了節能降碳十大行動;圍繞評價考核、節能審查、重點用能單位節能降碳管理、節能監察、統計核算等5個方面,提出了完善節能降碳管理機制的具體要求。這些行動和機制要求,就是要表明黨中央和國務院對節能降碳高度重視,將盡最大努力提高完成節能降碳目標的程度。

面對降碳壓力,碳市場擴容勢在必行。《行動方案》提出了6項支撐保障措施,明確指出穩妥擴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範圍,推動《行動方案》各項任務有效落實。

結合《行動方案》的節能降碳目標,應優先考慮那些碳排放量大、數據容易核查核實、碳配額也容易分配的行業。同時,從減少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影響角度,可把歐盟CBAM覆蓋的行業作為優先考慮的部門。結合這些考慮,「十四五」期間應優先考慮把氧化鋁、水泥、鋼鐵納入全國碳市場。氧化鋁的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4.5%—5%,水泥占10%—12%,鋼鐵占13%—15%,這三個行業約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30%,再加上電力行業約占的45%,這樣「十四五」期間全國碳排放總量約75%就被納入全國碳市場。在全國碳交易體系擴容包含了3—4個行業後,考慮引導個人和機構投資者、金融機構入市進行交易,然後逐步增加交易品種,加快產品與服務創新,助力提升市場流動性。

把落實《行動方案》與推進全國碳市場發展融合,既有助於全國碳市場發展和完善,也有助於發揮碳市場的激勵作用、以最低成本實現《行動方案》中提出的節能降碳目標。而且,擴大碳市場的參與行業和主體範圍可以畢其功於一役,不僅有助於以更低的成本實現2024年—2025年節能降碳目標,更有益於降低實現國家制定的碳達峰與碳中和等中長期目標總的履約成本,最大化發揮碳價格的激勵約束作用。

總 監製丨王 輝車海剛

監製丨李丕光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蔣 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95cd2e6c0638b9650133a017201c6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