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開始!中國對歐美進口化工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

2024-05-20   金投網

近段時間以來,歐盟接連對中國發起了幾項反補貼調查,包括新能源汽車、風電產業和鋼鐵行業。美國也以類似的理由對我國的新能源產品徵收新一輪關稅。這些產業都是我國的優質產業,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歐美國家針對這些優勢產業發起調查,背後的真實目的不言而喻。

不過,中國也有充足的反制手段。周日,我國商務部正式對從歐盟、美國、日本以及台灣地區的共聚聚甲醛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共聚聚甲醛又稱聚氧亞甲基共聚物,是一種用途廣泛的熱塑性塑料,可應用於汽車零部件、電子電器、工業機械、體育和醫療設備、管件以及建築材料。它還可以部分替代銅、鋅、錫和鉛等金屬。

該共聚物是中國進口的至少三類聚甲醛之一。數據顯示,2022年,光進口就占到中國聚甲醛需求的近45%。

另據中國海關數據進行的計算,歐盟、台灣地區、日本和美國分別是中國2024年第一季度聚甲醛進口的第三至第六大來源。

商務部在周日宣布的聲明中表示,調查將在一年內完成,但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6個月。商務部還稱,此次調查是對6家中國內地生產商上月提交的聯合申請的回應。

據悉,商務部在今年4月收到雲南雲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代表中國大陸共聚聚甲醛產業正式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生產商表示,從歐盟、美國、日本以及台灣地區進口的聚甲醛共聚物在中國內地市場屬於「明顯傾銷」,對當地工業造成了「實質性損害」。

中國商務部在周六的一份聲明中曾表示:「我們敦促歐盟不要在補貼相關調查中實施歧視性措施,並確保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的商業環境。」

上周二,美國總統拜登提議對中國電動汽車、先進電池、太陽能電池、鋼鐵、鋁和醫療設備徵收更高的新關稅,而白宮此舉加大了歐盟採取類似措施的可能性。

就在不到兩個月前,中國火車製造商中車青島退出了保加利亞的公開招標,原因是歐委會宣布將根據《外國補貼法規》進行深入調查。

歐盟中國商會就此發布聲明稱,中車青島四方的退出「進一步證明歐盟《外國補貼條例》正被用作威懾外國公司的新工具」。

目前,全球正共同面臨一系列危機與挑戰,中西只有共同合作才能應對危機。然而,如果這些國家一味地挑釁中國,中方其實也有充足的反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