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松為什麼不殺了李元霸?

2022-05-16     皮皮寵PPPet

原標題:羅松為什麼不殺了李元霸?

很簡單,因為羅松未必能打得過李元霸!

我們知道,在《隋唐演義》這套書中,有二十一位著名的英雄好漢,號稱「四猛、四絕、十三傑」。其中,羅松是四絕之首,李元霸是十三傑之首。

這些人一個個叱吒風雲,都是隋唐年間大名鼎鼎的人物。

下面咱們先對這二十一位英雄好漢做個簡單的介紹。

四猛

第一猛:今世孟賁羅士信

羅士信,河北河間府人氏,掌中一條三百多斤的渾鐵無纓槍,勇猛絕倫。

他是窮苦孩子出身,自幼父母雙亡,被大隋朝九省綠林道的北路瓢把子大刀王宣王君可收留,以放牛為業。

他身高體壯,天生神力,就是腦袋不好使,有點兒缺心眼兒。用單田芳老爺子的話說,吃飯不知道饑飽,睡覺不知道顛倒。

有一次秦瓊路過王君可的五柳莊,見到了羅士信。他愛惜羅士信的天真爛漫,便和王君可一商量,將這傻小子帶回到山東濟南府歷城縣自己的家中。

羅士信自從跟了秦瓊以後,拿秦瓊就當自己的親哥哥一樣尊敬。秦瓊也十分疼愛這個傻兄弟。

秦瓊在濟南節度使唐璧帳下做中軍官之時,曾受到過監軍大人來護兒的欺負。

羅士信知道以後,大鬧監軍府,不僅把來護兒胖揍了一頓,還把他的大鐵槍給奪過來占為己有。

羅士信的大鐵槍是怎麼來的?就是從鐵槍大將來護兒手裡搶過來的。

羅士信跟著秦瓊到了瓦崗山以後,屢立戰功,成了瓦崗軍的一張王牌。

大戰四平山之時,羅士信曾和西府趙王李元霸打了個勢均力敵。他也是整套書中唯一能和李元霸比力氣之人。

第二猛:四寶大將尚師徒

尚師徒,虎牢關總兵。《說唐》裡面他是第十條好漢,《隋唐演義》裡面他是四猛之一的第二猛。

他人品端正,智勇雙全,深受隋朝兩任皇帝的信賴,是靠山王楊林的心腹愛將之一。

尚師徒之所以號稱四寶大將,就是因為他有四件令人羨慕的寶貝。

第一件:夜明盔。

頭盔之上鑲有一顆雞蛋大的夜明珠,夜晚行軍,亮如白晝,別說道路照的見,就連蟲蟻之物也能看的清清楚楚。相當於現在的探照燈。

第二件:七星甲。

又叫唐猊鎧。據說是用一種罕見的動物皮所制,不僅刀槍難入,而且這鎧甲上還有七個魚鱗一樣的銅片,一遇危險,銅片就自動豎起。相當於現在的警報器。

第三件:提爐槍。

全名叫做八寶吸水提爐槍。這條槍重達一百二十斤,鋒利無比,而且槍桿上還拴有一個銅砣,關鍵時刻順手一甩,這銅砣能當暗器使用。最令人稱奇的是這槍桿的末端有一個小孔,只要將槍頭插入水中,小孔內就會有水流噴出。相當於現在的抽水泵。

第四件:呼雷豹。

這也是尚師徒四件寶貝中最心愛的一件。這匹馬不僅是日行千里不黑,夜走八百不明,更重要的是它還有特異功能,只要它一嘶鳴,別的馬當時就嚇得癱軟在地。這可太厲害了,馬上作戰,戰馬至關重要,還沒動手,你的戰馬先癱軟了,這仗還怎麼打?

尚師徒本身能耐就大,再加上這套現代化的裝備,真如同猛虎生翼一般。

攻打虎牢關之時,秦瓊盜走了他的呼雷豹,把他引出關外。待他再返回去時,不僅虎牢關被攻破,母親也自盡身亡,他仰天長嘆,拔劍自刎。

他死後,馬匹兵器都歸了秦瓊所有。

第三猛:八馬將軍新文禮

新文禮,虹霓關總兵。《說唐》裡面他是第十一條好漢,《隋唐演義》裡面他是四猛之一的第三猛。

此人胯下一匹金睛白毛大駱駝,掌中一條四棱鐵方槊,十分驍勇。雙臂一晃,據說有橫推八馬倒之能,故此人稱八馬將軍。

他最露臉的一戰就是計誘裴元慶。瓦崗軍伐五關的時候,他把裴元慶引入慶墜山烈火陣,那麼驍勇無敵的銀錘太保命喪於他的手中。

瓦崗軍攻打虹霓關之時,他被今世孟賁羅士信打傷,他便將守關重任交給了妹妹新月娥。

哪知新月娥看中了英俊帥氣的勇三郎王伯當,為討王伯當歡心,於是便獻關投降。新文禮悲憤交加,自殺而死。

第四猛:鐵槍大將來護兒

來護兒,濟南節度使唐璧身邊的監軍官。他胯下一匹賽墨烏龍駒,掌中一條混鐵無纓槍,號稱濟南府第一猛將。

此人生性彪悍,膂力過人,曾和秦瓊比試過武藝,秦瓊不是其對手。

賈柳樓四十六友結義以後,秦瓊、徐茂公等人反山東、詐濟南,秦瓊的家人不幸落在來護兒的手中,其中就包括傻小子羅士信。

來護兒對羅士信百般折磨,後來傻小子忍無可忍,一怒之下打死來護兒,並奪了他的大鐵槍。

需要說明一點兒的是,來護兒的大鐵槍原本可沒有三百多斤,羅士信搶過來以後嫌太輕,有特意加粗加重的。

四絕

第一絕:羅松的槍法

羅松,字永年,北平王羅藝羅燕超的長子,神槍少保羅成同父異母的哥哥。

他胯下一匹千里銀鬃駒,掌中一條素白亮銀槍,槍法蓋世,有著「天下第一槍」的美譽。

想當初羅藝落難姜家集,被一位姓姜的員外搭救,不僅學會了一套蓋世無雙的槍法,還娶了姜家姑娘為妻,生下一個兒子就是羅松。

後來羅藝為了實現心中的抱負,離開了姜家集,隨著日後的飛黃騰達,羅藝成了獨霸一方的北平王,又娶妻秦氏,才生下了少保羅成。

書中曾明確提到過,羅松的槍法遠在他兄弟羅成之上。

當初四平山下一場大戰,四猛之首的今世孟賁羅士信和十三傑之首的西府趙王李元霸打了個難分難解。羅士信的大鐵槍被李元霸的擂鼓翁金錘緊緊鎖住,兩人拼盡全力也掙脫不開。

危機時刻,正巧羅松打此經過。

再看羅松,躍馬挺槍來到二人面前,斷喝一聲如虎嘯,銀槍一揮鬼神驚,只一招就替二人解了圍。

就這一下子,不僅震驚了羅士信和李元霸,兩軍陣前數百名大將也無不挑大拇指稱讚,這一招太絕了。

從這一招中就能看出,羅松替二人解圍雖然用了巧勁兒,但他的一身本領應該比這二人也差不了多少。

第二絕:程咬金的斧子

程咬金,字知節,大唐朝開國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名臣之一。

老程可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他胯下一匹捲毛獅子獸(又叫大肚子蟈蟈紅),掌中一柄八卦開山宣花斧,雖然只會三斧子,卻硬是風光了一輩子。

六月二十三,他和鐵面判官尤俊達在長夜林小孤山劫皇槓,一舉成名。

給秦瓊的母親祝壽之時,他結交了文武眾豪傑,大家在賈柳樓大結拜,號稱賈柳樓四十六友。

反山東、詐濟南之後,他和秦瓊、徐茂公等人走馬取金堤,上了瓦崗山。

到了瓦崗山之後,程咬金探地穴、拜蠹旗,做了「混世魔王,大德天子」。

十八路反王在四平山截殺楊廣之時,程咬金被眾人推舉為十八國的督盟主。

讓位給西魏王李密之後,程咬金做了瓦崗軍的前部正印先鋒官。揚州城,他用五花棒打死楊廣,奪得了金鑲玉璽。

後來因為李密昏庸,用金鑲玉璽換了蕭妃,眾弟兄一怒之下,下了瓦崗山,離開了金墉城。

崗山散將之後,程咬金另投明主,加入了李唐的陣營。

大唐建國以後,程咬金被封為魯國公。

再往後,隨著程咬金的歲數越來越大,功勞也越來越大。先是魯國公,後來成了魯王,最後又升成了福壽魯王。

一直到中宗李顯繼位,程咬金才走完了他這光輝燦爛的一生。據說活了一百三十六歲。

第三絕:侯君集的輕功

侯君集,賈柳樓四十六友當中的老十八,人稱「十八爺」。

此人身材瘦小,靈敏至極。要講兩軍陣前長槍大刀的拼殺,侯君集不行,但要論輕功,這套書中無人能是侯君集的對手。

那真是:橫跳黃河豎跳海,萬丈高樓腳下踩,上天可摘星辰日月,下海能撈魚蝦龜蟹。

侯君集的小巧功夫可太厲害了,要是打探軍情、獲取情報這一類的工作,沒有人比侯君集再合適了。

第四絕:尚師徒的呼雷豹

尚師徒即是四猛之一,又是四絕之一,前面咱們已經對此人做過簡介了,就不再重複了。

十三傑

第一傑:西府趙王李元霸

李元霸,唐國公李淵的四兒子,雖然長得尖嘴猴腮,面黃肌瘦,卻是天生異稟,力大無窮,有四象不過之力。

此人胯下一匹萬里煙雲照神,掌中一對擂鼓瓮金錘,神勇蓋世,天下無敵,那是公認的隋唐第一條好漢。

李元霸自出世以來,幾乎就沒遇到過對手,除了對戰羅士信的時候鬥了個旗鼓相當之外,對別人都是碾壓性的勝利。

他最露面之戰有兩處,一處是大戰四平山,一處是大戰紫金山。

四平山之戰,他把十八國的百萬聯軍打得落花流水,千百員的戰將無不膽顫心驚。

紫金山之戰,他逼著十八家反王遞上降書順表,為大唐朝的建立立下不世之功。

這麼說吧,縱觀隋唐時期所有的英雄好漢,也只有李元霸能真正當得起「天下無敵」這四個字!

第二傑:天寶大將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隋朝丞相宇文化及之子,官拜鎮國將軍之職。

此人身高九尺,相貌堂堂。他胯下一匹赤炭火龍駒,掌中一條鳳翅鎏金鏜,打遍天下難遇敵手,號稱大隋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直到後來出了個李元霸,成了他的剋星。兩人幾次交手,宇文成都都以失敗告終,而且敗得乾乾脆脆,毫無懸念。

不過宇文成都也僅懼李元霸一人而已。

十八路反王截殺楊廣之時,排名第四的雄闊海,排名第五的伍雲召,排名第六的伍天錫,三人合力也贏不了他。

雖然他曾先後兩次輸給過銀錘太保裴元慶,但每次都是因為他身疲力竭的時候裴元慶再出的手。若論真實本領,裴元慶不是他的敵手。

宇文成都名震一時,風光半世,最終死在了李元霸的手裡。

第三傑:銀錘太保裴元慶

裴元慶,山馬關總兵裴仁基的三兒子。裴仁基生有三子,老大裴元龍,老二裴元虎,老三就是裴元慶。

他胯下一匹一字墨角癩麒麟,掌中一對八棱梅花亮銀錘,年紀雖幼,卻是驍勇異常。

三打瓦崗山,他敢一人獨斗瓦崗山眾將。

四平山一戰,十八路反王的上百名大將,哪個見了李元霸不是嚇得腿肚子都哆嗦?唯有裴元慶,毫不畏懼,掄錘就干。打不過也照樣打,寧可被李元霸打死也不能被嚇死。

裴元慶最輝煌的戰績,就是兩次把宇文成都打得抱鞍吐血。雖然每一次都是在宇文成都身疲力竭的時候交的手,有點兒勝之不武,但畢竟是贏了。故此才有了「銀錘兩戰鎏金鏜,三傑反打第二傑」之說。

第四傑:紫面天王雄闊海

雄闊海,為人豪爽,義薄雲天。他胯下一匹落日黃風獸,掌中一條熟銅大棍,有萬夫不當之勇。

他本是金頂太行山的總轄大寨主,與伍雲召、伍天錫交情莫逆。

後來他打死麻叔謀,追隨了白御王高談聖。

十八路反王截殺楊廣之時,他曾和伍雲召、伍天錫合力斗過宇文成都。

揚州城奪魁大會上,雄闊海晚來一步,此時大會已然結束,靠山王楊林下令落下千斤閘,準備將群雄一舉殲滅。

為了救眾人脫困,雄闊海力舉千斤閘。由於他連日來奔波勞累,再加上水米未盡,苦苦撐了一日一夜,終因體力不支而慘死在千斤閘下。

生死關頭,雄闊海敢於挺身而出,就憑這個捨己救人的精神,雄闊海就是條頂天立地的漢子,是個真真正正的英雄!

第五傑:南陽侯伍雲召

伍雲召,開隋九老之首的忠孝王伍建章之子。他面如紫玉,相貌俊郎,胯下一匹照夜玉獅子,掌中一條九曲亮銀槍,殺伐果敢,勇冠三軍。

他本是南陽關的大帥,是隋文帝楊堅御口親封的南陽侯。因父親伍建章被隋煬帝楊廣所害,伍雲召一怒之下,起兵反隋,自立南陽王。

楊廣派四路大軍攻打南陽關之時,因堂弟伍天錫救援來遲,伍雲召孤立無援,最終兵敗。在平南王韓擒虎的暗中協助下,他懷抱幼子殺出一條血路,突圍出去。

之後,他保了河北鳳鳴王李子通,受其重用,官拜兵馬大元帥之職。

十八路反王截殺楊廣之時,他任前部正印先鋒官。曾和雄闊海、伍天錫合力大戰宇文成都,雙方大戰三百多個回合未分勝負。

揚州武科場奪魁大會上,伍雲召代表鳳鳴王李子通出戰。

當他對陣因不明真相,高麗國的大將左雄之時,因不明真相,被左雄的戰馬「沒尾駒」的尾巴擊中頭部,不幸喪命。

這麼大的一個英雄,居然如此死法,實在是令人可惜可嘆。

第六傑:雙鏜無敵伍天錫

伍天錫,南陽侯伍雲召的堂弟。此人身高過丈,虎背熊腰,而且黃髮紅眼,相貌十分兇惡。

他胯下一匹赤血紅雲獸,掌中一對半月渾金鏜,打起仗來,勢如瘋虎,悍勇絕倫。

他是陀螺寨的寨主,伍雲召南陽關被困之時,曾派人向他求援。他在去救援的路上遇到金頂太行山的大寨主紫面天王雄闊海,兩人因為誤會,連戰數日,後與雄闊海結為兄弟,卻因此耽誤了救援堂兄的最佳時機。

四平山截殺楊廣之時,他曾和雄闊海、伍雲召三人合力大戰宇文成都。

揚州城奪魁大會之時,他奉靠山王楊林所派,鎮守天昌關。只因看鐵錘大將梁師泰不順眼,動手將其打死。

如此一來,可就惹了大禍。

梁師泰是李元霸的開路先鋒,李元霸隨後趕來,見自己的先鋒官被打死,不由勃然大怒,盛怒之下,將伍天錫活活撕為兩半。

第七傑:神槍少保羅成

羅成,字公然,北平王羅藝羅燕超之子。羅成的名氣可太大了,素袍白馬無敵將,一桿銀槍天下傳。

他劍眉朗目,面如冠玉,相貌十分俊美,有隋唐第一美男子之稱。由於他心狠手辣,不苟言笑,又有「玉面閻君、冷麵寒槍」等稱號。

他胯下一匹追風小白龍,掌中一條五鉤神飛亮銀槍,槍法精絕,神鬼莫測,馳騁疆場十餘年,難遇敵手。

不僅如此,羅成還熟讀兵書,通曉陣法。大破長蛇陣,大破銅旗陣,瓦崗眾將無不對他心服口服。

揚州城奪魁大會上,羅成藝壓群雄,奪得了頭名武狀元。

崗山散將後,他先保的洛陽王王世充,後投入李唐陣營。跟隨李世民屢立戰功,鎖五龍是天下揚名。

周西坡一通鼓響,劉黑撻反唐。李建成挂帥,羅成為先鋒,因遭人陷害,單槍匹馬誤入淤泥河。蘇定方一聲令下,萬箭齊發,蓋世英雄就此一命歸天。

第八傑:靠山王楊林

楊林,字虎臣,興隋九老之一。隋文帝楊堅的弟弟,隋煬帝楊廣的叔叔。

《說唐》裡面他是隋文帝楊堅的叔叔,隋煬帝楊廣的爺爺。咱們不管他是誰的叔叔,總之是皇室宗親,隋朝重臣。

想當初,他跟隨隋文帝楊堅平南陳,滅北齊,立下赫赫戰功。

隋煬帝楊廣繼位後,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的他,更是操碎了心,磨碎了嘴,身體差點兒沒累毀。

別看此時的楊林上了幾歲年紀,但人老精神不老。他胯下一匹獨角青鬃獸,掌中一對水火囚龍棒,依然是驍勇善戰,不減當年。

整日裡,這老頭子不是東盪西殺,就是南征北戰,哪裡有戰亂哪裡就有他的身影。為了大隋朝的江山,真可謂拋頭顱灑熱血,把老命都豁出去了。

無奈,大廈將傾,一木難支,戎馬一生的楊林最終死在了羅成手中。

第九傑:花刀大帥魏文通

魏文通,潼關總兵。他胯下一匹九點桃花獸,掌中一口佝僂古月象鼻子大刀,刀法精湛,勇武過人,被譽為隋朝第一口大刀,號稱「九省花刀將」。又因其容貌外表頗似三國年間的關羽關雲長,人稱「賽關爺」。

他不僅能耐出眾,而且對大隋朝忠心耿耿,深受靠山王楊林的器重。他自稱生平只對三人下跪,一跪隋煬帝楊廣,二跪靠山王楊林,三跪越王楊素。

征討瓦崗山之時,他一敗秦叔寶,二敗單雄信,最後死在了傻英雄羅士信的手裡。

魏文通的死對楊林打擊很大,據說那位靠山王還大哭了一場。

第十傑:銀面韋陀秦用

秦用,秦瓊秦叔寶的義子。他胯下一匹丈二青鬃馬,掌中一對人面赤銅錘,猛不可當,一身本領遠在他義父秦瓊之上。

想當初瓦口關一場大戰,秦瓊被突厥大都督紅海打得落荒而逃。而秦用一出手,三錘就解決了紅海,威震瓦口關。

錘震瓦口關之後,秦用一舉成名,被北平王羅藝封為瓦口關守將。

加入瓦崗軍之後,他憑著一對赤銅錘,屢立戰功。

十八路反王打進揚州城後,秦用因代替義父秦瓊去接宇文化及所獻出的玉璽,不幸中計,被暗藏在盒子裡的毒箭射死。

第十一傑:鐵錘大將梁師泰

梁師泰,本是掛錘莊的莊主,掌中一對鑌鐵壓油錘,雙臂一晃,力有千斤。後來被李元霸降服以後,做了李元霸的馬前開路先鋒。

他力猛錘沉,曾兩錘打敗了赤發靈官單雄信。

揚州奪魁大會之時,梁師泰在天昌關遇到了雙鏜無敵伍天錫。兩人發生口角,動了手。雙钂對雙錘,梁師泰不是對手,被伍天錫打死。

隨後趕來的李元霸見狀大怒,於是才有了後來的雙錘震雙鏜,李元霸手撕伍天錫。

第十二傑:武王楊芳

楊芳,字義臣,隋文帝楊堅的兄弟。當然了,也是靠山王楊林的兄弟。

他胯下一匹神風古月駒,掌中一口金背七星刀,不僅勇猛善戰,而且通曉兵法。曾幫著楊林在東嶺關擺下一座銅旗陣,令反隋大軍吃盡了苦頭。

銅旗陣被破以後,他兵敗身亡。

第十三傑並列兩位:一位是兵馬大元帥秦瓊;一位是皂袍大將尉遲恭。

先說秦瓊:

秦瓊,字叔寶,大唐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提起秦二爺來,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家住山東濟南府歷城縣太平街專諸巷,秦名瓊字叔寶,孝母似專諸,交友賽孟嘗。

他胯下一匹黃驃馬,馬踏黃河兩岸;掌中一對熟銅鐧,鐧打三州六府;藝壓一百單八縣,威震山東半邊天!

他原本是歷城縣的一個捕快,賈柳樓四十六友結義之後,他率領眾人反出山東,和程咬金、徐茂公等人占據河南瓦崗山,成立大魔國,任兵馬大元帥之職。

混世魔王程咬金讓位給李密之後,因為西魏王李密的「金鑲玉璽換蕭妃」事件,最終導致了崗山散將,瓦崗勢力土崩瓦解。

再後來,五騎投唐,秦瓊、徐茂公等人保了李淵父子。

由於秦瓊能戰善戰,深受李世民重用,照樣任兵馬大元帥之職。征戰多年,為大唐朝立下不世之功,故此有「雙鐧撐起唐天下」之說。

再說尉遲恭:

尉遲恭,字敬德,大唐開國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他原本是鐵匠出身,後參軍入伍,加入了劉武周的隊伍。

劉武周反唐之時,宋金剛挂帥,尉遲恭為前部正印先鋒官。

尉遲恭憑著胯下一匹抱月烏騅馬,掌中一條十三節水磨鋼鞭,曾創下日搶三關、夜奪八寨的輝煌戰績,打得唐兵唐將聞風而逃。

後來秦瓊出馬,和他三鞭換兩鐧,尉遲恭被秦瓊折服,歸順了大唐。

降唐以後,尉遲恭更加賣力,打起仗來勇猛直前,悍不畏死,深受李世民喜愛,故有「單鞭打出李江山」之說。

對這「四猛、四絕、十三傑」做了個簡單介紹之後,咱們再說說羅松為什麼不殺李元霸。

還是那句話,羅松雖然槍法蓋世,但他未必能是李元霸的對手。

很多朋友之所以認為羅松比李元霸厲害,就是因為四平山下李元霸大戰羅士信之時,羅松替二人解了圍。

但這只能說羅松藝高人膽大,確實了不起,並不能說明羅松強於李元霸。

因為那時候的李元霸正在和羅士信比拼力氣,兩人較足了渾身的勁兒,根本就無暇顧及別的。羅松正好利用這個時機,使用絕技替二人解圍,雖然妙絕天下,但多少也有點兒取巧成分在內。真要是讓李元霸和羅松公平公正的打一仗,我看羅松十有八九不是李元霸的對手。

再說了,兩人並無深仇大恨,即便羅松能打過李元霸,依羅松的脾氣性格,他也不會要李元霸的性命。

最後咱們再說一說這「四猛、四絕、十三傑的武力大排名」。

我認為排名如下:

第一名:西府趙王李元霸;

第二名:神槍羅松羅永年;

第三名:今世孟賁羅士信;

第四名:天寶大將宇文成都;

第五名:銀錘太保裴元慶;

第六名:紫面天王雄闊海;

第七名:南陽侯伍雲召;

第八名:雙鏜無敵伍天錫;

第九名:神槍少保羅成;

第十名:靠山王楊林;

第十一名:花刀大帥魏文通;

第十二名:四寶大將尚師徒;

第十三名:銀面韋陀秦用;

第十四名:小白猿侯君集;

第十五名:八馬將軍新文禮;

第十六名:鐵錘大將梁師泰;

第十七名:鐵槍大將來護兒;

第十八名:武王楊芳楊義臣;

第十九名:兵馬大元帥秦瓊;

第二十名:皂袍大將尉遲恭;

第二十一名:混世魔王程咬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5d80c543cfa55cb775290419c30a7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