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賈岩峰報道0比3,面對五外援輪番出場的衛冕冠軍,全華班的大連人沒能再次創造奇蹟。「應該說我們踢了70分鐘好球。」大連人主帥謝暉賽後如是說,他強調「輸球是早就想到了」,但對球隊「最後20分鐘還是不滿意」。
而正是在這最後的20分鐘內,大連人沒能頂住泰山的猛烈攻勢,連丟三球。首循環結束,按照目前的積分情況,大連人拿到6分,謝暉說球隊表現已經超出預期,但隨著對手對大連人的重視增加,次循環難度加大不難預計,大連人想完成保級目標,必須加快引援腳步。
「0比1以後,這樣的節奏,這樣的比賽,球員們有些不知道怎麼踢了。我們輪換後,上了一些20歲的小朋友,他們已經發揮得不錯,但可以明顯看出我們的板凳深度(不足)。」正如謝暉所說,雙方的陣容差距肉眼可見,泰山隊的替補席上,是費萊尼這樣的世界級球星,是劉洋、廖力生這樣當打之年的國腳,而大連人能換上的是年近37歲的朱挺,還有趙健博、王禹這樣的U21球員。
謝暉希望老隊員們能站出來,在最後承擔起責任,「小球員有些悶,這是我不太想看到的。我說過比分本來就不是最重要的,為什麼球員會覺得輸了一場不該輸的球一樣,這讓我很詫異,而不是踢到底。贏一個也不會踢,輸一個也不會踢,那怎麼才會踢球呢?我感覺還是比賽少。」
因為謝暉的存在,這場原本實力差距懸殊的比賽,吸引了眾多非泰山、大連球迷的關注。謝暉賽後的這番話,傳遞出了幾個信息:第一,對於輸球的結果並非不能接受,承認與泰山隊之間的硬實力差距;第二,希望老隊員有擔當一些,年輕人心態更平和一些;第三,對於前五輪的積分算是滿意,但是對於第五輪的最後20分鐘不是很滿意。
值得關注的,還有大連人門將張翀賽後採訪的表達,「經過教練的戰術安排,我覺得在場上可能沒有打出來,對手實力確實在我們之上,很遺憾我們沒有限制住他們。確實每場我們的對手都很有實力,這種高壓逼搶對我們的體能有一定影響,面對這樣的強隊,他們對腳下球的控制能力很強,我們做了很多次的逼搶,但是始終沒有達到效果。」
張翀言語中傳遞的信息也很明顯:一是與山東泰山實力差距太大;二是由於一直實施高壓逼搶戰術,在前幾輪全隊體能消耗過大,因此面對更強大的對手時已經無力整場完成教練的戰術要求了。
一來一回,不難聽出其中端倪。儘管預計到了可能輸球,但謝指導輸得有些不甘;而張翀則承認本場無法完全展現教練布置也與前幾場消耗過大有關,但這恰恰也是前四輪,大連人能夠帶給外界驚喜的原因所在;至於更多的大連球迷,對於球隊的失利則並未表現出過多遺憾,整場比賽大連隊並沒有讓泰山隊贏得很輕鬆,就僅僅憑藉球隊現有的人員和班底,實在無法要求更高了。
看上半場的數據,泰山隊控球率65%,射門11次,但只有1次命中目標,2次被封擋,其他8次都打偏了。大連人在上半場也獲得了前場任意球的機會,但是費煜打偏了。幾乎沒有任何絕對機會的上半場,如果不是泰山隊把握機會能力太差,可能也就不會讓大連人球員在比賽最後留下如此多的遺憾。
所有人都能預估到費萊尼是泰山的殺手鐧,但對於他空中制霸能力的防守,別說大連人隊沒辦法,中超又有幾個球隊扛得住?牌面上不對等,但過程中,泰山隊前兩個進球一個完全屬於費萊尼個人「無中生有」創造的機會,一個則是張翀失誤送禮。這,也是主教練謝暉不甘心和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所在——泰山隊實力超出大連人太多,但是進球的過程並沒有完全體現這種實力的卓然,但最終比分又很真實地表現出了兩隊巨大的實力差距。
第一個循環結束了,大連人拿到了高出輪次的分數,從這點而言,大連人前五輪的表現是合格的。賽後發布會上,謝暉也表示球隊表現超出了預期,「本來以為10輪差不多這些分數,現在我們5輪拿到了6分。我認為能夠拿到場次以上的分數都是超出預期的,我們的目標是儘快拿到34分,我覺得34分應該有很大把握能夠留在這個級別。」
但是從第二個循環開始,再度面對河南嵩山龍門時,一切絕對不會那麼輕鬆了。隨著大連人體能消耗增大,各隊對於大連人打法的逐漸熟悉,想再像首次交手時那樣出奇制勝,難度不小。
這點從泰山隊開局的踢法就能看出來,一旦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對大連人的踢法形成反制,就能極大消耗他們的戰鬥力,包括在防守中消耗的體能,以及陣型被壓縮後反擊路線的延長。此消彼長,等大連人緩過神再想「壓著打」,很容易像本場一樣有心無力。整場比賽,你看到過雙方30米區域裡如潮水般的攻防轉換嗎?必須承認的是,這場比賽的節奏並不快,而這,甚至可能是泰山隊有意為之。
球員實力差距的客觀存在,本是最不該忽視,卻總被人淡忘。所以第一階段的第二個循環,大連人拿到比賽分數的難度會逐步增加,相信主教練謝暉也會根據球隊的實際情況,調整隊伍的打法。而對於大連人俱樂部管理層而言,沒有什麼比儘快完成內外援引進和補強更重要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