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勒熱夫戰役,為何第9集團軍能守住13個月?莫德爾據理力爭

2023-12-14     千年史館

原標題:二戰勒熱夫戰役,為何第9集團軍能守住13個月?莫德爾據理力爭

在二戰蘇德戰場,論指揮作戰和保守兵力,沒有哪個德軍將領比得過莫德爾元帥,正因為他有過人之處,所以才成為二戰中唯一指揮過東西兩個戰場4個集團軍群的高級指揮官。今天我們重點回顧下東線勒熱夫戰役,第9集團軍長達13個月的防禦作戰,莫德爾是如何贏得「防禦大師」稱號,又是如何從中線戰場安全撤到南線的。

01國防軍第9集團軍,德軍閃擊蘇聯的中堅力量。

二戰德國國防軍第9集團軍組建比較晚,1940年5月15日由駐波蘭占領軍的東方司令部改編而成,在進攻蘇聯之前,這個集團軍一直駐防在齊格菲防線,既沒參與波蘭戰役也沒參加西歐作戰,等於是專門為閃擊蘇聯作準備的部隊。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打響後,第9集團軍歸屬中央集團軍群指揮,它緊隨霍特第3裝甲集群的後面,與古德里安第2裝甲集群和克魯格第4集團軍一起向莫斯科發動進攻。在8月23日之前,第9集團軍一直負責中央集團軍群與北方集團軍群之間的通道安全,它的最重要任務就是為第3裝甲集群收尾和邊打邊清除蘇軍餘部包括游擊隊,確保莫斯科通道的安全。

7月份,當中央集團軍群一周時間就輕鬆占領明斯克以後,德軍在中線又派來了第2集團軍,這樣在向斯摩棱斯克進攻的隊形中,古德里安指揮第2第3兩個裝甲集群齊頭並進,只管向前快速機動,而第9集團軍在左、第4集團軍在中、第2集團軍在右平行前進,7月底占領斯摩棱斯克以後,古德里安一度對3個集團軍的跟進表示不滿,認為他們的進度太慢,沒有跟上裝甲部隊的進攻節奏。

8月23日,德軍統帥部突然下達了暫緩進攻莫斯科的命令,在配合第4集團軍固守既有占領陣地的同時,第9集團軍還要擔任支援北方集團軍群的任務,但這個過程非常短,到9月底莫斯科戰役打響時,第9集團軍就成了從北線進攻莫斯科的尖兵,並在10月份的維亞濟馬和布良斯克包圍戰中立下大功。

不過,在12月份的蘇軍大反攻以後,由於古德里安第2裝甲集群沒有按要求占領圖拉,影響整個德軍進攻,第3裝甲集群又損失太大,導致第9集團軍失去裝甲掩護,到莫斯科戰役結束,第9集團軍也損失過半,只好退守到離莫斯科300公里遠的勒熱夫瑟喬夫卡才穩住陣腳。

從這個層面講,第9集團軍在莫斯科戰役以前並沒太引人注目,但經過勒熱夫戰役和莫德爾的指揮,才引起蘇軍的重視,並在隨後的庫爾斯克戰役和巴格拉季昂行動中成為蘇軍重點打擊對象,但第9集團軍卻奇蹟般地重組並先後在義大利和德國本土作戰,最終在1945年5月大部被蘇軍進攻柏林的作戰中圍殲,餘部3萬人逃過易北河向盟軍投降。

02勒熱夫戰役,第9集團軍成名之戰,也是莫德爾封神之戰。

一直以來,關於莫德爾1942年指揮第9集團軍防禦勒熱夫,和曼施坦因1942年11月組建頓河集團軍群增援史達林格勒戰場,莫德爾贏得了「防禦大師」稱號,瓦解了朱可夫精心準備了兩個多月的「火星行動」,而曼施坦因卻因冬季風暴救援行動失利,導致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被圍殲,這個爭議持續不斷,有的說莫德爾保守作戰,以退為進,在打法上還靈活機動;也有的說曼施坦因不該主動撤出戰鬥,應該對第6集團軍被圍殲負責。

實際上,莫德爾接任第9集團軍指揮權時,德軍統帥部也是經過深思熟慮考慮的。一方面,莫德爾1942年1月份上任時,中央集團軍群的大部分將領被解職,雖然有15名將軍比莫德爾資歷更老,但阿道夫還是相中了指揮第41裝甲軍的莫德爾,原因就是他從第2甲集群再到第3裝甲集群,在師軍兩線指揮崗位上屢立戰功,尤其是莫德爾在指揮第3裝甲師的作戰中,有戰爭打響後的幾場包圍戰中,這個師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且在古德里安第2裝甲集群南下夾擊基輔蘇軍時,也是第3裝甲師第一個與第1裝甲集群匯合,從而在1941年9月16日合攏了包圍圈。

另一方面,莫德爾在基輔一戰為他持續晉升創造了條件。從裝甲師長到裝甲軍長再到第9集團軍司令,莫德爾只用了不到半年時間。那麼,莫德爾到任第9集團軍司令後,又是如何在勒熱夫與蘇軍周旋13個月的呢?

原來,莫德爾到任那一天,除了第9集團軍司令部的那班人沒想到外,他自己也沒想到眼前會是這樣一個亂攤子。編制26萬人,經過莫斯科一戰只剩下不足6萬,編制165輛裝甲車輛,眼前只有4輛突擊炮和1輛坦克,而且第9集團軍所擔任的任務區間點多線長,多個防禦縱深都被蘇軍突破。作戰參謀以為莫德爾帶來了好多增援部隊,疑惑地問他帶了多少人?莫德爾鎮定地回答就他一個人。

雖然這在當時是個戰場廣為傳頌的笑談,但也反映出莫德爾遇事不驚的態度。事實上,莫德爾敢這麼回答是有原因的,德軍統帥部敢用這個人,也是相中了他敢於亮明自己的立場。

為了守住勒熱夫,莫德爾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直接飛到統帥部大本營「狼窩」,他不僅跟阿道夫吵要指揮權,說現官不如現管,他才是第9集團軍的指揮官,讓統帥部不要插手前線的事務,還向統帥部要來了3個裝甲師、1個黨衛軍摩步師、3個步兵師和幾個保安團的增援,這些兵力不僅在兩周內全部到位,戈林空軍還給他送來了5個高炮營,而且清一色是88MM重炮。

所以,一些人說曼施坦因不敢像莫德爾那樣向統帥部要人要裝備,在冬季風暴作戰中,曼施坦因如果有兩個裝甲師的增援,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也不會落得被圍殲下場,但統帥部就是沒給他增援,也在於曼施坦因不願屈人蘺下,更不想低三下四罷了。

從這個層面講,莫德爾在13個月的勒熱夫瑟喬夫卡戰役中,德軍統帥部是給足了他面子的,不僅他上任時給人給裝備,在史達林格勒戰場打得最緊張的時候,阿道夫也給莫德爾派來了增援部隊,而且還是戰鬥力強悍的黨衛軍裝甲師,所以,莫德爾贏得防禦大師稱號是與中線戰場形勢密切相關的,並非他一己之功。

通過上面的分析看出,第9集團軍在莫德爾指揮下能在勒熱夫戰役中苦戰13個月,也是有客觀原因影響。只不過因戰場形勢發生逆轉,不得不在1943年3月份通過「水牛行動」撤出戰場。可以說,莫德爾從接手第9集團軍指揮權開始,他就是德軍的救火隊員,但他每打完一仗,德軍也是向後撤退一步,繼第9集團軍司令之後,莫德爾先後擔任了北方集團軍群、南方集團軍群、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和西線戰區總司令和兼B集團軍群司令,只是他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為德軍延緩失敗付出大量心血的同時,卻因在魯爾區防禦作戰中下令解散部隊而被視為叛徒,落得個開槍自裁的結局,也是可嘆可悲。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贊、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34ababef9da5a62d1618f40d38d10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