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出逃時,將它縫在棉衣里26年不離身,現成為「國寶中的國寶」

2023-12-29     八月未完

原標題:溥儀出逃時,將它縫在棉衣里26年不離身,現成為「國寶中的國寶」

清朝在康熙皇帝的統治下達到了鼎盛時期,然而,隨著末代皇帝溥儀登基,清朝逐漸走向了滅亡。這使得溥儀成為歷史舞台上備受關注的人物,其名氣有時甚至超過了康熙皇帝。理應根據他賣國投敵的罪行,他在建國後應當一直被關押在戰犯營中接受改造。但實際上,1959年,他已經被釋放,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改造態度較好,更因為他曾向國家獻寶。而這個獻寶的寶物,擁有著非凡的經歷,成為「國寶中的國寶」。

在溥儀逃亡時,他將這個寶物縫在棉衣里,緊貼身體26年之久。如今,這件寶物已成為歷史的見證,展示著一個朝代的榮辱興衰。值得注意的是,在清朝滅亡後,根據袁世凱與皇室達成的協議,溥儀仍然在紫禁城中居住,繼續享受著皇帝一般的待遇。儘管溥儀已經宣布退位,但昔日的王公貴族仍然圍繞著他,仿佛他依然是從前的皇帝,仍有人按時向他磕頭請安。

這段在紫禁城中的居住時間,對溥儀來說應該是他一生中最舒適的時光。他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騎自行車、玩攝影、開汽車,盡情追求自己的興趣。溥儀接受了莊士敦的西式教育,甚至將自己的鞭子剪去,展現了他過上無憂無慮的少年生活,這也成為他一生中最珍貴的回憶。

然而,這段無憂無慮的時光終結於他18歲的那一年。當時,馮玉祥帶兵逼迫溥儀搬出皇宮,溥儀已經沒有護衛的軍隊,無法抗衡,只能匆忙攜帶儘可能多的寶物離開。他的馬車載著十幾輛寶物,令人驚嘆。鮮為人知的是,除了這些寶物,溥儀還冒生命危險將一件寶物偷偷地縫在衣服里。這件寶物實際上就是乾隆皇帝在太上皇時鐫刻的私人印章——田黃石三聯璽。

1925年,溥儀遷居到天津的張園和靜園。然而,出宮後的他已經不再被身邊的人當作皇帝看待。為了滿足自己的開銷,他不得不賣掉手上的許多文物,導致不少珍寶流落到民間。1934年,在日本的支持下,溥儀成為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而他身邊剩下的古董文物也被送往偽滿洲的「皇宮」,經歷著不幸的命運。1945年,蘇聯向日本宣戰,對偽滿洲國發動了進攻。在這場混亂中,溥儀不得不隨身官員倉皇逃離,最終於8月15日頒布了《退位詔書》。

在這場倉促的逃亡中,溥儀所帶著的行李中就有那枚珍貴的田黃石三聯璽。儘管他失去了許多財寶,但這枚印章伴隨著他的一生,見證了歷史的翻轉。這件寶物如今儲藏在故宮博物院中,成為了乾隆皇帝的心愛之物,也是中國歷史的珍貴遺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600fdd200f21bcc2b322b1d0de55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