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丨創業板整體營收穩步提升 但增速有所放緩

2024-07-15     中國經濟時報

上市公司半年報亮點

編者按上市公司2024年上半年業績預告近期陸續披露,目前滬市和深市共有5122家公司。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1日,共有1256家A股公司披露2024年上半年業績預告,426家公司業績報喜,其中,320家公司業績預增,106家公司預計扭虧為盈。公用事業、電子、汽車、基礎化工等行業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不俗。受供需錯配、價格下滑影響,上半年鋰電、光伏等行業的業績承壓。本期資本市場將分析主板、創業板、科創板的業績預告特點,並對經濟環境變化下的各板塊未來發展作出展望。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劉慧

上市公司2024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陸續披露。作為引領創新驅動的核心力量,創業板公司主要集中在工業、信息技術和醫療保健等領域,截至7月12日,已有33家公司發布中期業績預警,其中27家公司凈利潤預計上升(包括預增與略增),僅2家公司預計凈利潤下降。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創業板總市值為9.51萬億元,共有1348家公司上市交易,其中市值破千億元的公司分別是:寧德時代(7919.17億元)、邁瑞醫療(3527.11億元)、東方財富(1666.95億元)、中際旭創(1545.86億元)、金龍魚(1482.81億元)、匯川技術(1373.89億元)、溫氏股份(1318.61億元)、陽光電源(1286.01億元)。

此外,2024年上半年創業板個股有140隻上漲,占比為10.4%。正丹股份以大漲371.77%居首位,新易盛、嘉益股份和金盾股份等13家漲幅超過50%。上半年創業板公司IPO合計融資87.21億元,同比下降88%。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的人士表示,創業板過去三年整體營業收入穩步提升,但增速有所放緩。從中長期看,在科技創新政策加碼和耐心資本呵護下,長期業績潛力或明顯上升。

1

過去三年創業板整體營業收入穩步提升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查閱業績預告發現,2024年上半年,捷佳偉創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65億元至13.53億元,同比增長55%至80%。金力泰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50萬元至1550萬元,同比增長1232%至1770%。能輝科技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000萬元至4000萬元,同比增長414.41%至585.88%。大葉股份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00萬元至6500萬元,同比增長294.2%至412.46%。

從總市值居前五的創業板公司業績來看,2024年一季度,寧德時代凈利潤為105.10億元,邁瑞醫療凈利潤為31.60億元,東方財富凈利潤為19.54億元,中際旭創凈利潤為10.09億元,金龍魚凈利潤為8.82億元。預計更多創業板公司將在7月至8月陸續發布上半年業績報告。

中泰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馳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創業板主要為創新型和成長型企業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服務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業績方面,創業板過去三年整體營業收入穩步提升,但增速有所放緩,其中2021年同比增速最大,達到23.22%。2023年創業板營收同比增速放緩至6.13%。凈利潤方面,創業板過去三年也有所放緩,2022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9.69%,而2023年凈利潤同比下滑12.21%。

徐馳進一步分析,2024年一季度,創業板整體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9%,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1.42%,業績整體承壓。個股方面,一季度共有817家公司營收同比上升,占比約60%;利潤方面,一季度創業板有1000家公司盈利,占比約為74%;其中688家公司利潤同比增長,占比約為51%。行業方面,創業板一季度整體利潤較高的行業有電力設備、醫藥生物,兩個板塊合計利潤超過300億元。就趨勢來看,2024年一季度,創業板利潤增速較高的行業有電子、紡織服飾、通信等,其中,電子板塊一季度歸母凈利潤達到50.9億元,同比增速達到93%。

從上半年已發布中期業績預警的創業板公司看,徐馳表示,預計凈利潤上升的公司中,有7家屬於機械設備板塊,有5家屬於醫藥生物板塊,有4家屬於電子板塊。

創業板50指數由深交所於2014年6月18日發布,距今已有十年歷程。交銀施洛德基金研報表示,從歷史表現看,自2010年5月31日以來,創業板50指數實現72.48%的總收益,高於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等。

2

創業板估值較低且市盈率處於歷史低點

截至今年7月12日,創業板指收報於1683.63點。國金證券研報稱,對於創業板50指數,7月份維持中性偏多配置創業板50指數。

對於創業板的市場表現,徐馳表示,當前創業板估值較低,創業板指市盈率僅為25.8倍,處於歷史低點。分行業來看,電力設備與醫藥生物兩大權重板塊估值下行為主要拖累。其中,電力設備龍頭寧德時代當前市盈率僅17倍左右,處於歷史低點。醫藥生物龍頭邁瑞醫療估值同樣下滑,當前估值約為28倍,處於歷史低點。

在徐馳看來,當前創業板整體業績承壓,一方面來自於經濟增速下行和地緣衝突導致出口潛力下降等外部原因;另一方面是由於創新周期的影響。2024年一季度,創業板公司合計研發費用為426.63億元,同比增長5.29%;整體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為4.90%,較上年同期增長0.12個百分點。587家公司研發費用增速超10%,330家公司研發強度超過10%。

Wind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創業板總成交額達24.09萬億元,單只個股的平均成交額178.72億元,高於科創板和北交所。各機構關注科技方向,電子、機械設備、醫藥生物三大行業是近期券商密集調研的領域。

展望未來,徐馳表示,我國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大多為創新型、成長型企業,其中不乏一些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擁有較強自主研發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當前政策的重點方向,而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受企業創新研發周期影響,當前創業板公司或持續提高研發支出,其短期業績或受一定影響。從中長期來看,在各大科技創新政策加碼和耐心資本呵護下,創業板公司整體技術實力或明顯提高,其長期業績潛力或明顯上升。

本文圖片:攝圖網授權

總 監製丨王 輝車海剛

監製丨李丕光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陳姝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2afa6442076b8134199d10c56a6d0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