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節
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食物
糖尿病患者此時常常糾結
我能吃粽子嗎?
如何在享受粽子美味的同時又能保持血糖穩定呢?
現在就來聽聽湘南學院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陳筱濤的建議。
傳統美味 粽香四溢
一、要想吃粽子,首先要血糖水平控制達標;達標的標準包括以下三方面:空腹血糖 ≤ 7.0 mmol/L,隨機血糖 ≤ 10.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 ≤ 7.0%。如果血糖控制好了,就有了吃粽子的基礎。
二、因為粽子主要是由糯米製成,為澱粉類食物,屬於高生糖食物,1個150g的無餡白米粽相當於250g大米飯,所以糖友食用粽子後就要少吃或不吃含澱粉類的食物,如米飯、麵條等。
三、粽子最好選擇五穀粽或蔬菜粽,儘量不選擇紅豆粽、蜜棗粽等含糖量較高的粽子和脂肪含量高的鮮肉粽及蛋黃粽。
四、進食粽子前可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以增加飽腹感,延緩血糖升高。
五、粽子宜在早餐及中餐吃,避免晚餐服用,以免增加胃腸道負擔。
六、在進食粽子後,可適當增加活動量以幫助血糖控制。
七、服用粽子後一定要監測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後血糖,一旦血糖超過標準數值,可在專科醫師指導下進行降糖藥物的調整。
正確科學地進食粽子
糖友也可以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吃出健康
讓我們一起共享這個美好節日的歡樂與溫馨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湘南學院附屬醫院 陳筱濤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