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作戰真正目的並非越南?40年後再看,不得不服鄧公雄才偉略

2024-01-21     八月未完

原標題:對越作戰真正目的並非越南?40年後再看,不得不服鄧公雄才偉略

南疆告急!1979年,由於越南對我國邊境的不斷挑釁行為,導致我國邊境軍民人身安全遭受重大威脅,我國一忍再忍但終究無須再忍,發動了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場戰役,我國前後出動56萬大軍,最終結果是我國摧毀越南大量我國當年援越物資以及建設而告終,可謂是我國大勝。

那麼為什麼我國當年與越南關係如此友好,甚至在自己吃不飽穿不暖的前提下,援助給越南大批軍用物資及建設,越南還是不斷挑釁我國呢?這場震驚世界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國的真實目的就僅僅是摧毀越南的建設嗎?

其實不然,現今距離對越自衛反擊戰已過去40多年,現在回首來看,不得不說,我國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決策有多麼巧妙,不得不佩服鄧小平當年的領袖魅力。

越南戰役,我國援助

我國與越南之間的糾葛很深,從秦始皇時期,我國就與越南有著分割不了的情誼。而到了近代,中國積弱,最終與越南漸行漸遠,但是他始終是我國的鄰居,同時也是與我們一樣,是社會主義陣營的一員,所以對待越南,我國的態度一直以來是非常有好的。

除了我國與越南是鄰居這一要素外,新中國成立後,越南的境遇與我國近代的境遇非常像,自1955年以來,越南一直身處於戰火之中,並且一直持續到1975年。這20年的時間裡,越南先後與法國、美國在越南境內展開較量。尤其是在與美國作戰期間,要知道美國是當時非常強勢的大國,軍事實力非常強悍,所以越南的境遇非常糟糕。

但是我國在美國宣布對越南開啟越南戰役時期,就曾向世界宣布,如果美國越過17線,中國必將參戰。而美國被我國當年韓戰中徹底打怕了,他們非常忌憚我國會像出兵朝鮮一樣援助越南,於是到戰爭結束後都沒敢越過17線,這就為越南爭取到了大量喘息的時間。

除了警告美國外,我國當年雖然窮,但是依舊援助給越南大量的物資、軍用、民用設施,幫助越南贏得戰爭。越南由於當時還比較窮,並且也沒有什麼鬥爭經驗,他們每年還向我國派遣人員進行學習,尤其是學習游擊戰。

由於越南地形比較特殊,他們對游擊戰可謂是非常的青睞,我國對其傾囊相授,甚至讓他們參觀我軍部隊,部分軍隊高級機密也告知,幫助他們改進戰術。可以說,從國家的角度上,我國幫助越南非常多,他們應當感激。

但是自1975年越南戰役結束後,一切都開始變了味道。首先越南認為自己能贏得這場戰爭,一方面是自己國家的韌性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另一方面就是來自於蘇聯的大量軍事援助,從頭至尾和中國的關係不大。

這種想法雖然我國並不是很在意,畢竟我們援助他人並不是為了他們的土地或者是感激。但是越南的這種想法為後來我國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埋下了禍根。

蘇聯交惡,越南倒戈

1969年,我國珍寶島上發生了一件大事,蘇聯突然進攻我國珍寶島,中國軍隊奮起反擊,在珍寶島上挫敗蘇聯軍隊。眾所周知,我國對待主權問題是非常重視的,蘇聯這樣貿然侵略我國珍寶島,我國自然不會給其好果子吃,即使當年兩國關係非常不錯。

自珍寶島事件後,我國與蘇聯之間的關係變得不再那麼密切,甚至可以說自此開始雙方交惡。根據當年的全球局勢上來看,美國與蘇聯在不斷的爭霸,中國與蘇聯同為共產主義陣營,此時珍寶島事件一發生,中國的位置非常的尷尬。

要知道美國自韓戰後,對待中國的態度就相對比較冷漠,兩國雖未在冷戰階段,但也是互不建交的狀態。中國現在一下子得罪了兩個大國,處境變得十分危急。

反觀蘇聯,他們對待中國的態度已然是交惡的狀態,除了交惡狀態外,他們發現中美之間的關係已經處於一種非常微妙情況,現在他們已然喪失了中國這一亞洲大國盟友後,非常迫切的需要尋找新的盟友。而越南戰爭已經進入到了末尾階段,蘇聯人認為,越南相比於中國來說更加的可靠、聽話,現在讓他作為亞洲的代言人最合適。

於是,蘇聯將大量的援助均投入到了越南的身上,越南自然也要投桃報李,於是與蘇聯一起開始針對中國。蘇聯與越南關係越來越好,甚至簽署了雙方協防條約,其中表明了某一方受到了軍事威脅,另一方必然出兵進行解救。

蘇聯與越南形成鉗形攻勢,將中國夾在了中間。中國自此開始,與越南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差,越南在蘇聯的授意以及慫恿下,不斷地侵犯我國邊境,打死、打傷我邊境軍民,發生了數起流血事件。

但在此期間,我國與美國的關係逐漸緩和,開啟破冰之旅。先是1971年中美桌球外交,1972年尼克森訪華,都預示著中美之間的未來有著無數的可能性。在此基礎上,鄧小平為了打破蘇越之間的南北夾擊,用了一招讓人佩服的計策,連橫。

中美友好,開啟反擊

越南與蘇聯之間的南北夾擊,可以算得上是一種合縱,因為他們此時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中國。而我國想要打破這種僵局,必須要找到一個大國連橫,即使不需要他們出兵,只需要牽制住蘇聯就能讓中國在短時間內拔掉越南這根刺。

那麼結合當年中美蘇之間的關係,中國的這一盟友的最佳人選就是美國了。1979年,鄧小平開啟訪美之旅,在訪美過程中,美國總統多次提及中越之間的問題,鄧小平回答非常幽默風趣:「小朋友不聽話該打屁屁了」。

這句話其實已經預示著中越之間必然有一場戰爭要存在了。而在這場戰爭開打之前,中國還是非常忌憚蘇聯對中國東北的威脅。鄧小平訪美這一決策不得不說非常的精彩,無論中國訪美後出現什麼,蘇聯都要擔心中國是否與美國達成了一定的協議。

不出鄧小平所料,在鄧小平訪美回國後,我國快速開啟對越自衛反擊戰,以閃電戰的形式,快速占領越南境內重要城市。美國看到中國做出行動後,很快也發動言語攻勢,將蘇聯的注意力牢牢地牽制在美國身上。

最終,我國閃擊越南,在占領越南重要城市後,銷毀、攜帶等各種方式,將我國這些年來援助給越南的一切軍用設施、物資均摧毀。並且在蘇聯還沒有反應過來中美之間關係的同時,快速撤退回邊境線,不給蘇聯以及越南以入侵的藉口發動對中國的軍事行動。

鄧小平這一招聲東擊西,讓蘇聯和越南非常的鬱悶。要知道當時越南雖然在中越邊境線上不斷地造成流血事件,其主要目的就是勾引中國對越發動戰爭,並且將中國就如同美國一樣,牢牢地牽制在越南境內。

這樣,在國際的輿論下,中國必然是一種不利的地位。畢竟在當時,侵略一個國家的行為還是很容易引起國際公憤的。但是我國並未給越南留下口舌,快速地銷毀我國援助物資、設施這一作戰目的後迅速回國,完美達成鄧小平所制定的「遏制越南野心,適當基於教訓」的軍事行動。

此時的越南、蘇聯,雖然反應過來並且聯合其他16個小國譴責中國,但是面對中國的突然撤軍,越南想要扣在中國侵略的屎盆子是不再有可能了。並且中國從越南境內撤軍後,國際的輿論也一邊倒地傾向中國,

畢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入侵他國並且在戰場上取得絕對優勢的前提下,會選擇突然撤軍。再結合越南在中國製造的流血事件,越南口中的入侵已經無法站住腳。越南無法在輿論上站住腳,那就繼續在邊境上挑釁中國。

我國此時雖然撤軍,但是面對越南的挑釁已然有了心理準備。於是為了再次教訓越南,我軍開啟了兩山輪戰。在長達十年的兩山輪戰當中,我國消耗掉了當年為了防止蘇聯入侵而製造的大量子彈、炮彈等彈藥。

這些彈藥時間過長,不用就只能浪費。在兩山輪戰中均消耗完畢,同時各大軍區連番上陣,極大地增加了我軍的軍事素養以及作戰實力。除了軍事上外,在政治、經濟上我國已經開始改革開放,為未來新中國全民奔小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越南本就在1955年開始就不斷地進行戰爭,1975年好不容易有了喘息和發展就與中國交惡開戰。最終,越南在這幾十年的戰火中,徹底耽誤了自身的發育,同時還失去了中國的大量援助,只能一窮再窮,再也不能對我國造成實質性威脅。

當然,對越自衛反擊戰,並不僅僅針對的是越南,鄧小平的作戰目的不僅僅是越南一家,還順帶手讓蘇聯自己噁心了自己一把。

鄧公智慧,聲東擊西

剛剛我們提到過,越南與蘇聯之間是存在著軍事互助協議的。但是在對越自衛反擊戰開打之後,蘇聯卻沒有一點動靜。其實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在鄧小平訪問美國後,蘇聯就已經掉入到了鄧小平早就為其設置好的陷阱當中。

我國當時將作戰任務時間牢牢地控制在30天以內,在這30天內,我國有信心完成作戰任務。但是蘇聯可不是,他們雖然與我國接壤,但是想要調取大軍威脅我國邊境,少說也只需要一個月。

與此同時,美國突然的發難,讓蘇聯只能將目光聚焦在歐洲。畢竟當時的蘇聯認為,歐洲是中美分出勝負最重要的地方,他們的精力無法重視在越南身上,無奈只能多增加援助,讓越南獨自面對中國。

而中國這時候已經不必忌憚蘇聯,在短時間內完成對越自衛反擊戰後,只能讓蘇聯吃個啞巴虧。蘇聯吃完這個虧後,還沒有吸取教訓,越南在中國邊境依舊不斷地挑釁,而我國也開始了第二階段也是對蘇聯影響非常大的行動。

兩山輪戰是中越雙方非常持久的戰爭,十年的輪戰對於中國來說消耗並不大,我國當時儲存應對蘇聯的彈藥實在是太多了,用了十年才消耗的差不多。由此可見,中國當時的彈藥儲備是多麼的恐怖。

越南和蘇聯則是最不想拖入這個持久戰當中的。因為蘇越之間的軍事條約,蘇聯大量的軍力都要囤積在邊境線上,同時還要不斷地給予越南援助。這些都對蘇聯的經濟造成了極大的打擊。更何況當時蘇聯還開闢了阿富汗戰場,陷入到了戰爭泥潭當中,這對蘇聯的經濟更是一種打擊。

當時蘇越的處境只能有一種方式破局,那就是越南可以戰勝中國,並且可以向南擴張。這樣蘇聯就可以幫助越南控制馬六甲海峽,控制住中國的貿易、進出口航線,從而最終獲得主動權。

但是中國就是在兩山跟越南周旋,將蘇越兩國注意力都牢牢地鎖死在兩山戰鬥中。越南沒了心思繼續擴張,蘇聯每年給越南20多億美金的援助,就如同打了水漂一樣被越南消耗在兩山輪戰中。

就這樣,蘇聯在阿富汗和越南兩個經濟黑洞不斷的索取下,徹底吸乾了國內的經濟,再也沒有了爭霸世界的實力。1991年,蘇聯在經濟、政治等各種因素下,無奈宣布解體,而越南,稱霸夢想也徹底破碎。

鄧小平的聲東擊西,讓中國再也不用花費大量的軍費注意越南和蘇聯之間的合縱入侵,這些省下來的錢,讓我國改革開放實現經濟騰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結語

中國與越南之間的戰爭從微觀的角度上來講,我國在戰役上取得了絕對的勝利,並且消耗了越南的國內力量,讓其再也沒有實力構成威脅中國的存在。從宏觀的角度上來講,中越戰役讓蘇聯早早地就陷入到了戰爭泥潭中,對越南的國家經濟造成了非常重大的打擊。以至於戈巴契夫上台後雖然進行了改革,但也是為時已晚,蘇聯只能沒落解體。

這一場精彩的政治博弈,不得不說鄧小平的目光更加的長遠且精準,最終讓中國站在了勝利者的角度俯瞰整個世界。讓全世界都看到了新中國領導人不僅對待國家主權問題有著絕對的強硬手腕,更是在國家未來走向上有著更長遠的戰略眼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bd790c573dfba162289580d3e10ae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