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遭遇「招生荒」,以後大學也會關停嗎?

2023-12-08   園長幼師通

原標題:幼兒園遭遇「招生荒」,以後大學也會關停嗎?

近日,「幼兒園首輪關停潮已來」「幼兒園『一孩難求』」等話題熱度居高不下。出生人口的走低對教育領域的影響較大,其中學前教育更是首當其衝。

從家長排隊搶著報名「一位難求」,到幼兒園敞開大門「一孩難求」,幼兒園們究竟處境如何?

生源不夠,幼兒園「一孩難求」

其實,幼兒園「一孩難求」現象不是今年才出現的,近年來也曾有媒體發布相同話題稿件。

到今年,幼兒園似乎更為招生感到「頭禿」了。

據相關報道,北京豐臺區一家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園長王莉說:「兩年前,還是孩子們追著我們跑,現在,是我們追著孩子跑」。北京房山的北京鳳凰禾童幼兒園執行園長張裕欣也說,往年3月到8月,她每天都會接到大量諮詢和報名電話,很多家長還要給孩子排隊等位。到了2022年,她「清閒」了不少,諮詢電話減少了50%以上

兩位園長均表示,伴隨著招生難,幼兒園之間的「競爭」可謂日趨白熱化:去年就有民辦幼兒園「派」家長去別的幼兒園搶生源,還有曾經「一園難求」的公辦幼兒園也開始下場……

確實如此,最近,話題#央企幼兒園首次對外招生#也衝上了微博熱搜

據報道,家住武漢市漢陽區歸元寺附近的龔玲(化名)在小區周邊為剛滿3歲的兒子物色幼兒園。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家門口的一所駐漢央企機關幼兒園向她拋來橄欖枝。該幼兒園園長告訴龔玲,從去年秋季開始,個別班級卻出現了招不滿的現象。面對變化,今年春招園方決定擴大招生範圍,不再硬性規定家長必須為本單位職工

該園長坦言,幼兒園從「報名難」變成「招生荒」,一方面是私立、普惠幼兒園增多,家長可選擇的範圍增加了;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近些年生育率的下降,導致能夠上幼兒園的孩子數量驟減。「我們幼兒園2018~2019年高峰期時,在園幼兒有240多人,現在不到140人。」

為了招生,幼兒園們有多拼

為了應對「招生難」,不少幼兒園各出奇招。

一些幼兒園請來專業諮詢公司設計「打敗對手」的招生方案,一些園長親自直播宣傳,還有更多幼兒園開設各種「特色課程」,如冰球、馬術、藝術等,吸引家長。在「卷課程」背景下,王莉園長也不得不捲起來:去年起,為了在市場上獲得更多競爭力,王莉所在幼兒園不得不私下免費開設英語、藝術類課程。

相關報道稱,記者所居住的武漢某小區,打開地圖搜索幼兒園,方圓2公里內有28所幼兒園。由於競爭激烈,這些幼兒園搶奪生源也是花樣迭出,私立幼兒園的「老帶新」活動,老生學雜費可立減5000元,普惠幼兒園新生學雜費直接打9折,公立幼兒園不設招生範圍零門檻入園

另據其他媒體報道,杭州一些民辦幼兒園也遇到了招生難題。杭州一家民辦幼兒園園長表示,「以前招生基本不用做推廣宣傳,現在學費連續打折還是招不滿」。

出生人口下滑,未來還有大學將關停?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末,全國人口為141175萬人,比2021年減少85萬人,人口總量略有下降。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下降0.94個千分點。

對於出生人口下降的原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馮文猛分析,從長期因素來看,隨著居民受教育年限增加和女性就業參與意願的提高、城鎮化推進、社會化服務發展等變化的發生,公眾對家庭、婚姻、生育等觀念出現深層次變化,居民生育意願有所下降。從短期因素來看,受到疫情的影響,部分人考慮到備孕和就醫不方便,所以推遲生育。還有部分人的經濟狀況發生變化,影響生育決策,推遲生育計劃。

而出生人口下滑對教育領域的影響,目前來看首當其衝的是學前教育,對其他階段的影響則存在延後效應。

據報道,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分析,整體而言,出生人口減少對小學招生的影響存在明顯的空間結構差異,未來鄉鎮的小學受到的衝擊最為明顯,其次很多縣城和部分小城市的小學也會受到影響。但年輕人流入較多的大城市這一影響很小,這些大城市學位一直比較緊張。

不僅如此,未來中學乃至大學的生源也將受到較大影響。丁長發說,不同類型的高校受出生人口下滑的影響差異很大。好的大學招生沒問題,未來招生生源受影響較大的高校是高職院校、民辦高校,未來有不少高校將會倒閉。當然,這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

真金白銀!多地出台生育支持政策

今年以來,已有多地陸續推進一系列積極生育支持措施,如發放生育津貼和育兒補貼,加強住房保障支持等。

其中,雲南、山東濟南、湖南長沙、遼寧瀋陽、黑龍江哈爾濱等多地發放「真金白銀」。

雲南省印發《雲南省生育支持項目實施方案》,2023年1月1日起,對符合政策條件的家庭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發放期限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方案》明確了補貼標準,對符合政策條件的家庭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二孩補貼2000元、三孩補貼5000元),育兒補助(二孩、三孩0-3歲期間每人每年補助800元),對嬰幼兒意外傷害險參保給予補貼(嬰幼兒0-3歲期間每人每年補助50元)。

今年1月,山東省濟南市發布《濟南市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施方案》。其中提出:本市戶籍按照生育政策於2023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發放600元育兒補貼,對其中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養人員及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的生育婦女每月加發200元育兒生活補貼,直至孩子3周歲。

湖南省長沙市去年8月出台《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工作方案》。報道稱,《工作方案》創新性地推出一系列支持生育的惠民「組合拳」,力度大、覆蓋廣、標準高,直指群眾生育的「痛點」。其中提出,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夫妻雙方共同依法生育三個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戶籍家庭,三孩及以上每孩可享受一次性育兒補貼1萬元。據測算,每年需投入約2000萬元。

遼寧省瀋陽市出台《實施積極生育支持措施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對夫妻雙方共同依法生育三個子女的本地戶籍家庭,三孩每月發放500元育兒補貼,直至孩子3周歲止

黑龍江哈爾濱印發的《哈爾濱市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明確,按政策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家庭,每孩每月發放500元育兒補貼;按政策生育第三個子女的家庭,每月每孩發放1000元育兒補貼,直至子女3周歲

資料圖。 陳超 攝

除了生育補貼,多地的《方案》中還明確提到了住房保障支持和產假等安排。

山東濟南

在構建多方位支持體系方面,《實施方案》提出,落實符合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的休假政策,女方享受158天產假,配偶享受不少於15天陪產假,3周歲以下嬰幼兒父母各享受每年累計不少於10天育兒假

對按照國家政策生育二孩的繳存職工家庭,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的,一人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家庭最高可貸額度提高至60萬元,兩人及以上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家庭最高可貸額度提高至90萬元;生育三孩的繳存職工家庭,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的,一人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家庭最高可貸額度提高至60萬元,兩人及以上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家庭最高可貸額度提高至100萬元

湖南長沙

湖南省長沙市出台的《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工作方案》指出,符合法定生育條件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產假60天,男方享受護理假20天。女方產假期滿,經本人申請,用人單位批准,可以請假至嬰兒1周歲,請假期間的待遇由雙方協商確定。依法生育的夫妻除享受育兒假(夫妻在子女滿三周歲前每年各享受10天育兒假)外,在子女1周歲以內增加10天親子假。

此外,對依法生育兩個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戶籍家庭,增加1套購房指標。根據家庭未成年子女數量在戶型選擇等方面給予適當照顧。

同時,《工作方案》就保障女性就業合法權益、維護計劃生育家庭的合法權益、健全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幫扶保障制度等作出了明確規定。

遼寧瀋陽提出,在配租公租房時,對於符合住房保障條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以優先配租,可根據未成年子女數量在戶型選擇等方面給予適當照顧。落實支持多孩家庭購買自住住房的政策,對生育二孩、三孩未滿18周歲的居民家庭在瀋陽行政區域內已擁有2套住房的,可在我市限購區域內再購買1套新建商品住房。對生育二孩、三孩未滿18周歲的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家庭,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自住房的,貸款限額可放寬到當期最高貸款額度的1.3倍

黑龍江哈爾濱提出,健全支持生育的住房保障政策,政策內二孩及以上家庭,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連續繳存時間降低至半年。政策內生育第二個、第三個子女的家庭,在9城區購買新建住房的,分別給予1.5萬元、2萬元的購房補貼,具體補貼辦法按照相關要求執行。在配租公租房時,對符合我市保障性住房資格條件、有未成年子女且按政策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家庭,納入實物配租優先保障範圍。

湖北荊門提出,對夫妻雙方中至少一方為本市戶籍,在東寶區、荊門高新區·掇刀區、漳河新區等三區購買首套或改善型普通住房的生育二孩及三孩家庭發放購房補貼,其中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補貼2萬元,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補貼4萬元,所需補貼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按所購住房區域由市、區財政各承擔50%。

園長幼師通服務平台 為中國學齡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專業資訊服務,致力於幫助托育園&幼兒園園長、教師專業化提升,為托育園&幼兒園提供專業服務的第三方服務平台。

*聲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和圖片均來自網絡,由園長幼師通服務平台小編因教學和研究需要轉載或選編的文章,重在分享優秀教育理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後台留言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