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中國具有影響力的十大男歌手」排個名,伍佰第8,黃家駒第4

2023-12-21     有你的幸福

原標題:給「中國具有影響力的十大男歌手」排個名,伍佰第8,黃家駒第4

文|2號探秘人

編輯|2號探秘人

這個世界最不缺的就是人才,然而縱觀華語樂壇,能拿得出手的高質量歌手卻是寥寥無幾。

羅大佑用歌曲解析社會,李宗盛用歌表達世間百態。

但究竟誰能擔得起「老大哥」的位置,我們接著往下看。

十、周杰倫

代表作:《晴天》《稻香》《告白》《七里香》

周杰倫一直是一個被低估的存在,單憑一首《龍拳》,就能築起一道文化現象。

明明示弱能更容易得到同情和體諒,但是他卻只想用作品征服你。

在華語樂壇一蹶不振的時候,周杰倫咬著牙迎頭而上,只為那一句:

「不要讓韓流越來越囂張,華流才是最牛的。」

不過在我看來,他最厲害的不是悅耳動聽的旋律,而是在華人世界裡獨樹一幟的節奏感。

九、汪蘇瀧

代表作:《小星星》《有點甜》《不分手的戀愛》

蘇音唯美,愛瀧不悔。

汪蘇瀧,一個成功靠綜藝讓自己翻紅的「網絡歌手」。

21歲還在上學的汪蘇瀧發布了專輯《小星星》。

歌曲一經發布,迅速傳遍大街小巷:

你就是我的小星星,掛在那天上放光明;

我已經決定要愛你,就不會輕易放棄。

他的歌朗朗上口廣為傳播,儘管現在聽起來不入耳,但是在當時卻是流量的象徵。

後來,他再接再厲,發布了一首又一首「口水歌」:《專屬氣質》《三國殺》……

自此之後,不管是在街邊,還是KTV,都能聽到循環播放。

彼時的他,是學校才華橫溢的「明星」,是網友心中的「網絡歌手」。

為了音樂,他奮勇拼搏,成功在百花齊放的華語樂壇為自己拼出一條「血路」。

和徐良、許嵩正式開啟「QQ音樂三巨頭」的時代。

只是,伴隨著非主流時代的結束,汪蘇瀧也消失在了我們的視線。

人們不願想起非主流時期的自己,連帶著汪蘇瀧也被扔進了記憶最深處。

不過幸好,他沒有放棄音樂。

當他再次出現在觀眾視線之時,他早已撕去「網絡歌手」的標籤,成為了真正的音樂人。

八、伍佰

代表作:《挪威的森林》《突然的自我》《愛情的盡頭》

伍佰,有張讓人一言難盡的臉,還有著讓人一言難盡的嗓子。

然而,就是兩個特點讓他叱吒娛樂圈。

人們經常會把伍佰稱為「現場之王」,因為他的每一場演出的人數都高達上萬,每一場都高潮不斷。

不用他開口,只要給他一把吉他,現場觀眾就能從頭唱到尾。

舞台上的力道和激情,哪怕不是伍佰的粉絲也很容易被感染。

如果非要給伍佰的音樂生涯做一個總結的話,那麼下面這句話再合適不過:

我不知道別人會選擇怎麼樣的道路,但是對我來說,不吉他,我寧願死。

當然,出彩的並非伍佰一個人,連帶著他的樂隊也同樣被人稱讚。

在其他樂隊面臨解散換人的時候,唯有China Blue依然堅守。

成立多年不解散,就連成員都不曾更替。

雖說他們的歌又土又上頭,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先開闢了台搖滾樂團的時代。

譚詠麟

代表作:《講不出再見》《水中花》《一生中最愛》

譚詠麟,一個特立獨行的歌唱天王。

他天生屬於舞台,天生適合話筒,不需要技巧也不需要刻意通過唱腔去往歌里融入感情。

只要他站在台上,那他就是王者。

我經常會看到一些說法,稱:譚詠麟在內地的影響力不如四大天王。

事實卻是如此,但卻不能否認譚詠麟是最早在內地產生現象級影響力的香港歌手。

兩次獲得「金針獎」;

把香港樂壇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巔峰;

帶動了香港本土創作活躍期的到來;

在巔峰急流勇退,促進了四大天王時代的來臨。

譚詠麟,一個被稱為華語樂壇都無法避開的豐碑式人物的歌王。

劉歡

代表作:《千萬次地問》《少年壯志不言愁》《從頭再來》

劉歡,一個站在頂峰的男人。

國家舉辦三次盛會被他唱了兩個,電視四大名著同樣也被他唱了兩個。

不管是幾零後,只要提起他,腦子裡最先想起的就是:

大河向東流啊,天上的星星參北斗。

有人說,他被無數人熟知很牛。

然而我卻認為劉歡的牛,是他少有地博古通今。

他就像是創立了武當派張三丰,他厲害不在於一天殺了多少人。

而是在於不管你練得是九陰真經還是降龍十八掌,哪怕是你最擅長的武功,他也能指點一二。

不管是東方古典還是西方古典,只要是跟音樂相關的知識,劉歡都能一一解惑。

中國歌手很多,但是能將音樂琢磨透到大學演講的人,卻少之又少。

而劉歡就是其中之一。

林子祥

代表作:《男兒當自強》《長路漫漫伴你闖》

林子祥,又稱「歌隱」,在那個儘是癲狂的年代,他卻低調得過分。

不參加聚會,不上綜藝,除了推出新的作品,其他基本看不見他的人影。

以至於,人們只知道林子祥,卻並不真正地認識他。

而這也就導致,他的實力被低估。

或許你們還記得1985年的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嗎?

林子祥在頒獎禮上一氣呵成,演唱了一首長達九分的《十分十二寸》。

連蹦帶跳飆高音,即便被觀眾推來推去,也聽不到換氣的聲音。

後來,他和陳奕迅同台,依舊演唱《十分十二寸》,唱到一半的陳奕迅唱不下去開始划水。

再看林子祥,五十四歲依舊面不改色。

讓人忍不住表示:你大爺終究是你大爺。

黃家駒

代表作:《海闊天空》《光輝歲月》《不再猶豫》

如何讓一個窮人家庭的孩子,在沒有接受過教育的情況下,成為一名音樂大師並創作無數首朗朗上口的歌曲?

很多人想破了頭,也一定認為不可能。

但是那個人誕生了,他就是黃家駒。

21歲成立樂隊,24歲到31歲連續創作《真的愛你》《再見理想》等十大金曲。

從17歲和音樂掛鉤後,他只用了14年,就在觀眾心中永遠流傳。

試問,這樣傳奇的人還有誰?

只是遺憾的是,天妒英才,他只活到了31歲。

李宗盛

代表作:《愛的代價》《當愛已成往事》《凡人歌》

如果說,羅大佑的歌曲是剖析社會的手術刀,那麼李宗盛就是一雙能看透世間百態的眼睛。

幼時的我們對李宗盛毫無概念,只覺得他的嗓音好聽,但是歌詞卻是負能量。

然而當你長大,經歷親人離世,經歷朋友背叛,你就會明白:

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他的歌詞無需花哨,只用一些最簡單最直白的詞作,就能直接探入人心底的最深處。

他不像周杰倫,不能用某個標準去界定水平地位。

但是經歷的事多了,你就明白了李宗盛到底有多強。

二、羅大佑

代表作:《童年》《戀曲1990》《之乎者也》

周杰倫曾這樣評價他:很少有歌能流傳超過三年,但羅大佑的歌卻可以。

事實也確實如此。

他天生一副公鴨嗓,唱歌並不好聽,卻因為熱愛毅然棄醫從藝。

只是,出走容易成名難。

那時,他帶著自己的作品輾轉多處,可依舊沒有人看好他。

直到走進一家名為滾石的唱片公司,羅大佑才開始了他璀璨的人生。

1984年,搖滾專輯《之乎者也》出世,羅大佑帶著它從幕後走到台前。

那一刻,他想過失敗想過批判。

但出乎意料的是,這首歌意外火爆。

在校園情歌和民謠當道的時代,人們第一次知道,原來歌曲居然還能這樣表達。

一戰封神後,33歲的他決定全力在音樂方面發展。

詞曲才華噴薄而出,八年時間發出七張專輯,40歲前,寫出了迄今為止被傳唱最多的歌曲。

後來,只要聽到熟悉的旋律響起,不用想,那一定是羅大佑的傑作。

文學界有魯迅,音樂界有羅大佑,誠不欺我。

張學友

代表作:《吻別》《一千個傷心的理由》《餓狼傳說》

知乎上有個經久不衰的問題:張學友是不是高估了?

在我看來,恰恰相反。

手握華語樂壇第一的實績,幾乎壟斷了九十年代國語粵語樂壇的唱片銷冠。

第一次讓華語唱片在世界上有姓名,也是唯一一個30年多年還能一次次打破巡演記錄的歌王。

毫不誇張地說,歌壇大多數實力歌手都是他的粉絲。

即便是他已經站到樂壇的頂峰,也從未停止過對音樂的探索。

開創新曲風,嘗試新的演唱方式,練習不同的部位的發聲,為的就是確保在狀態不好的情況下依然能唱出來。

而這也就是為什麼一直到現在,他還能保持233場不降調,高水準連著表演三小時。

別說一個快60歲的人,就問現在華語樂壇那些年輕的實力歌手,誰又能做到?

結語

十幾年前的華語樂壇是諸神之戰現在的華語樂壇的是百鬼夜行。

如果不是這十位大神的支撐,那麼華語樂壇終究有一天會走向衰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6bb2f14dab6c22f46739ba005c157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