篔簹湖邊的輕奢中餐,可有你感受到了的「精緻」?

2020-11-30     小企9999的吃喝玩樂

原標題:篔簹湖邊的輕奢中餐,可有你感受到了的「精緻」?

篔簹湖邊的輕奢中餐,可有你感受到了的「精緻」?

BY小企9999

近幾年,中餐越來越常見借鑑西餐擺盤和造型的做法。特別是央視中西廚師PK的那檔節目,好像影響了不少廚師和餐館。另外,西方美食評價體系米其林,其重視用餐體驗和餐品美感的比重也大大推進了中餐「美化」的進程。

前幾天在廈門篔簹湖邊一家店面叫做「傳奇精緻中餐的餐館和朋友聚餐,明顯感受到了這種風氣的影響。那麼且以我記錄的餐品照片,談談關於「精緻」中餐的個人感受。

姑娘們比較喜歡的櫻桃鵝肝做得很精緻,一顆顆熟透紅櫻桃的芯里填充著鵝肝醬。我個人則不太喜歡這種明顯模仿自西餐的呈現。這個世界上任何食物要做到雅俗共賞實在太難太難了,喜歡抑或不喜歡,完全就是個性化毫無道理可言。

煎牛舌:非常好吃的牛舌,半厘米左右厚切的質地,平行花刀的紋路,咀嚼中類似奶酪香的油脂,仿佛豬腰般脆嫩的口感都讓我滿意。如果按照我的偏好發揮,再來一碟西南的乾粉辣香碟佐食就完美了。這一份看似簡單,沒有絲毫花哨做派的出品,卻能讓我感受到與眾不同的用心。

按季索食嘛,金秋蟹季蒸大閘蟹往往是餐廳的重頭戲。綑紮著蒸螃蟹的腿不容易掙斷。

服務很到位,上桌展示後服務員馬上端下去剪開繩子,完美的形態讓人們對這一季的美味充滿期待。果然膏黃兼有,齒頰留香。頗具儀式感的服務讓人感覺滿意,可惜閩南的吃客大都不會用滬杭的蟹八件,即使呈上大機率會被推一邊,還是囫圇著嚼蟹腿了事。

這款牛肉吃起來似乎有點黑叉燒的甜味,但甜味又沒那麼明顯,錯落有致的甜豆仁讓菜色平添綠野清新的感覺。

宛如月光寶盒一般的青花瓷盒上桌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和好奇心,不知道裡面賣啥關子也憋著不問,反正服務員總會替客人揭曉謎底撒。

盒子裡裝著12枚骰子大小的牛舌粒,一組三顆,左右牛舌上蓋著橙色黃色的水果片,中間則用香草葉點綴。擺盤和器皿的選擇無疑足夠用心,卻也有了某種讓人不知該不該下箸的踟躕。

個人份的即位菜,獨立的餐具承裝,分餐奉客的形式復合防疫要求,客人也不用頻頻出擊,可以吃得矜持自在。不過這種方式的中餐菜品,價格合計往往比大盆上要明顯高出一截。

牛尾燉蘿蔔,相對於前面的雞湯,這道半湯菜完全就是傳統的大盆裝,也許不夠「精緻」,但換個角度欣賞人家自然洒脫也蠻好。菜品燉煮火候到位,不管是蘿蔔還是牛尾,吃起來都很舒服。

這盆青腳蟹燉豆腐,利用甲殼綱中蝦紅素受熱變紅的特點,調味配色順其自然,主色調橙紅,稍微點綴對比色的香菜葉而已,整體的賣相協調大氣。螃蟹的鮮味釋放充分且不浪費,久煮的老豆腐飽含湯汁,本身豆香也有所保留,耐看更耐吃。

傳統南方蒜子砂鍋焗的做法,主料是北派風格的紅燒肉和鮮鮑魚,色面是經典的棗紅色。不過盛器改用敞口深碗似乎不如仍然用砂鍋好,或許裝在深黑色釉面的砂鍋看起來不夠醒目,但也有象牙色或純白色的可選嘛。關鍵是砂鍋的保溫性更好,紅燒肉這種東西熱一旦放涼,肥而不膩的說法就不好再提,難免顯得油膩。

這份改良的「閩南薄餅」出品別出心裁。用整隻的刺參做餡料的主角,搭配乾爽的炒料,包起來不容易把餅皮氤濕;小料所用盛器有日式風,整體放在定製木托盤中觀感悅目,氣質協調;熟悉的薄餅編的既有日料的觀感,又有變化創新的食趣,得到同伴們一致的喜愛。如果小料的內容和餅皮的摺疊再動動腦,應該還有提升的空間。

金湯奶白菜:這種色面層次分明的美感在傳統的中餐菜品較為常見,就不囉嗦啦。

前面討論過焗的形式,最後這一份肉質細嫩的黃翅魚正好提供了完美的佐證。做法完全遵從傳統,魚的形態保持完美,能夠呈現食材的本味和本色本性,在我看來,也是很美很值得考慮的一種形式。

食物之美,最先讓食客感受到的一定是形色,傳統的中餐對此認識深刻,故而「色香味型意」五維評判標準中,「色」字首當其衝。現代中餐,合理借鑑西餐,日料的表現形式確實有助於滿足好「色」之徒。當然啦,傳統的中餐美學中也有不少值得保留,值得發揚光大的好東西。高手們當然懂得有機結合靈活運用的道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1cyGHYBjdFTv4tABy-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