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各個省份的高考,陸陸續續開始出分,真的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有的孩子欣喜若狂,因為成績出乎意料的提升;有的孩子悲傷不已,因為成績居然出乎意料的低落;看各種小視頻發現,這些孩子的父母,其心情更是溢於言表,或開懷大笑,或沉默不語,或悲慟萬分……
想來也是,自古「金榜題名、光宗耀祖」,一個孩子的成績好壞,成就高低,都與自己的原生家庭和家族密不可分。
其實這個時候更應該穩住,因為填報志願這一關接踵而來,孩子是否能夠如願進入自己喜歡的高一級學府,是否能夠真正學到適合自己的專業,全在這個時刻。
此時此刻的一念之間,卻與孩子的未來、工作、生活息息相關。
志願填報,多會在學校、專業和城市之間,讓父母子女糾結不已,左右搖擺。
也的確如此啊,學校關係到孩子的第一學歷,與他日後的考公考研等關係密切,有一個好的學校,也是孩子日後人脈圈、關係圈的重要積累。
而專業則會影響到孩子日後的擇業。雖然說現在很多人都沒有從事自己大學時本專業的工作,但是正因為如此,我們用了4年的時間,去學習、打磨這個專業,最終卻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放棄,不是白白浪費了自己4年最好的青春時光嗎?
至於城市,很大程度會影響到孩子日後的居住場所。很多年輕人會在即將畢業的第一時間,在自己大學所在的城市選擇實習或就業。畢竟4年的光景都在這個城市,已經從陌生到熟悉,從匆匆而過到沉浸其中,自己最重要的朋友、同學甚至愛人都在這裡,怎能輕易捨棄?怎會隨意離去?
這就是志願填報的重要性,是我們平民百姓家庭的一個重要關口,一次重大抉擇。
必須慎重,同時任重道遠。因為謹小慎微、步步為營不見得是正確的,大刀闊斧、乾脆利落也不見得是正確的;何為正確?何為不正確?
不後悔就是正確決定,不猶豫就是最佳選擇!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志願填報的機構,也有很多達人、牛人、專家在各個平台給大家無數遍的宣講,志願填報要如何填才會避坑,才能如願以償,才能撿漏兒,才能不浪費孩子辛辛苦苦取得的分數……
事實上,也正是這樣的眾說紛紜,會讓很多家長和孩子迷亂了心神,原本的堅定,變得不堅定了,原本的打算,也變得遲疑了……
怎麼辦?如何辦?那麼多的平行志願需要填報,那麼多的規則需要了解,越是看不清楚的時候,越覺得眼前的「坑」多,生怕自己跳下去,卻又擔心避之不得。畢竟,墨菲定律在時時刻刻的提醒我們:你所擔心的,終將會出現。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一家人意見的統一。要以孩子的主觀意願為支撐,父母的客觀意願為補充,從中尋找出最好的路徑。
孩子的願望往往是對某個城市、某個學校的嚮往,這種心心念念,是孩子未來4年的動力;父母的願望會更往後看,往更遠的未來用力,這種前瞻性,源自經驗的積累,閱歷的饋贈。因此,兩者有效的結合才是最佳的搭配。
當意見統一的時候,再根據實際的分數,尋找適配的學校,就會比較簡單了。
如果家人的意見無法達成統一,那麼就趕緊藉助於工具或者高報師吧!
AI智能是大數據的推演,高報師是無數經驗的累積。
外界的力量,總能從不一樣的角度,或者更為專業的角度給自己一定的提醒,尤其是在心亂如麻、無法施力的時候,借力就是最佳的方式和方法。哪怕是最終沒有聽取別人的意見,至少在關鍵時刻,別人的意見或者說專業的意見,會作為一種輔助的參考,誰能拒絕助攻呢?尤其是有力的、正確的助攻。
志願填報也就這麼幾天的功夫,千萬別過於猶豫不決,也千萬要澄清心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