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1158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82萬。由此可見,今年的就業形勢比起往年會更加激烈。
為了求得一份好工作,學生們也使出了渾身解數,考公入編成了大熱門,畢竟誰不希望手捧「鐵飯碗」。
但考公競爭激烈,學歷門檻也不低,很多學生連硬性條件都不達標,失望之餘,他們也只好將轉移目標,將目光鎖定在福利待遇都不錯的國企單位,煙草公司就成了首當其衝的香餑餑。
近期,「上海煙草錄用名單」在網絡上瘋傳,跟大家預期有不小的差距,這次上海煙草錄取的人選中,清一色都是「大專學歷」,且院校以上海電機學校和上海出版印刷學校居多。
大專學歷就能進「煙草公司」?這讓不少學生看到了希望。可還沒等到付諸於實際行動,就被網紅名師張雪峰潑了一盆冷水——「煙草公司考高分也沒有資格進」。
這還真不是譁眾取寵的說法,煙草公司之所以難進,無外乎以下三個原因:
1、 個人能力
作為壟斷性企業的煙草公司,在招聘上雖然放低了學歷門檻,但對錄取者的個人能力要求很高。
煙草公司跟各大院校簽訂了就業協議,會定期從合作院校中選拔卓越人才。所以要想進入煙草公司,首先是你所在的院校跟煙草公司有就業合作意向;其次煙草公司的人才選拔,還真不只是高分就可以進,它注重於學生綜合能力的選拔,只有出類拔萃的佼佼者才可能受到它的青睞。
2、 信息脫節
煙草公司並不像其他社會企業,每次人才選拔會大張旗鼓進行招聘宣傳,有人才招募的需求,都是優先在自己的官網發布招募信息,且招募發布的時效只有一周。這對於不清楚煙草公司招募渠道以及流程的學生而言,就很容易錯失良機。
當然,即便是時刻關注著煙草公司的招聘動態,也不代表報名就會被錄取。煙草公司的招聘還有筆試、面試等環節,對學生個人應變、實踐等綜合能力都比較挑剔,沒點實力的學生,很容易在這兩個環節敗下陣來。
3、背景優勢
從上海煙草錄用名單中不難看出,大多數受到青睞的都是上海戶籍的本土學生,相較於其他區域的學生而言,他們在人際關係交往中,更容易發揮背景優勢。
正是因為以上三點原因,印證了張雪峰老師的說法,煙草公司即便是面向社會擴招,降低了學歷門檻要求,那也是不好進的。
看完煙草公司的招募要求,不少學生可能會感到「心灰意冷」,考公競爭太激烈、國企又進不去,就業之路到底該何去何從?
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失望,社會在不斷發展,就業崗位也不斷推陳出新,不要把考公或是進入國企當作唯一的出路。畢竟,社會上也不乏很多優秀企業,在招聘上對應屆生敞開了方便之門。
說到這裡,再跟大家分享兩點求職以及就業的心得:
1、 先就業,再謀業
「就業難、招工難」的兩頭現象,近年來一直存在,之所以造成這種尷尬局面,跟很多求職者,尤其是應屆畢業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態有關。
就以煙草公司為例,雖然福利待遇好,但是招募條件也比較嚴苛,比起專業高分,更注重於求職者的個人實踐能力。
而實踐能力從何而來,並不是靠「紙上談兵」看出來,而是「絕知此事須躬行」的實踐態度。
高校畢業生可以降低自己的姿態,從基礎的崗位做起,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積累工作經驗後再擇機選擇新的就業機會。
2、行穩致遠,進而有為
從煙草公司的招募條件,我們也可以看到希望,好的企業在學歷門檻上也有可能會降低要求,只要自身的「打鐵功夫夠硬」,那麼不管是大專生,還是高職生,都有機會進入名企,一展所長。
但有好的就業機會,不代表就可以順利干好,工作態度是至關重要的。儘管上述我們有提及,就業過程中,應該結合自身的優勢、特長以及積累的社會經驗,為下一步謀業做準備,但絕不是代表工作過程可以三心兩意、騎驢找馬。
如果在本職工作中沒有打好基礎,自身能力得不到提升,那麼下一次求職,仍舊有可能重複上一次的「碰壁」經歷。
正所謂「行穩致遠,進而有為」,概括的就是一種工作態度。每一位高校畢業生,都不應該空有一腔抱負,而是要切實將夢想落於實地,靠著穩步前行去向遠方靠攏,只有不斷進步、積累,最終才能大有所為。
有關於煙草公司難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問題,您又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