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電力風暴來襲!科技巨頭豪擲數十億美元押注核能

2024-06-25   金融界

人工智慧的迅猛發展正在引發一場前所未有的"電力風暴"。據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到2026年,AI和加密貨幣數據中心的年電力消耗量可能從2022年的460太瓦時飆升至1000太瓦時以上,這一驚人增長讓科技巨頭們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核能。微軟、谷歌、亞馬遜等公司正積極布局核能項目,希望通過這種穩定、高效的能源來滿足AI時代的巨大電力需求。

核能:AI耗電困局的"救星"?

在這場能源革命中,核能被視為解決AI耗電難題的潛在"救星"。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宣布將繼續對美國懷俄明州的"下一代"核電站投資數十億美元。與此同時,微軟還與核聚變技術公司Helion Energy簽署了電力購買協議,承諾從2028年開始提供核聚變能源。這一系列舉措表明,科技巨頭們正在為AI的未來能源需求做長遠布局。核能作為一種清潔、穩定的能源形式,有望成為支撐AI發展的重要支柱。

技術壁壘與實施挑戰

然而,核能作為AI能源解決方案並非一帆風順。目前,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技術尚未能立即實際部署,多數國家的SMR仍處於原型階段。《新科學家》網站報道指出,先進核技術的商業化時間表普遍指向2030年之後。即便是最樂觀的估計,如Helion Energy到2029年的產能也僅能滿足4萬戶普通美國家庭的能源需求,距離滿足AI行業的巨大能耗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這些技術壁壘和實施挑戰,無疑給核能解決AI耗電困局帶來了不確定性。

在這場AI與能源的博弈中,核能無疑成為了科技巨頭們的重要押注對象。儘管面臨諸多挑戰,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投資的持續增加,核能有望在未來為AI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無論如何,這場由AI引發的能源革命,正在重塑我們對未來能源格局的認知。

來源:金融界