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猜了好幾天的事情有新進展了。
大概一周前,QQ和《原神》打通數據的動作牽動了無數目光。QQ在與遊戲緊密關聯社交環節上的厚重積累,以及米哈游在遊戲運營上頻出爆款方案的高成功率,都使得從業者倍加好奇「為什麼聯手」以及「他們要做什麼」。
而最近這個動作的後續應用浮出了水面:《原神》5.0版本與騰訊頻道進行了系列深度合作,玩家可查詢含遊戲數據的名片/戰報,快速投稿到頻道擴列;參與專屬共創活動能獲得原石;QQ搜索還首次設計了一個趣味互動引導到頻道......
這就基本可以猜出兩家公司核心產品相互擁抱的串聯點了,正是騰訊頻道!
找到答案了!《原神》想進一步做好騰訊頻道生態圈
騰訊頻道是什麼?官方介紹為起源於QQ的社交平台,可交互可定製工具管理,且已打通微信、QQ和遊戲應用入口。騰訊對它價值的重視顯而易見,不但財報長圖上有單獨展示,騰訊高管在業績會上還提到了一句「頻道在遊戲玩家和大學生中獲得了顯著的人氣」。
這種高人氣從何而來?近期入坑《原神》的筆者在體驗後發現了兩個原因:
1、官方頻道構建出了「有更強交流欲」的成熟社區場景。
組合了福利活動、UGC內容、聊天以及直播4大主要板塊,「原神官方頻道」帶給筆者的初印象是「完整、成熟且使用起來比較便利」,而它最先讓我覺得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原神》玩家在騰訊頻道上互動積極性極高。
玩家簡單的分享就有成百上千的回覆量
筆者初步判斷,這種「更愛聊」的整體氛圍來自「強實時互動」的驅動。
一方面,「原神官方頻道」聊天板塊是大家交流的核心場景之一,基本3分鐘不看就是99+、一晚不看就是3000+未讀消息,大家在其他社區工具上交流的「延遲感」在騰訊頻道上消失了,有聯機合作、找尋攻略需求時會「當場就聊」,這既貼合《原神》玩家想快速解決問題的訴求,也延展培養出了大家看UGC內容時的交流習慣。
另一方面,當玩家關注「原神官方頻道」後,它會以「類好友」的形式出現在QQ主頁面消息列表,「時不時發消息」呈現頻道最新帖子來吸引玩家點擊查看,帶來了異步交流的體驗,加上新帖的高回復量以及點擊發布者頭像可私信(實名認證後)/加好友的設定,從心理上交叉刺激著玩家在頻道中參與交互的慾望。
用戶活躍度對社區生態循環的價值,想必不需要過多解釋。
此外,騰訊頻道能細化設置用戶身份與對應權益的功能也在強化該氛圍,積極的穩定創作者/普通用戶在追求「官方認證」過程中給騰訊頻道貢獻了諸多優秀內容。
2、衍生KOC頻道帶來了「對差異化訴求的充分滿足」。
身邊一位資深《原神》愛好者告訴筆者,騰訊頻道的「樂趣」不只在官方頻道,大家喜歡用的另一個原因是「玩家自己搞出來」的遊戲頻道(KOC)。筆者在QQ上搜索帶「原神」關鍵詞的頻道,除了官頻外,有17個成員在10萬以上,其中成員數量最多的接近70萬。
這KOC頻道大多聚焦在更個性化的愛好上,比如「原神同好會」的UGC板塊多達20個,細化到了聖遺物、七聖召喚、表情包、原琴、塵歌壺等細分內容;再比如「原神鋤地 | 珊瑚宮」聚集了近30萬成員,它的UGC板塊只有1個鋤地(探索、挖礦、收集材料)技巧探討。
在官頻上不可能去做的超細分或純單一同好聚集,被KOC頻道承接住了,這讓玩家的愛好有了更緊密的組織歸屬,他們在騰訊頻道上也自然會有更高的活躍度。
我們再回頭來看《原神》與QQ打通數據,更個性化呈現玩家資料的舉措,實際也是看到了同好對玩家關聯誕生的催動力。比如官頻「結伴同行」板塊,越來越多《原神》玩家「找萌新/找大佬共玩」開始用騰訊頻道顯示的資料卡作為交友名片。
而且「同好」的影響力不只是加深遊戲關聯,也會讓玩家更敢於、更願意聊生活,把積極正向的轉變傳遞給其他玩家。比如前段時間《原神》FES在騰訊頻道上發起體驗官徵集活動,我們就看到了諸多《原神》玩家說起自身經歷,說起在《原神》陪伴下的成長。
今年FES期間,大偉哥談及《原神》的迷茫淚灑現場,給出了一句觸動人心的承諾,「什麼都可以變,只有對旅行者的陪伴不能改變」,這最能解釋為什麼米哈游會想在騰訊頻道的運營上再往前邁進一步:它能做透「個性化」、做深「陪伴價值」。
綜合各種信息來看,米哈游對騰訊頻道的運營繼續加碼投入,應該是基於「頻道仍有較大潛力挖掘空間」的判斷。我們能看到米哈游在《崩壞:星穹鐵道》、《絕區零》上都做了騰訊頻道,而且《原神》官頻中還專設了人員溝通對KOC頻道主的扶持。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頻道官方持續疊代工具也是活躍遊戲官頻和KOC頻道的重要支點,以2024上半年TOP騰訊頻道大賞的獲獎KOC頻道「原神樂園幫幫團」為例,頻道主派萌在接受採訪時提到了騰訊頻道帖子改版帶動了自己運營的頻道成員從1萬人暴漲到了6萬人,背後正是因為他們對攻略帖架構、聊天子頻道以及角色查詢功能的工具進行了深挖。
「看上」騰訊頻道的不只是米哈游?
8月初,騰訊頻道公布了半年度TOP頻道大賞的評選結果,這個名單上出現了更多已經在騰訊頻道上有所布局的頭部產品,比如《暗區突圍》《寶可夢大集結》《穿越火線:槍戰王者》《蛋仔派對》《第五人格》《鳴潮》《三角洲行動》《王者榮耀》《蔚藍檔案》 ……
頭部廠商、多元品類、新老齊聚,從這份名單呈現的格局中大家能看出,發現了騰訊頻道運營價值的不只是米哈游,大家都已經在偷偷發力了。但,不同的產品有著明顯差異化的階段訴求,騰訊頻道憑什麼能收攏這麼多支持者?
筆者研究了部分產品頻道後發現,騰訊頻道在遊戲全生命周期階段都有投入的生態價值。
上線前階段,遊戲廠商的需求主要為「預熱拉升並維持關注」以及「收集測試反饋調優產品」,騰訊頻道提供了一個可積累聲勢的社區雛形。
以不久前官宣定檔9月底的《三角洲行動》為例,引入階段,官方在頻道舉辦的各種活動會掉落測試資格,而玩家的活躍度也會轉化為頻道身份,從而在測試資格中得到更多的傾斜;測試反饋階段,頻道主頁首個核心版區就給了BUG&建議,在這裡玩家可以隨時反饋自己的問題,並且官方的積極回應還能帶動其他玩家反饋積極性;而在調整疊代前,策劃還通過頻道中的直播板塊固定時間交流,既在拉近雙方關係,也能快速獲取玩家建議。
步步相互串聯,在騰訊頻道中形成了良性的循環,不斷提升著用戶粘性。
值得一提的是,像《三角洲行動》這種跨端產品選擇與騰訊頻道合作也是更優解,因為騰訊頻道在PC的QQ和微信上也做了適配調整,玩家使用很方便。
上線期間,遊戲廠商的主要目標是獲取用戶、留住用戶,這需要把送福利吸引用戶的傳播度做廣,需要有攻略/互助內容承接不同水平玩家落地,還需要搭建社交鏈條以提升留存率,這些同樣是騰訊頻道可以承接的目標。
以《永劫無間手游》為例,這款遊戲在上線前就有PC用戶對其機制有認知,在移動端擴展群體後,他們本就是優質的、能解決大量新玩家複雜問題的資源。而官方通過設置問答互助版區,並加以活動引導,更輕鬆、高效地幫助新玩家實現了過渡。
這也是由上面我們談《原神》時提到的「騰訊頻道用戶更愛聊」支撐的。
而且騰訊頻道還有語音房等功能,讓玩家在平台交流「擴列」後一起登錄遊戲「開黑」,給了這種具備偶然性的短暫社交關聯一個轉化為長效夥伴關係的便捷通道。
同時,騰訊頻道也支持官包下載甚至關聯跳轉進入遊戲,這為培養出優質UGC內容並以此觸動到更多泛用戶的產品帶來了直接的轉化。
長線維護階段,騰訊頻道的生態已然成型,這時候遊戲廠商需要的是頻道助力運營活動效果提升、穩定產出內容供給玩家消耗,騰訊頻道專屬的福利/簽到功能以及和遊戲打通的內置頻道跳轉功能,則保證了廠商可以持續獲取更佳運營成績。
退一萬步講,即便跳出這個完善的遊戲生命周期鏈條價值,遊戲廠商也不可能不「眼饞」騰訊頻道串聯了QQ、微信的用戶池——根據騰訊Q2財報的數據,微信目前月活用戶數超13.7億,QQ移動端月活用戶數超5.7億。
QQ龐大的用戶量成了騰訊頻道生態的穩固支點。除了前面我們提到已關注頻道內容會出現在玩家QQ常用聊天頁面,騰訊頻道在QQ底部也有一級入口,它是feed流興趣推薦的機制,更容易讓玩家因為同好看到其他頻道,拉動整個騰訊頻道的生態活躍。
不久前,騰訊頻道還開啟了可綁定QQ群聊的功能,這在KOC頻道上的應用尤為廣泛,它能進一步分層運營核心用戶,比如加深「共建」的成就感。
微信則是做了騰訊頻道小程序的打通。用戶年齡層間隔擴大的特徵已經在很多頭部產品中呈現,導致玩家難以做到整體調動,打通微信小程序後,原本主要活躍在微信平台的相對高年齡層玩家,也能參與到同款高活躍騰訊頻道的內容體驗、共建以及分享中。
加上前面提到與遊戲打通了內置頻道,三環串聯形成了支撐騰訊頻道用戶增長的穩定模型。
在必走的路上抓住起飛「東風」
騰訊頻道的生態很難被複製,這是由QQ用戶群體的特徵決定的。
對比其他圈層,QQ聚集的玩家更年輕、興趣更廣泛、更熱衷於探索新事物、並且有更強的社交表達欲,這導致了他們的訴求只有QQ才能承載。比如為何騰訊頻道能做起來實時聊天區,其他社交工具平台卻做不了?「玩家天生就有在QQ聊的認知與習慣」。
隨著用戶精細化分層運營成為行業追求的新未來,給了這群用戶最舒適的社區參與場景的騰訊頻道,也就一步步變成了行業做運營的必選項。
筆者認為,搶先抓住騰訊頻道帶來的機遇,現在正是時候。
一方面,前面我們解釋了騰訊頻道能為遊戲全生命周期提供便捷省事運營支持的價值,諸多非騰訊廠商在旗下多核心產品上集中布局深耕,足以證明有用、好用,它們的架構方式也給了後來者怎麼做騰訊頻道的初步參考;
另一方面,QQ與《原神》數據的打通不只是米哈游在努力,也同樣反映出了騰訊QQ方面積極開放的新態度,加上騰訊頻道升級重塑後帶來了QQ+微信雙平台供給的生態流量支撐,此前未入駐騰訊頻道的產品想要快速起勢,將會是順東風而行,事半功倍。
我們期待看到騰訊頻道與更多優秀的產品共同成長,也會持續關注這一平台的玩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