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部輕鬆減壓的非典型韓劇,治癒了不少社畜的疲憊的心。
如今,它又回來了——
《柔美的細胞小將》
女主金高銀。
編劇宋載正,手握《搞笑一家人》、《W-兩個世界》等大熱韓劇。
故事則根據破30億點擊率的韓國同名超人氣網漫改編。
採用真人+動畫形式,生動還原。
女主金柔美,是一個性格低調內斂的平凡社畜。
但平靜的表面之下,卻上演著極其豐富的內心戲。
而劇集的最大特色,就是別出心裁的設定——
將角色的心理情緒,擬人為一個個腦內的細胞。
比如掌握大局的理性細胞與感性細胞,吸收負面情緒的歇斯底里細胞,以及發出粉紅信號的戀愛細胞等等。
女主的際遇時刻影響著細胞小將,而它們的行動,又會投射成女主的意志。
有點皮克斯經典《頭腦特工隊》的味道,俏皮有趣,又能引人共情。
上一季的故事以柔美與男友具雄的分手收尾。
第二季開頭,重演這場分手戲。
除柔美之外,周圍的畫面一片灰白。
意指曾經鮮活的愛情,與隨之而來的五彩繽紛的心境,都已不復存在。
具雄提出分手,柔美一口答應,決絕離開。
可轉過身,她卻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
就這樣結束了?
柔美一時間還無法接受。
她內心的逃避,通過細胞小將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
當郵遞細胞送來「分手通知書」時,所有細胞都一溜煙地逃跑。
連一向冷靜的理性細胞此刻都百般推脫,東躲西藏。
愛情細胞更是早在具雄提出分手的那刻就昏迷不醒,被急救車帶走了。
細胞們的兵荒馬亂,彙集在主人柔美身上,便是一副非常典型的失戀人畫像。
劇集所呈現出的細節與心理活動,真實得像是在每一個經歷過的人身上裝了監控。
剛分手的幾天裡,柔美做什麼都魂不守舍。
坐在家裡發獃,走在街上發獃,看著還沒來得及換掉的手機螢幕發獃。
狠下心將對方的手機號刪除,然而那串數字,早已爛熟於心。
忍不住查看對方的簡介,發現對方已換了頭像,刪除了情侶照。
通過具雄好友的社交帳號查看他的近況,跳轉數個主頁,終於看到他最新的照片。
照片里,他換了新髮型,比以前更適合他。
將照片放大,那雙眼睛明明正對著自己,卻又帶著讓人心知肚明的距離感。
深夜躺在床上,會翻來覆去,為對方開脫,給自己希望:
「也許他是一時衝動才提出分手。」
「說不定他希望我可以挽留他。」
會猛地從床上坐起,內心一番拉扯之後,決定做先低頭妥協的那一個。
「我就說收起那句話好了。我就說我有點過分好了。
就說那不是我的真心話。」
然而撥出的電話,在「嘟、嘟」幾聲之後,自動轉到了語音信箱……
就這樣過了六天,柔美重整精神,稍顯振作。
正在洗頭時,手機鈴聲突然響起。
霎時間心念電轉,短短几毫秒中,她的腦內已完成了一套複雜的推理——
「現在是晚上九點半,
這個時間段能打電話的話沒幾個,
不會是小雄吧?」
頂著一頭泡沫衝出浴室。
「陌生號碼,搞不好是他換了號碼。」
即使是低到不能再低的機率,也還是抱著強烈的願望。
急切地解鎖手機螢幕,卻因為手上有泡沫劃拉了好幾下都沒反應,最後毛巾胡亂地一抹(這裡細節滿分)。
慌忙接起電話,一秒切換成輕鬆的語氣。
電話另一頭卻傳來久未聯繫的老朋友的聲音。
好不容易恢復的狀態,又因為一通電話瞬間破防……
柔美生病了,她患上了戀愛後遺症。
這種病症沒有特效藥,只能試試民間療法,死馬當作活馬醫。
饞嘴細胞提議柔美去試試新開的麻花店,用碳水帶來的快樂抵消悲傷;
貪心細胞拍板用購物填補空缺,沒有什麼比一頓剁手來得爽快。
可做完這些之後,柔美的心裡還是空落落的。
看一部喜劇電影,周圍人笑得前仰後合,反而襯得自己更加孤獨。
啤酒令人愉悅,副作用卻是在半夜兩點抱起吉他唱起了荒腔走板的苦情歌……
熱鬧之後,冒出心底最樸素的想法:
「我想小雄了。」
不管了,去翻開對方的社交帳號。
對方上傳了新照片,照片里的他笑容滿面,圖下配的文字是「好開心」。
想到此刻的自己淒悽慘慘,前任卻像沒事人一樣在和朋友狂歡,
怒火替代了思念。
柔美沖回房間,翻箱倒櫃,打算丟掉所有與對方有關的東西。
可那件情侶衫,版型完美,面料超好。
那把鍵盤,手指已經有了肌肉記憶,換成其他款很難適應。
那條項鍊可是金子做的,丟掉太浪費了。
而那個熟悉的青蛙印花,更是承載著細胞小將們最美好的回憶……
最終,柔美還是將這些愛的紀念品一一物歸原位。
在同事眼中,柔美一切如常,看起來完全不像失戀的人。
只有她自己知道,分手後內心的狂風暴雨始終未停。
記得上一次失戀,是四年前。
悲傷的情緒如泄洪的河水,將柔美的愛情細胞衝上一座孤島,奄奄一息,是具雄的愛情細胞救回了它。
如今,即使年齡又長了幾歲,失戀的風暴卻依舊殘酷。
不同的是,現在的柔美不願再無力地任暴風雨擺布。
體內的細胞們乘上海盜船,在暴風雨中艱難地乘風破浪,等待著風平浪靜與滿天繁星。
也多虧了這些可愛靈動的細胞們,原本痛苦的失戀過程也變得趣味十足。
在不斷自愈的過程中,同事兼鄰居的劉巴比代理,開始走進柔美的生活。
劇集再次大開腦洞,以「細胞粉絲團」的形式表現柔美對一個人的興趣與好感。
粉絲團成員越多,代表著好感度越高。
在一眾粉絲團中,劉巴比的粉絲團也占據著一席之地,隱秘地藏在一個角落裡。
這代表著柔美內心深處對劉巴比也有著些許好感,只是她未曾發覺。
在劉巴比主動接近自己後,柔美開始有意識地留意對方。
她發現兩人有許多相同的喜好,音樂風格,咖啡口味,小說類型都很對味。
越接觸,越了解,劉巴比的細胞粉絲團就越龐大。
作家細胞喜歡巴比挑書的眼光,吝嗇細胞讚許他免費借書,音樂細胞欣賞他的品味。
直到巴比邀請柔美去聽音樂會,好感度飆到頂格,所有細胞烏泱泱地湧進他的粉絲團,直到大樓滿載,頃刻坍塌——
至此,這份好感終於從潛意識裡破土而出。
然而,當巴比向柔美表白時,柔美卻在猶豫片刻之後拒絕了對方。
因為理性細胞發出了警報:她對巴比的感覺並不是愛,只是因分手後遺症而急需填補內心的空缺。
戀愛關係的開啟應該由愛情細胞做主,而它還在昏迷之中。
劉巴比的主動接近,緩解了柔美的失戀後遺症,卻也帶來了新的煩惱。
在拒絕了對方的告白後,柔美想緩解尷尬,主動向劉巴比打招呼,對方卻表現得異常冷淡。
明明是自己沒有接受對方,但看到他與前女友疑似重歸於好,還是心生醋意,甚至對對方粉轉黑……
好在誤會及時解開,才讓關係緩和。
而這一小插曲,毫無意外地讓柔美對巴比好感倍增。
她開始留意對方身上一些細小的習慣。
會解開幾顆襯衫扣子,喜歡什麼味道的香水,
開會時會下意識地挫響手指關節,以及看向自己時的目光。
去家附近的公園裡慢跑時,
她會精心化上一套自然裸妝,邊跑邊四處張望,分明是在暗搓搓地期待偶遇。
這些小心思每個暗戀過的人都心照不宣。
相比前任具雄,在大事小事發生的時候,總是忽略柔美的感受。
巴比卻心思細膩。
柔美的防備,失措,好奇,喜悅,都能被他準確無誤地讀取。
當其他同事都沒看出柔美的異常,連柔美自己都以為自己偽裝的很成功時,只有巴比問他:
「你沒事吧。」
一句體貼的關心,是柔美內心融化的開始。
第二集中,兩人同乘公交,巴比察覺到柔美的不自在,為了避免尷尬便提前下了車。
在猜到柔美誤以為自己與前任復合之後,沒有繼續用簡訊交流,直接一個電話打了過去,約柔美在下一站當面解釋清楚。
說開之後,兩人在一個陌生的公交站聊了很久。
那是他們第一次的近距離親密交談,氣氛浪漫而微妙,巴比適時地說:
「好希望公交不要來。」
這讓柔美有些吃驚,因為這句話是她每每與暗戀的人等車時,祈禱過無數次卻從未說出口的願望,對方竟可以如此自然大方地表達出來。
巴比的這種坦率,也帶動了柔美,讓她產生了一些細微的轉變。
第二集的末尾,得知巴比將與同事的好友相親,柔美便也直白地開口詢問對方。
這標誌著她終於開始一點點敞開心扉,也漸漸擁有了更加成熟的感情觀。
雖然擁有著跨次元的夢幻畫風,《細胞小將》卻不是甜美的愛情童話,而是一個女孩真實的成長。
兩情相悅未必是故事的結局,溫柔英俊的騎士可能只是過客。
在那些雀躍美好,但最終失敗的羅曼史中,柔美認識到自己才是自己人生唯一的主角。
32歲的她,人生故事才剛剛開始,依然可以成長,也依然可以憧憬下一次的浪漫與愛情。
沒有大起大落的drama情節,劇集展現的,是每個女孩在生活里都經歷過的細枝末節與腦內小劇場,於是觀眾也就跟著理所當然地被打動。
劇中有一個鋪子很喜歡的細節。
在郵差細胞派送「分手通知信」時,
一番糾結拉扯之後,理性細胞還是決定收下那封信。
但它表示想在明早清醒的狀態下收。
因為分手是大事,而現在的柔美需要休息。
這樣的情節,讓劇集中流淌著一種難得的溫柔——
每一份或晦澀或糟糕的小情緒,都可以被理解包容。
也像在告訴著我們,
在億萬個細胞小將的簇擁支持下,其實我們從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