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年輕時瀟洒,晚年過得咋樣?比想像中的要慘,需早作準備

2023-06-14     空谷幽蘭育兒

原標題:「丁克」年輕時瀟洒,晚年過得咋樣?比想像中的要慘,需早作準備

在中國,如果老了沒有孩子,會不會很慘?大多數老年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出生率不斷下降,年輕人覺得孩子是自己的拖累,想要做「丁克族」,老年人卻覺得做「丁克」是很不可思議的。

一位上海老人在接受街頭採訪的時候說:「在中國,養兒防老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還是要有子女在身邊的。」

許多年輕人覺得,自己不生孩子,存夠養老錢也是一樣度過美好的晚年生活,但是,老人的說法卻是:就算是你老了有錢,也要有人替你花才行啊!

這位老人有一個同事,也是八十多歲的老人,生病住進了醫院。老人有足夠的醫藥費,身邊沒有一個孩子,當他把銀行卡交給護士,讓他去繳費的時候,護士卻說:「不可以,我不能這樣做」。

老人沒有辦法,只好拜託朋友過來,這才完成了刷卡繳費。

從這一件小事都可以看出來,人老了以後,就算是有錢了,也沒有人替你花。而很多年輕人主張不生孩子,是因為沒有到這個年紀,也還沒有考慮到這個層面。

養老院不是最好的歸宿,而是萬不得已的選擇

一位北京的王大媽,曾經是一位高級知識分子,她本來是有一個女兒的,但是,因為工作忙碌的原因,從來都沒有養育過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也因為和她沒有親情,因為一些家庭矛盾和父母斷絕了關係。

王大媽的退休金是挺高的,一開始她是雇了一個住家保姆,但是,後來發現保姆不但剋扣菜錢,還有家裡的幾件字畫也莫名其妙地不見了。於是,保姆辭退了,她住進了養老院。

很快,王大媽就發現養老院並不是最好的歸宿,而是自己被迫接受的現實。其他老人都是有孩子的,子女經常打電話詢問,節假日也會過來探望,養老院的護工態度明顯會恭敬很多。而自己卻沒有這樣的待遇,護工們大多數都是沒有學歷的人,自己就算是想要講道理,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晚年生活的孤獨落寞,讓她開始後悔,如果有兒女在身邊,生活也許就會不一樣了,但是,「丁克」這件事情卻是不可逆的,年輕人做這樣的選擇需要慎重。

「丁克族」越來越多,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都有

為什麼現在會有這麼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呢?主要還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經濟條件也跟不上,年輕人體會不到幸福感,他們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有保障,更不願意帶著孩子受更多的辛苦。

當然,也有一部分年輕人有不錯的經濟條件,但是,他們有很強的主觀意識,認為自己不需要一個孩子,不願意成為一個為養育孩子而付出精力、時間的人,也不會感到孤獨,選擇不生孩子。

「丁克族」不應該被歧視,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人不會永遠年輕的。

如果你也是不打算生孩子的,那麼就要有準備做一個孤獨的老人,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好準備。

丁克族的晚年生活,需要更多金錢的支撐

不管是誰,養老都需要有經濟基礎的,一個人吃喝拉撒的生活費用,特別是當你需要有人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醫藥費、護理費,不管是請護工還是住養老院,都是需要一筆很大的資金的。

如果你有子女,當你資金不足的時候,子女或許還會成為你的經濟支柱;如果沒有子女,當你沒有賺錢能力的時候,就只能依靠年輕時候的積蓄,也可以投資一部分資產,為將來的養老生活做準備。

「丁克族」的精神需求,需要自給自足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需要滿足吃飯、睡覺這樣的生活需要,還需要滿足精神上的需求。中國人講究多子多福,並不是物質方面的財富,而是有兒孫繞膝,享受天倫之樂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足。

丁克族如果想要擁有有富足的精神世界,靠別人也是不現實的,人到晚年,沒有孩子的陪伴,老伴兒也可能會隨時離開,丁克族的生活是比較孤單的。

想要生活過得豐富多彩,就要保持一些自己的愛好,讓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起來。精神自立有時候會比經濟獨立更難,如果沒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是很難一個人走到最後的。

失去自由的方式有很多種,生小孩就是其中的一個,不管是選擇兒孫滿堂,還是一個人走下去,都是值得尊重的,選擇了就不要糾結,更不能隨意動搖。

你的青春瀟洒愜意,晚年生活就會比較孤獨,堅定的信念,一直走下去……

互動話題:你會選擇做丁克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37128e20d318a08a3f339519f2af9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